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中,宦官集团又一次得势。汉安帝封江京为都乡侯,封李闰为雍乡侯。汉安帝乳母王圣及其女儿伯荣更加受到宠爱,生活奢侈,贪污受贿,随便出入宫廷,干预政事,无恶不作。
就在内忧外患四起之时,皇宫中为争夺帝位继承权又开始了殊死的斗争。
汉安帝的阎皇后多年不育,汉安帝立宫人李氏所生之子刘保为太子。李氏在此以前已被阎皇后鸩杀。
阎皇后与樊丰等宦官串通一气,先将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吉定成死罪,除去太子的羽翼,然后又向汉安帝进谗言,说刘保行为过恶,不宜处太子之位。
汉安帝宠爱阎皇后,于是有了废立之心。太子的废立要经大臣们讨论,大将军耿宝秉承阎皇后意旨,力主废黜刘保。
西部传求消息,北匈奴和车师联兵,进攻河西四郡。大臣们都主张放弃西域,退回玉门关内。
汉安帝采纳了张当、陈忠的意见,并派班超之子班勇为西域长史,率领500士兵出屯柳中城。班勇到西域后,依靠河西四郡和西域属国的军事支援,击退匈奴,降服车师,使中原和西域的交通再次畅通。
边疆多事的同时,国内也灾害连年,人心浮动。
在汉安帝登基的那一年,就有18个郡国发生了地震,41个郡国发生了水灾,28个郡国受风暴和冰雹的袭击。
人民困苦不堪,汉安帝携同阎皇后和贵戚南下游玩,三月庚申,行抵宛城,忽然得病,身体时冷时热,病势沉重,只好下令回京。
刘保得知消息后,把宫门紧闭,屯兵自守,晚上,济北王、河间王王子还没有来到京城,中黄门宦官孙程等十九名宦官合力斩杀江京等人,发动宫廷政变迎立刘保继位。
随后孙程、王康等十九人,赶走阎太后,拥立十一岁的刘保为帝,改元永建,刘保就是汉顺帝。
由于汉顺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将大权交给宦官。后来宦官又与外戚梁氏勾结,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梁氏专权。
汉冲帝刘炳,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死,时年才3岁,汉质帝刘缵即位。
汉质帝刘缵,汉章帝刘炟玄孙。
梁太后依然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而朝政基本上控制在其兄梁冀手中。
梁冀主持朝政期间,专横跋扈,无所不为,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的抵制,以太尉李固为首的许多士族官僚纷纷上书批评梁冀的所作所为,力求矫正时弊,但都遭到了梁冀的打击和压制。
梁冀在朝廷上颐指气使,气势凌人,不可一世,刘缵虽然才8岁,也看他很不顺眼。在一次朝会中,他当着群臣的面叫梁冀“此跋扈将军也”,表示自己的义愤,惹得梁冀大怒。
退朝后,梁冀衔恨在心,觉得刘缵虽小,但为人聪慧早熟,又是一朝之主,担心刘缵年长后难以支配,决定害死他。
梁冀让安插在刘缵身边的亲信暗中把毒药搀在刘缵食用的煮饼之中。刘缵吃过毒饼,顿觉气闷肚痛,赶紧召太尉李固进宫。
刘缵中毒身亡,崩于洛阳宫中。年仅9岁,汉质帝死后,大将军梁冀持节迎立蠡吾侯刘志入南宫即皇帝位,是为汉桓帝。
