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要是心境真有这么脆,人生这款游戏我也就别玩了好吧……找家里人汇报吐槽一下不就好了嘛?

这波找老爹好了,毕竟前两次都找的老妈,这次平衡一下……

怎么有种翻牌子的即视感?

“喂。”

“诶,老爹……今天有个好消息有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那按顺序来吧,好消息是什么?”

“是对于你的好消息,我们提前几天放假了,就是今天,上午瞿老师在群里发了通知。”

“哦……可这不是对你的好消息才对吗?”老爸大概能猜到我这么问话,肯定是欲扬先抑,包括刚才我还特意强调的“对于他的好消息”,但他还是顺着我的剧本走,配合我玩这一出。

“不不不,可能是因为昨天我们这边下了雪……”我把提前放假的可能理由讲出来,然后把上午在手机上的操作、看到的信息告诉他。

“对于我的坏消息是,这几天的车次要么早不了多久,要么就是我们8月底到锡市的那班车。”

“凌晨三点多你要来接我,虽然是老火车站,离家里不远,但来回折腾你也不太好,而且22号的话你还有班上,所以……”

“提前放假,对你也没啥影响,是这个意思吧?”

搜嘚斯……

“傻瓜,你要真想早点回n市,我请天假不就好了?又没啥关系的。”

啊,啊咧?

我刚才心里的那句日文,正好和老爸的“傻瓜”的开头无缝连接……如果我把这两句都脑补成日文……

“突然就有种gay里gay气的画风。”一吸……嘶,通感了,紫色的味道……

才不会上头的好吧!自己被寄几掰弯了那还得了?

“嗨呀,总之时间还是不变,我23号下午的车,周日上午6点半到,到时见就好了。”我试图一锤定音。

“真的不用?这种事情我随你指挥的啊,想早回家完全可以理解的……”

“都说了听我指挥,那就24号,省得你麻烦,到时候我们回家,我还能请回客,n市特色米粉瓦罐汤,感不感动?”

“感动。”

哟西,老爸是完美避开了这个梗……

“除了放假的事情,还有别的吗?游学项目的钱和你们往返的机票钱……”

“都交了,票在老师那里……其他事情是指考试的分数。”

把高数和无机化学的分数、绩点跟他说了一下。

“唔,怎么说,马马虎虎?”

“嗯,系里的整体算是头重脚轻,所以光看分数还好,绩点就有点落后了。”我如实总结的,“无机实验小学期才考的,绩点占比虽然少,但多少还有,所以总成绩要到寒假出。”

“毕竟211啊……”老爸主要揪考试课说话的,“就是后面的学年,会像后面的大学那样,皮下来懒下来,起码大一的紧张感还是在的,大家底子都不差。”

“嗯,我下学期也要调整各种事情的时间安排了……感觉结果来看都还带得过去,实际上效率不是很好,感觉累了又会影响后续的工作、交际。”像是在检讨总结,其实多少还带点自我开脱的意思。

“嘛,总之这次数学成绩算是给你高考的数学洗刷一下耻辱了。”老爸轻笑地说着,“你有这份自我认知的意识就好……那老妈那边?”

“啊……这我就不多个电话给她了吧,虽然不算拉胯,但也不算是特意打电话,只为说这事吧……”

那不找不自在吗?我口气不由虚了一分,所以换来老爸的一声轻哼。

“行吧,回家我会跟她说这事的,其他的就周末,我们见面了再说。”

“嗯,老爸拜拜。”

“拜拜……”

“每次听你和家人通话,总觉得挺有意思,挺好玩的。”刚挂了电话,手机放桌上,冬阳闲聊开关打开。

“嘛,我和老爸挺聊得来的,他性格也比较温和,老妈就有点急躁……开学的时候你们也见到了,自顾自对我指点什么,不顾寝室里还有其他人,我当然冷静不了啊。”

“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嘛,正常正常。”刘昭接一句,我点头。

“是啊,知道是这样,对老妈也不能说讨厌,只是习惯了,她说多了就忍不住呛几句……冬阳你这么理解还好,让我不怎么尴尬。”

“理解理解,我和你在这方面是反的,严父慈母系列。”

啊,说起来冬阳打电话的确第一句是“喂,妈……”

所以我们是什么原因想到聊这个话题的……

嘛,就我个人来讲,班里的事情没有需要解决的了,但也不是到虚度光阴的程度。这几天,《蜕变》的推送已经进入最后一遍审稿的阶段……群里先前定的发稿时间是22号,所以,你们能明白我一开始想的是什么吗?

