当三角洲指挥官打通联系白宫的电话时。

几公里外的另一边,一个白色的旅居球上又竖起了类似“枝干”的黑色金属杆。

……

何杰在旅居球的顶部安放好了通讯天线。

碍于狂暴的风雪,天线的校正工作花费了他不少的时间。

“测试。”何杰对着下面的22叫道。

22随即接通了电源。

一股静电袭来,何杰感觉自己的毛发微微立起,接着,天线的指示灯嘟嘟的响了两声。

“一切正常?”旅居球下面的22询问道。

何杰做了个ok的手势,然后从顶部跳了下来。

何杰来到22的身边,边拍着手边说:“难得信号这么稳定,要不要试试?”

“不必了吧。”22说“非得弄成这么正式吗?”

身处敌区,还接通信号?就算在常人看来,这显然是种低级错误。

因为信号波在这里本身就稀少,敌人要是稍微做一个信号侦测,很容易就能够发现并捕获他们的位置。

可这恰好是何杰的计谋。他解释,自己就是要引诱三角洲的人过来。

“这叫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何杰说“要是不弄真点,人家还不一定信呢。”

22问:“你把它接到哪里去了?”

“假戏真做。自然是接到国安局了。”何杰说。

“国安局?你这不是暴露我们……”

何杰摆摆手:“不过也别担心,几年前,我就叫邹嘉诚做过一个特殊的伪信道,一眼看上去很像是加密讯息。但和国安真正的信道是完全隔离的。那个伪信道,就是用于对付这种情况的。”

原来如此。

22拍拍何杰的肩,不禁夸奖,:“你可真够损的。”

“也不完全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何杰眼睛看着旅居球上方的天线,说。

“啊……是啊,还有邹嘉诚主任……”22也看向天线,说道。

说起来,从邹嘉诚进入希尔伯特房间后,已经失踪两年了。

了无音讯的两年,北方三区里的大家过的都不好。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因素,所有人都埋没在一层看不到的压抑阴影里……邹嘉诚的离开对各个部门的打击都很大,外勤部也不例外。像22,她本人就是邹嘉诚带进局的特工,就连这个绰号,也是他取的。良师益友生死不明,这让她也很难接受。

唉,倒也不是所有人都走不出这情绪,唯一没受到影响的,只有继续默默干事的何杰了。

22不知道何杰是真的领悟到了“冷酷无情”这个词,还是说他只是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22希望是后者,因为通过和何杰短暂的接触,她才觉得这个探员不太像大家传言里,那个隔绝红尘的奇人。相反,待在何杰身边,多少还有一种安全感。

何杰在局里话不多。本身嘛,11个特工之间又没怎么见过面,顶多算个眼熟。但哪怕如此,口耳相传的八卦倒也是有的,22在正式上任的前夕,就已经听闻何杰探员的事迹,堪称传奇。

据说,这个男人曾经独自在一整支海豹突击队的包围下,仅凭借一把格洛克手枪就杀出重围。又或者有传言道,他曾经在高空中承受高达12G的加速度的同时,与三个不同国家的顶级特工对决并取胜。

在另外一些夸张的版本中,何杰有过到达希尔伯特房间的经历,并且是唯一一个全身而退的人类,顺带还完成了任务。

22难以想象,眼前这个三十出头的男人,究竟是什么怪物?

不过传闻是传闻,不能全信,至于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就得由何杰本人来说明了。

“引爆器呢?”何杰问。

“这里。”22递给何杰一个巴掌大小的遥控板,上面只有一个触发按钮。

何杰接过,将其收好后:“以防意外,我还准备了备用引爆手段。22,在你背包里有两个不同颜色的线,连接在你背包上的识别灯上。如果我手中的引爆器失效,你就掐断它们。”

22将手探到背包后面摸了摸,果然有两个外露出来的电线。

何杰也没有隐瞒这次行动的危险,两人进入神秘基地,很可能是一趟有去无回的单程票。

他们一人不过就携带着有6个弹夹,加上手枪弹夹5个,手榴弹4个,就手头这点装备,要对付一整支三角洲部队,连以卵击石都算不上。

“准备好了就出发吧。”他说。

————

一直以来,这支恐怖的利刃都是全球最顶尖的特种部队。

白雪茫茫,13个鬼影一样的战士在悄无声息的移动。北极圈那猛烈的风暴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可以轻易克服和翻越的栅栏。

他们之中一些人参与过中东的战争,一些人则在南美地区大显身手。

第二十五号总统法令授予了这支杀人部队“免疫任何法律责任”的绝对权利。没有了人权约束的三角洲部队完全是一群可怕的野兽。他们中许多人,早就在反恐行动、暗杀、解救相关人质、突袭战区、摧毁敌对力量的行动中,取得了赫赫战功。

著名作家丹·布朗,在《骗局》一书中如此写到:三角洲部队的成员们既是训练有素的杀手,也是专家。

三角洲第一小队接到指挥官的命令,尽量将目标活捉,如果实在不行,可以随时选择击杀。

这种指令,对他们而言,是日复一日的普通工作,显得极为枯燥。这种全队的突袭暗杀任务,不过是无数危险任务中最没有难度的一个。

此刻,几架微型飞行器上安装了清晰的监控以及几颗闪爆炸弹。它们在远程电脑的操控下逐渐向着圆球状的基地飞去。

领队的队长做了一个止步的手势。全员瞬间停止了推进。

“夜视仪。”队长在无线电里说。

夸啦!

全员都将头盔上单位夜视仪拉下,视角瞬间进入一片暗绿中。

13个人,13把配置着微型曲式LED反射瞄准镜的M16A2突击步枪,蓄势待发。

“无人机准备。”

3,2……

领队的指头慢慢放下。

1。

那两架无人机像离弦的箭,飞速冲向基地和抗风帐篷内部。

刚一进门,监控上便出现了人影。

砰!砰!

安装在无人机上的闪爆弹直接爆炸,待在帐篷和旅居球内的人,眼睛在这样的强光下会瞬间失明,爆炸的冲击波也会导致其耳鸣,以至于完全丧失行动力。

“行动!”领队大吼一声。

13人立刻倾巢出动,一下子涌入旅居球和帐篷内。

……

“没有敌人!”

“我这边也没发现!”

“无敌人踪迹!”

他们的枪口在各个角落扫荡了半天,却一无所获。

刚才不是看到人影了吗?

“找到两个充气的人型聚合物!”这时,一个士兵报告道。

领队愣住了。他打开无线电,向基地的中校汇报这次情况。

三角洲北极作战基地里,第一队的指挥官得知了无人的消息后,也有些吃惊。

但他随即立刻反应过来:“一队!快撤退!”

轰————!!

爆炸传来,整个一队的耳麦全部关闭了……

距离旅居球驻扎地的几公里外,拿着望远镜的22,和拿着引爆器的何杰只是简单的抬头看了一下火光,然后又转身扎入了风雪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