不久,梁太后征召刘志到洛阳城夏门亭,打算将她的妹妹嫁给刘志。
这一天刘志就登帝位,时年十五岁。梁太后仍然临朝听政。
六月,刘志将太尉胡广罢免,任大司农杜乔为太尉。
八月,刘志立梁冀之女梁氏为皇后。
洛阳发生了地震,刘志将太尉杜乔免职。十月,刘志任命司徒赵戒为太尉,司空袁汤为司徒,前太尉胡广为司空。
十二月,清和王刘文谋反,事败被杀,梁冀借此诬告李固、杜乔是刘文的同党,害死了李固和杜乔,将其暴尸洛阳城中。
建和二年正月十九日,刘志加冠于首,大赦天下。
十月,太尉赵戒被刘志免职,刘志任命司徒袁汤为太尉,大司农张歆为司徒。
梁太后死后,为了安慰梁氏家族,刘志又增封梁冀万户食邑。至此,梁冀一人已累计封邑三万户,远远超出了汉代封侯的界限。
刘志又赋予梁冀更多的特权:入朝不必趋行,允许佩剑着履,觐见时不必自称姓名;十天进宫一次,处理、评议尚书所奏的事务。朝中大臣迫于梁冀的专权,再也无人敢进谏。
延熹元年(158年),天上出现了日食现象,太史令陈授说“日食之因在于大将军梁冀”。梁冀知道后处死了他。太史令是皇帝的近臣,梁冀竟不问刘志就随意将太史令处死了,这让刘志非常愤怒。
刘志打算除掉梁冀,借口上厕所,让唐衡随从自己服侍。
中常侍单超、徐璜、具瑗、左悺,私下里都对梁冀十分不满。
五个宦官于是动用一切力量打击梁冀,他们以刘志的名义召来司隶校尉张彪,调发军队由单超亲自指挥,以谋反的罪名围攻梁冀的大将军府。梁冀虽然权倾天下,但得罪的人太多,只是从前没有人敢于起来公然的反抗他。
梁氏外戚集团被一网打尽,灰飞烟灭。百姓莫不称庆。
宦官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五个人因谋诛梁冀有功,被同日封侯,史称“五侯”。朝政大权从此又落入宦官手中。
刘志对于宦官五侯的抑制,只是为了强化皇权,并不想清除,故而对他们稍加抑制后,还由他们掌握大权。而新被重用的宦官在上台后,也同样残暴专横,鱼肉人民。中常侍侯览贪侈奢纵,前后竟强夺民田118顷,住宅318所,并模仿皇宫修建大规模住宅16区,都有楼阁、池塘、苑园。
另一方面,由于宦官专权,他们的爪牙被安插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机构,察举制选拔人才不实的情况也更为严重。
宦官们纷纷向刘志提出申诉,同时又鼓动张汜的妻子上诛。
刘志闻知此事,索然大怒,因为在刘志看来,这是地方执政者公然对抗中央。刘志当即下诏,将成瑨、刘质一并逮捕,按律处斩。
刘志的怒气才稍稍缓解,下诏释放党人们回家,但仍对其实施终生禁锢。并且将党人的名字记录在案。这就是著名的“党锢”。
刘志通过党锢打击士大夫,强化皇权的同时也使得宦官集团势力坐大。最终弊大于利,为东汉王朝最后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刘志为了减轻国库的财政支出,就下诏减发公卿百官的俸禄,借贷王、侯的一半租税,同时下令以不同价钱卖关内侯、虎贲郎、羽林郎、缇骑营士和五大夫等官爵。卖官鬻爵影响极坏,不仅让贪污合法化,直接败坏了吏治,而且贪官污吏的搜刮也加重了人民负担,并为汉灵帝时更大规模的卖官鬻爵开了先河。
桓帝淫于色,而继嗣不立,汉之大事,孰有切于此者!
