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多年前,开元盛世。

那时候的长安城,万国来朝,无数的三教九流之人穿梭其中,长安好一片繁华盛世的景象。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之上,某位披着破旧道袍的老道人蹲在一张小马扎上,正唾沫横飞、摇头晃脑地给某位贵妇人算命。就在此时,他忽然见到自己的小摊子前站着一个浑身发臭发酸的泥小子。

大概是天生对乞丐流民的厌恶吧,那位贵妇人没等老道人忽悠完便捂着鼻子快速逃开了。老道人狠狠瞪着这名不知哪里冒出来的臭小子,正想咒骂几句,但奇怪的是,当脏言到了嘴边时,他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一种无名的感觉涌上了老道人的心底里。用现代的话来说,那是第六感,而用古时候的话来说,便是“心有感应”。

老道人面色凝重了起来,非常认真地端详着面前的小男孩。

那个男孩的眼眸很亮,比夏夜天上的北斗七星还要亮。

看着那么虽然浑身脏兮兮,但双眼却很有神的男孩,老道人内心忽然莫名其妙地想起了自己那个死去的师尊曾经留下的遗言——

“洞洞啊,你要记住,以后若是遇到那个命中注定的人时,记住,千万不要怀疑他。”

在此之前,道人对这些神神道道的东西是丝毫都不相信的。别看他刚刚对那名来算命的贵妇人吹得天花乱坠,但在他心底里,却是从来都不相信那些什么玄之又玄的东西……但直到今天,在他遇到了这名男孩之后,他终于明白了一句成语。

那句成语,就叫做命中注定。

在熙熙攘攘的长安街上,老道人对那些路人视而不见,而是专心致志地盯着小男孩,然后用一种很是庄严的语气对男孩缓缓说道:“靓仔,看你的骨骼精奇,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维护世大唐和平就靠你了!我这有本秘籍《太虚剑意》,见与你有缘,你若想要,就十两卖给你了,怎样?”

男孩挠了挠那鸡窝一般的脑袋,似乎想起了什么,然后用鄙视的眼神看着老道人。

说实在的,这个男孩虽然看上去只有十二岁的样子,但是不知为何,他那双明亮的眼眸里隐藏的东西却是很多,仿佛经历过很多事一般,眉眼间丝毫没有这个年龄该有的稚意。

大概是被男孩盯得有些心虚吧,老道人僵了一下,随后呐呐地说道:“你不喜欢?我这里还有一本《紫霞功》……你看如何?两本一起,只要五两!”

男孩依旧没有说话,只是看向老道人的眼神越发地嘲讽。老道人见对方仍然不动心,想了想,正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对方已开始转过身去,准备离开了!

“喂,等,等一下!”

男孩扭头看着他,依旧不说话。

老道人肉疼地从道袍里掏出几颗碎银,对他说道:“只要你肯拜我为师,我请你去吃大餐!以后的饭菜也包给我了!”

男孩眼眸蓦然大亮。在看了老道长很长一段时间后,他终于露出得逞的笑容:“早这么说不就得了?”

老道长很是哀怨地看着他,一边唠叨着一边把一个水壶递了过去:“这次可真是下了血本了……妈的,但愿我的直觉没有错!喂,臭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平静地接过水壶,把脸上的污渍和泥巴洗干净后,露出了一张骄傲的小脸。面对老道人的询问,他很是张狂地回答着:“老子名叫谢云流!老头,你呢?”

“叫我师尊!”老道人不满意地纠正他道:“为师作为备受尊敬的游方道人,名字外号何止千万?当你达到为师的境界,自然便会明白,名字这种东西其实只是一个外号而已……”

谢云流不屑地冷笑:“我看你只是因为欠债太多或者是骗的人太多了,所以才不停改名吧?”

老道人老脸一红,然后狠狠瞪着这个不听话的泥小子,威胁道:“你还想不想去吃大餐了!”

谢云流神情变得很快,马上便低起了头:“弟子知错!”

“……”老道人语塞,心情有些复杂地看着这名狡猾而又骄傲的小子,心里再一次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人了——如此毫无节操而又狡猾的小子,真的就是自己未来的继承人吗?

