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河上图。

其实楚辞还困惑着呢。

这在自家杂货间里放着的那幅画,怎么就突然多出了一副假的出现在市场中。

画的惟妙惟肖,若不是有那微小的错误还真的让人难以判别。

商团的人错将其当成真品属实正常,只是这假画从何而来呢?

见过清明上河图的要么就是百年之前的朋友,要么就是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的穿越者。

可怎么想,都不太现实。

楚辞捉摸着,却没想到郑宏远竟将这个问题让给了自己。

众人眼中价值连城的《清明河上图》,在楚辞眼里只不过是仿真不错的假画而已。,

模仿的不错,但若是若银两来估摸它价值的话,上了天也就几百两银子吧。

真的变成假的,价值自然是一落千丈。

见众人的眸光似乎都停留在自己的身上。

有试图看楚辞出丑的,有试图看楚辞打脸,也有像洛依这样无条件相信楚辞而感到气愤的。

而面对月清秋那柔和的眸光,楚辞拿起身边的酒杯,抿了一口,便是悄然的举起手来。

说来郑宏远也蛮后悔的。

这种简单的答案,叫给楚辞,这能让他出丑吗?

楚辞好歹也是位书生,一首诗名动杨安城,其才华突出,所谓清明河上图又怎会不知?

就算失传多年,但以楚辞的见识而言,认出来,不太难。

要么给出一个别人难以匹敌的估值,要么就会说出无价之宝四字。

这猜测,不需要难度。

只是...按照规矩,若是猜中的人,将会以那样的金钱获得这文物。

楚辞有钱吗?

想到这,郑宏远豁然开朗。

这家伙猜中了价值又如何?

一个穷酸的书生,哪里有钱付得起呢?

这是两难的决定,要么高价购入这清明河上图,但他没钱。

要么低价说出价值,让众人耻笑,成为笑柄。

两难的抉择,就看楚辞选择什么了?

郑宏远冷笑着期待着楚辞给出的回应。

然而,只见少年站起身来,面不改色,丝毫不慌,在郑宏远等人的心底,这就是强颜欢笑的极致表现了。

“三百两,差不多得了。”

同样的话,仿佛之前听过。

可还未等到众人批判,楚辞又是挠挠头,有些困惑的说着:“不过说实话,这画卷的价值,我不好估摸,三百两,可能给高了也不一定。”

楚辞的话,惊为天人。

宛如一道惊雷,在这权贵之势均在的拍卖现场响起。

此起彼伏的笑声,宛如嘲弄着楚辞的无知一般。

他困惑不解的样子,就像是台中的小丑。

雅轩也是极力的进行着表情管理,起初她还天真的以为楚辞乃是懂货之人。

可这在商团鉴定乃是无价之宝的清明河上图之中,他却给出了如此离谱的答案。

为了保证商团待会不会出丑,让那富家阔少所惦记着,他们商团还特地让那老者提前勘验了文物的价值。

给他一看,就连那老者都为其感到震撼。

无价之宝。

那是燕国最好的鉴定师口中得出的答案。

清明河上图,百年前的画卷,如今再次问世,用无价之宝来形容,绰绰有余!

作为主持,雅轩需要憋笑,但郑红远他们就不需要了。

肆意嘲讽的笑容随之而来。

这一次,他不做白脸了,只是狂妄的冷笑着:“先生,您确定这幅画的价值就值三百两?还是说更低呢?”

“也许更低吧。”楚辞不为所动,他看见了洛依拽着自己的衣襟,无比着急而又愤怒的模样。

从五年前在这青花楼前赎回了洛依开始,她对自己的信任就如同刻在骨子里一般,不曾褪去。

这样的默契,持续了五年之久,楚辞觉得不错。

他轻轻的点头,让洛依放心。

而一旁的月清秋则是安静的看着冷静的少年。

不为所动,即有后手。

那一夜作诗之时,楚辞也是这番模样。

饶是周围人不断嘲讽,楚辞仍是面不改色。

同样的画面,又会是同样的剧情展开吗?

“先生,您可知道这幅画是什么吗?”

“这可是百年前就已经失传的清明河上图呀!?”

“据说是一位才华逆天的高人,作下了这幅画,五米长的画卷,勾勒出恢弘大气的场面!”

“场面巨大,段落分明,结构严密,有条不紊。技法娴熟,用笔细致,线条遒劲,凝重老练。”

“这可是燕国史上最有名的画卷,清明河上图呀!”

“先生,难道您认为这样的画卷仅仅和我手中的破铁剑是同等价值的??”

“先生,您可是名动杨安城的大诗人呀,不会连这画的价值都看不出来吧?”

“不会吧,不会吧。”

哄堂大笑之中,对楚辞的嘲笑淋漓极致。

郑宏远早已站了起来,那眸子横眉冷对,宛若千夫所指也不惧不悔。

气势凌然,像是正义的执行官一般,他倒要看看这楚辞面对这番情况又该如何收场。

这是文物拍卖,不是他们这些权贵欺凌的现场。

雅轩在商团领袖的示意下,慌忙的干咳两声,连忙问道:“那楚公子,你的答案,是否就是三百两?”

“两百两...”

再一次,楚辞将估摸的价值降低了。

这一下,众人都坐不下去了。

抨击着少年的无知与头铁。

对此番画卷的轻视,那便是对百年前燕国繁荣昌盛的蔑视。

若是在有心之人的加工之下传入当朝女帝的耳中,到时候这楚辞怕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雅轩作为专业的主持,她不能笑,除非忍不住。

“既已如此,那便让老先生来鉴赏下这文物的价值吧。”

在对楚辞的讥讽中,在对老者的掌声中,那燕国最好的文物鉴定师走了出来。

他走到那副画卷的身前,认真的观摩着。

如今在场众人,并未真正的见过这清明河上图,他能鉴定的方式不多,只能从民间的传闻中进行判断。

先是画卷的质量,其次是笔墨的出处,再然后,就是画卷中所描绘的事物。

就在此时,楚辞不禁出声提醒道:“老先生,这画中的人物,你可得好好的瞅一瞅呀。”

人物....

他想起来了。

他看着眼前那五米长的画卷,不禁想起了在自己年幼的时候曾经听过的事情。

开国帝王老迈之际,曾和当时的孩童聊起过着清明河上图。

他是没见过清明河上图,但开国皇帝见过呀。

先皇曾说过,那画中人数五百余人,乃是民间的谣传,而画中真实的人数,得有八百余人。

因为他很喜欢那画卷,有一次无聊之余,便是精心的数了一番。

八百人,画中人物好好的瞅一瞅,楚辞的话在脑中转着。

作为专业的鉴定师,他不允许自己出现任何一个错误。

尤其是这国宝的鉴定上。

他回身望向那微笑的少年,彼此之间似乎达成了某种属于男人间的默契。

【37-44章节全部修改了,之前看过的可以先刷新下,不然会影响后续剧情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