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看着脚下的这片冰层,想象着这个庞大建筑物被建造时的复杂工序。
他设想,如果说冰架下的建造流程需要做到地基一样的效果,就只能在冰的中空层填充钢筋支架和聚合物材料。何况,建造者必须考虑通风口问题,所以这些故意残留的隧道就是他们进入这个神秘基地的主要入口。
“哪怕是全球变暖,这块大冰架上依然可以做到修建帝国大厦那种工程。”带着防护眼镜的22,在大风雪中对何杰说道,喧嚣的风声压过他们的交流,何杰和22翻过一个冰层后,一片无边的冰原空地尽显眼前。
“你想着如何进去了吗?”22问“那个建筑就在这冰架的底下。”
何杰说:“直接进去太乱来了。拿着这个。”
说罢,他递给对方几个看起来像是并排固定在一个铝制框架里的三片微型扫雪机刀片的通电仪器。这个设备没有电线,但却有一个电流转变器。
“这是什么?”22问。
“脉冲雷达。”何杰说“只需要插入地面。我们就能从你的电脑上看到整个地下的结构。类似回声定位的方法,就可以获取冰架的截面图了。”
两人来到冰原的正中央,身处平原地形,这里的风更大了,几乎快要把人给吹走。好在他们的装备上有冰镐和丁靴,利用它们就很快固定住了自己。但交流是不可能的了,于是何杰指指自己的耳麦,让对方也用无线电交流。
“我们现在怎么办?”22问。
“把每三个雷达以钝角三角形的形状,插入到冰层表面,内部有固定阀,你只要插得够深入,就不怕被风吹走。”何杰说。
几米外的22做了一个ok的手势,然后开始在何杰指定的地方安插雷达。
说是钝角,实际上本人操作起来根本看不清楚角度,因为每一个雷达的间隔足足接近三百米,需要配合望远镜才能看清楚目前的位置是否合理。雷达一共有33个,早就被装在背包里了,何杰安装20个,剩下11是她来负责。
这种雷达不算新奇玩意儿,海洋学就很爱用这种设备探测海底岩层的情况。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这套早就在上个世纪成熟的技术,逐渐在细节上变得合理起来,各种地理地貌上,都有了单独的种类。还有一些甚至流入了民间爱好者的手中。除此之外,22还发现,何杰用的发射机不是激光打印,而是一种全新的电子设备。她有些好奇,按理来说,野外冰川使用电子设备会消耗过多的电量,比如锂电池,它的正负两极是电解液,极地的超低温能会导致它的电阻变大,电化学反应更加困难,所以在外的冰川和极地海洋学家利用的都是热打印技术,然后借助环境让墨水快速结块,虽然得到的画面不清晰,但很高效。不过何杰的军用级设备看上去要先进更多,也不知道是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大约过了1个多小时,他们终于在冰层上安放好了全部的雷达。
“准备就绪。”22说。
何杰大概检查了一下,也确保彼此安插的雷达没了问题。
于是他按下按钮。
没有任何多余的响声,几秒后他们的电脑上就接到了数据。
雷达发射的电磁能脉冲波能穿透冰层,脉冲波在不同的结晶体结构的物质面上的反弹状况有所不同。比如海水的含钠量,这个工程造成的冰层空洞会让外界海水灌入进来,冰水和海水的含钠量差距才让更多的人工格架暴露,这是无论如何都会发生的事情,何杰正是利用这点,将整个基地一览无余。
“40秒,现在是36张。”22看着设备上接收到的数据,向何杰汇报。
“多个晶体层,人工框架……”何杰指着一张截面图说,他指着那些细细的,如管道一样的小孔“看到了吗,这些应该是通风管道的扁平结构,那个圆弧的造影是基地外壳,大概有1.5km。”
22说:“我看到了不同的热量变换。相差0.06j到0.025j不等。”
“还记得我给你说过的卫星图吗,这些肯定是辐射造成的。”何杰说“泄露只能在基地内部发生,即便是最先进的防护措施,也无法完全隔离过于高强度的辐射。”
“有可能是核武器?”
何杰不否认:“有可能。”
退役的核武在没有正确的回收下确实会造成严重的事故。苏联解体后,这种军事基地肯定无人看管。冷战军备竞赛的烂摊子没扔给其他国家就算好的了。
又过了30秒后,22那边已经完全收到了所有的数据。
“完成了。”她说“收拾东西吧。”
何杰正准备去拿发射器,但一下子呆住了。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可是何杰现在隐约觉得有人正盯着他们看。
不过他打探了一下周围,茫茫冰川,几百米内哪里有人。
错觉?何杰很警惕,他有时情愿相信自己多余的直觉,也不会在行动上用生命代价鲁莽的冒险。
“怎么了?”22还没有察觉到何杰有些不安的表情。
“没什么……只是觉得有些……”
何杰话还未完,只见他瞳孔一震,立刻扑倒22:“危险!”
随着两人趴下,一发子弹呼啸而来,倾斜的弹道击中了何杰身后的冰面,溅起一团破碎的冰粒。
“东南方向,狙击手!”何杰说。
这是冰原,根本没有掩体。暴露在外无疑是九死一生。
何杰只能用随身携带的烟雾弹作为掩护。
但在这之前……
“动起来!”何杰也没有给22反应时间,他借助扑倒22的姿势,抱着她在冰面上又滚动了几圈。前后不到3秒钟。
对方又是一枪,在他们原先的位置上又留下一道弹痕。
“我的腰带上有烟雾弹。”何杰说。
“交给我。”22取下何杰的烟雾弹,拉动拉环,然后扔在地面上。
两人捂住口鼻,在烟雾完全覆盖他们后,又是几发子弹击来,但好在无一发击中。临时的“掩体“帮助他们躲过了暴露的危险。但待在这样的浓烟环境中,呼吸道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烟雾里,有着护目镜的何杰快速用手语告诉22,让彼此分别向不同方向的两边跑,然后指指耳麦,让他们俩用无线电交流。
22知道了何杰的战术,她转身消失在了烟雾的另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