但最终,他还是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然后拂一拂道袍,开始向前走了开去。

前方就是一间客栈。

谢云流确认那个老家伙没有在生气后,连忙跟了上去,却忽然听到了前方老道人传来的一阵平静的声音,清晰而又淡泊:

“为师,叫吕洞宾。”

“……八仙?”

“八仙?那是什么?”

“不……当我没说过。话说起来,老师,你喜欢吃什么?”

“叫我师尊!唔……你问为师喜欢吃什么?为师觉得嘛,这间客栈的狗肉还算可以,口感鲜嫩滑口。”说完,老道人还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丝毫没有先前那种仙风道骨。

谢云流面色有些古怪:“老……师尊,你很喜欢吃狗肉?”

“怎么?就不准为师喜欢吃狗肉?还是说,你不喜欢吃?”

“不,弟子对于狗肉,还算是极为喜欢的,只不过想到以后的一些谚语,觉得有趣而已。”

“什么谚语?”

“唔……这个弟子就不能剧透了,反正,师尊你以后可要记住,见到狗可得小心点,千万别给咬了……”

“切!为师身为绝世武技,区区小狗,何足惧之?”

……

这便是一代宗师、纯阳开山祖师爷吕洞宾与他的大弟子谢云流的初遇全过程。没人知道,那个年老的神棍与脏兮兮的小子,将会给以后的大唐江湖带来多大的影响。

除了某人手中握着的那本皱巴巴的小册子把这件事情真实地记录下来,后人们对于当时的真实情况,却是完全不知情。

作为史上最为闻名的大人物,他们的生平总是被后人添加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比如在当代纯阳的历史文本里面,对于祖师爷吕洞宾与谢云流的相遇过程,他们是这样写的:开元XX年间,祖师云游至长安,为世人指点迷津,忽见天有异象,心中暗算了几卦后,觅得一神朗少年,名曰谢云流,两人于长安城下论道,数天数夜而不自觉……

如果让这些记载历史的后人们知道,当初所谓的“论道”,其实只是一个老头与一个小子因为最后一块狗肉的归属而大吵对骂数天,不知他们该作何感想?

正所谓,真相总是被掩埋在历史的沙尘之中。

“历史的真相,总是会被时光掩埋的。只要当事人死光了,那么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都可以由存活下来的胜利者来书写。”马洛将军缓缓摘下那沉重的头盔,半眯着眼,静静地看着远处那个闹出了很大动静的小镇子,有些感慨地自语道:“哪怕这真相是多么的残酷与无耻。”

听着将军的这番感慨,四周的五百名玄甲苍云军人皆沉默不语。

马洛将军说得很对,作为大唐最为骄傲的精锐军人,这些苍云军人们对此次的偷袭计划很是不满。但军令如山,不要说他们了,就算是领头的马洛将军,当代最为强大的七圣人之一,也是不得不接受了这一个命令:

趁那些圣人相互争斗负伤之际,立即出手,把对朝廷有威胁的圣人们都一网打尽,那么以后朝廷收服那些不听话的名门大派时,也是顺利得多。

为了以防风声走漏,这五百名士兵都是由马洛将军亲自挑选出来的亲信和对朝廷忠心的精锐。对付那些挥手间便是风云翻滚的圣人们,人数并没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对方就算不敌,也随时可以用神通轻松逃跑,人数太多只会自己阻碍己方的配合和行动而已。马洛将军自己本人便是圣人之一,所以也很清楚圣人的优势与弱点在哪里。

五百名最为精锐的苍云军,围剿那些身受重伤的圣人们,足矣。

回想起先前听到的某些路人偶然说起的,把这次事件叫做“圣人之盛宴”,马洛将军觉得有些可笑。他摇了摇头,有些感慨,也有些嘲讽,更有些落寞:“应该是‘圣人之殇’才对。”

春风起,烟尘静。

五百名铁甲之师,那一身在塞外厮杀形成的血腥与萧杀之意掩藏在那略显破旧和布满风尘的铁衣里。但只要马洛将军一下令,他们那藏在剑鞘里面的利刃便会毫不犹豫地迸发出寒洌的锋芒,直指前方——

那怕前方是世人所敬畏的,神仙一般的圣人。

而在此之前,他们只需要沉默地等待那个时机的到来便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