“千算万算,万万没想到这波背刺我们的居然是瞿大大……”

嘛,这也只能是自我调侃,我不是分不清基本原则的人:通知的根源在校方,说句难听的,辅导员只是转告的工具人(瞿老师:游学你给我等着哦……),我那句口嗨是绝对不能发出来、说出口的。

接到通知的当天,我们除了像608寝室那样,简单讨论一下要不要改车票提早回家的问题。在众人表决心“起码发了新刊再回家”之后,我们不得不聊起“提早放假,阅读量会不会惨不忍睹”的问题。

这波啊,这波主要是说大家情商都挺高的,并没有提到瞿叨叨……不过这话题的终点是个有点悲桑的结果:就算通知下来,化院的学生基本还是按原来的计划回家,但由于是官媒,除了黄澎争取到一版的趣图组合展,还有老师专访一栏……

嘛,或许我那篇序因为位置靠前的缘故,能蹭到一点不跳读的读者的流量,其他的或文艺或采访的文章……

“本来真正关注官媒的也没有多少,外院的就更少了,期望太高,最后可能失望也会更大。”

“既然箭在弦上了,也就不必犹豫太多,大家都做好自己的一份工作,22号推送,成绩什么的交给读者决定就好。”

“说是官媒,我们毕竟是小体量的,比我们强的有食品、生工,还有各大学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闫冬说道,“我们要做的只是自己学习、借鉴,吸收其他优秀公众号的思路、经验,然后能获得一部分读者的认可,这就算是成功了,其他的不用自寻烦恼。”

这倒是,这种烦恼首先找上的肯定是部长、副部他们,典型的“天塌下来,个高的先顶”对吧……这话也只能闷在心里念着好玩。

于是22号,推出《元素》电子版的首刊《蜕变》,如副班预料的那样……总体数据谈不上“惨不忍睹”吧,但也绝不算“好看”。我那篇序文,副班的微型小说,甚至我先前预想的黄澎的图文,点击量都挺凉的,大拇指就更别说了。

虽说下面还有几段留言,我们指导任老师,比我们前一批的元素人,还有少数几个同学的留言——大致的目的也是出于礼貌、好心,发个评论暖暖场,但作为小编、作者的一方……说实话心里这滋味还挺微妙的?

基本是沮丧、挫败感,然后有老师,同学的认同会有些许安慰。而基调是暗色系的……倒不至于让我看法、做法扭曲,只是在同伴稿件的数据中找找胜利感。想想还说副班先前的提醒挺正确,反手就想踩同伴一下……

好家伙,还是找找其他学院的系列推文找波自信,但事后一想……自己这是给对手送蚊子腿?如果是锱铢必较的性格,搞不好还会自寻烦恼。

“他们的公众号的绝大部分文章,成绩上看的确是我们比他们强了……真·一点点。”但我这波“偷窥”,既不求回访,心里另打算盘:就算厚着脸皮求回访,首先面子上是我们亏,然后1:1的点击量,由于分母是我们更大一些,按比例算的话,也是我们亏……

四舍五入一下,这不血妈亏?没毛病哈……

“上学期最后一件事落地了……”我伸个懒腰,“我坐明天傍晚的火车回n市……刘昭是下午还是晚上的火车?”

“晚上走。”

“杨诗辰呢?”

“我后天的火车。”

“我也是后天,但时间和杨诗辰错开的,20号的时候我问了杨诗辰的。”冬阳插一句。

好家伙,巧妙避开了所有组团的可能剧情,再会就只有下学期开学了。

“对了章启轩,你们游学到香港,接不接代购的活啊?”

“……你想买什么?”话说老妈、小姨目前还没主动打电话过来(说免税代购的事情),我并没有放松警惕,反之,不安的感觉愈发强烈——搞不好是等我回家,她们可以找我细聊,刨除游学的那一个星期,大学的寒假可是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呢。

“本应是个值得高兴的事情,为什么一铺垫就有、变味儿了呢?”哦卡西……

啊,现在这变味的根源还有可能提前出现、量变多的可能,法克儿~

“寒假qq上说,我回去问问老妈……”

“话说免税包不包括游戏机啊。”

“那跟手机的性质不是差不多的嘛,当然算啊……”

“桥豆麻跌桥豆麻跌,我怕了,不玩了好不好?”

都一个学期了,早就知道我不是土豪了吧?手机的土豪金是老妈选的好吧?我本来想选银色的……再说了,以这个条件来算的话……

“杨诗辰还是6plus好吧?土豪金plus。”杨老板才是有钱银。

“看冬阳的架势和杨老板意动的商品,代购还得货到付款?你们这是打算让我买完东西饿七天是吧……”

这是我们年前四人面聊的最后一段有意思对话了——自己突然想到这种带着蓝色底调的话,还有点怪怪的,不过到了23号下午,我要回家,拿着行李箱的拉杆,跟冬阳和杨诗辰道别“开学再见”,还有走出校南门,回望门额上朴素但大气的“江南大学”四字,心里生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但温暖是不假的。

“有了好友,有了日常景致、人文的美感,这便是归属感吗?”我前些天写的《元月,素说》,算是提前道出了我当时,还没有明晰的新生情愫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