汉桓帝刘志逝世终年三十六岁,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刘宏随迎驾队伍抵达雒阳城外夏门万寿亭,由窦武率文武百官迎接。
次日,刘宏继位,改年号建宁,以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及司徒胡广三人共参录尚书事。
大将军窦武因定策刘宏继位有功,其族人加官进爵,从此窦氏外戚权倾一时。窦武依赖太傅陈蕃主持朝政,而陈蕃大量启用在第一次党锢之祸时受处罚的士人,二人在不久后即达成一致意见,密谋铲除宦官。
汉灵帝刘宏喜好辞赋,作有《皇羲篇》、《追德赋》、《令仪颂》、《招商歌》等,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八月,窦武指使尚书令尹勋等弹劾并逮捕黄门令魏彪,为进一步弹劾宦官罗列罪名。
九月七日,窦武返回家中休息,而尹勋秘密写给窦武的奏章被长乐五官史朱瑀获得,事情泄露。朱瑀将此事通知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发动政变。史称“九月辛亥政变”。
至次日清晨,宦官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
窦太后则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
——未完待续——
建宁二年,三月,尊慎园贵人董氏为孝仁皇后。七月,破羌将军段颎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塞外谷,东羌全部被平定。
建宁四年(171年)正月初三,汉灵帝刘宏行元服,大赦天下。七月,立宋氏为皇后,不久刘宏就让后宫所有宫女全部不可以穿裤子让刘宏取乐,这也后宫佳丽三千的由来,(佳丽三千是说宫女,现代一群二货说是皇帝老婆,你们是有多无知。)因为宫女不穿裤子衣服十分不好意思,于是将裤子中间剪开,也是最早的开裆裤的样。
在太傅胡广逝世。朝议以杨赐、刘宽、张济三人教授刘宏,勃海王刘悝被中常侍王甫指使他人诬陷谋反,下狱自杀,王甫联合太中大夫程阿构陷宋皇后以巫蛊诅咒刘宏,随即宋皇后被废,死于暴室。
刘宏执政期间,多为蛮族、妖道在偏远地区叛乱,被卢植、臧旻、朱儁等人平定,刘宏认为天下稳如泰山,便安心享乐,鲜问政事。
司徒刘郃、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步兵校尉刘纳密谋诛杀宦官,事情泄露,都被下狱处死。
光和三年,刘宏力排众议,立何氏为皇后。何皇后父亲何真被追封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母亲被接入宫中居住,封为舞阳君;她的大哥何进和二哥何苗也被招入朝廷担任要职,何氏家门荣极一时。
光和七年,太平道教主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天下八州太平道教徒揭竿而起,州郡失守,朝廷震动。
刘宏在北地郡太守皇甫嵩及中常侍吕强的建议下,宣布解除党锢,组织政府军平定叛乱。
至年底,由皇甫嵩、朱儁等人率领的政府军剿灭各地黄巾军,刘宏为表天下安宁,于是改元中平。但同时,凉州的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又起兵叛乱。
刘宏先后派皇甫嵩、张温前往凉州平定叛乱,不但没有平定,反而让凉州叛军越发壮大。
凉州沦陷,凉州刺史耿鄙、汉阳太守傅燮先后战死。
渔阳郡人张纯、张举联合乌桓在幽州发动叛乱,斩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
刘宏在其母亲董太后和及常侍们的教唆下,又尝试卖官。朝廷公开宣布可花钱买到自关内侯以下至光禄勋下属虎贲、羽林等部门职位;卖官的规定是: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则价格不一;官吏的升迁也必须按价纳钱。求官的人可以估价投标,出价最高的人就可中标上任。除固定的价格外,还根据求官人的身价和拥有的财产随时增减。
一般来说,官位的标价是以官吏的年俸计算的,如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标价是二千万钱,年俸四百石的官位标价是四百万钱,也就是说官位的价格是官吏年收入的一万倍。
段颎、张温等人虽然功劳很大,声望也很高,却也都是先交足了钱,才登上公位的。
及至后来更变本加厉,以后官吏的调迁、晋升或新官上任都必须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也就是说,官员上任要先支付相当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许多官吏都因无法交纳如此高额的“做官费”而吓得弃官而走。
天下此起彼伏的叛乱,让刘宏逐渐从西园享乐中走出来,刘宏在雒阳平乐观举行阅兵仪式,自称“无上将军”,骑马持剑检阅军队。
刘宏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重置州牧,史称“废史立牧”。
以刘焉为益州牧、黄琬为豫州牧;同年又以宗正刘虞为幽州牧。其结果是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包括刘焉在内的州牧上任后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
刘宏设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统率,以此制约大将军何进的军权。
刘宏设置鸿都门学,并将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画像悬挂其中。
在这所学校里,并不是研究儒家经典,实际上是探讨辞赋、书法这类刘宏感兴趣的学科。
刘宏重用出自鸿都门学的学生,他们出任刺史、尚书、侍中,甚至还有封侯。太学的儒生往往鄙视这些人,拒绝与其为伍。鸿都门学一时非常兴盛,学生多达千人,但延续时间不长。
剧情从黄巾起义开始,桃园三结义,十常侍之乱,董卓进京,吕布弑丁原,十八路诸侯会盟的顺序开始拍摄。
其中很多戏都是大场面,需要出动上千人的群演,还有许多马战的戏份,指挥调度都很考验导演的水准,因此拍的很慢。
一因士族猛烈的攻击,二因黄巾起义,随着汉王朝的衰亡而结束。
曹操欲要号召诸侯共讨董卓,这个汉室亦要变了。
十八路诸侯讨董,也算是群英荟萃,东汉末年的群雄集结了,不但需要出动海量群演,有名有姓的角色也非常多。
诸侯武将谋士纷纷登场,而最闪耀的无疑就是“吕布”和“关羽”这两位了。
“这一次,我们用到12个机位,基本上所有重要的角色都囊括在内,群像戏最难拍,也最好拍,抓住重点!”
演员们的服装道具化妆都已经准备完毕,纷纷进入拍摄场地,或站或坐。
龙套们也穿着甲衣,手持长戈,认真站好。
摄影组也准备就绪,只等一声令下。
诸侯是各怀私心,不过只是时候不到而已。
两日之后,高台之上竖立着各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
盟主袁绍,整衣佩剑,缓缓地迈上高台,接过一旁的人递过来的香点燃,转过身来对着汜水之畔深深拜下。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袁绍感激的看了曹操一眼,这个时候若无人应和,不免就有些失气了。
大帐内,十八路诸侯纷纷落座,盟主袁绍高居上位,会盟发起者曹操和南阳太守袁术分坐左右,刘关张三人立于公孙瓒身后。
袁绍的扮演者是北影的表演专业老师,今年四十岁,浓眉大眼,英俊魁梧,演技自然是一板一眼,非常有度。
袁绍这个人好谋少断,色厉胆薄,沉不住气,表演的就非常经典,只用短短一句话,一段表情,就演出了这种感觉来。
“诸位,诸位,们怎么都不说话啊!”袁绍目光巡视着,这才发现大帐之中一片沉寂,诸侯们一个个面无表情,无人应答。
“孙坚原往!”
“好!”
虎牢关之中,一个魁梧的男子骑在马上,身前的一个士卒牵着缰绳,似乎有一些颤栗,见到魁梧的男子骑马走来,这将军迈步上前,躬身拜下,目视着地上。
“义父。”魁梧的男子拜下,将领身后的人也一齐拜下。
“相国。”
“嗯。”
大军入关,走到了殿中的主座上,那男人哎了口气,坐了下来。
“如今,战事如何了?”
“先前相国未至,不敢轻易出军,如今那诸侯联军已过汜水关前驻军扎营。”
董卓此时的他却是已经亲至了虎牢关,坐在主座上冷哼了一声:“胆小如鼠!”
董卓拿过了桌案上的水壶,横过眼睛看向殿下的人。
“谁愿意出战?”
“义父,关外诸侯,不过草芥;布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
“好,便由我儿领军,破那草芥!”
“相国,杀鸡焉用牛刀?”一个虎体狼腰悍将淡笑着走了出来,先是对着吕布行了一礼,才向董卓说道:“相国,不劳吕候亲往,华雄可前去会一会那关东诸侯。”
“哦?你可有胜算?”
“相国,华雄十成胜算。”
“十成?哈哈哈哈。”董卓大笑了起来:“好!我提你为骁骑校尉,破了那诸侯联军。”
“华雄领命。”
吕布站在原地复杂地看着华雄离开。
从前的董卓不是如此,或许是权利真的可以轻易的改变一个人。
虎牢关下,诸侯联军起兵,可无人愿做先军先行,只有这长沙太守孙坚提声说愿做此前部。
大风一紧,将孙坚的披风扯住,将他手中的古锭刀柄吹得冰冷,孙坚提着刀站在军阵之前,眺望着西处。
“报!”
华雄盘坐在帐中的桌案前。
“进来。”
“将军,孙坚所部开始进军了。”
“哦,只许败,不许胜,可是明白?”
“明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