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般的雪花从天而降,散落在天地之间。
周恒打着赤膊站在一座山头,两腿扎着马步,两手放在丹田前方上下交叠,呼吸均匀,却无一丝白气从周恒的鼻孔之中向外喷出。
落下的雪花更是掉到了周恒的头顶,肩膀,身上皮肤后,没有半朵融化。
此刻的周恒像是一座铁铸的雕塑,没有半分体温。
直到周恒抖了抖,这一抖,全身血气如火山爆开,炽烈的高温直接将周恒身上的雪层融化,蒸发,使得周恒身体外围绕着一层粘稠的白色雾气。
周恒这才向外吐出了一口白气,这白气如箭,笔直雪白,与正常人吐出来的白雾截然不同。
周恒马步抬起,从粘稠的白色蒸汽中走了出来,烟雾围绕在周恒身上向后散开,让周恒一时间如同吞云吐雾的下凡神人。
走到角落将一套打着布丁的粗布衣服拿起,穿上,周恒哼着歌走下了山头,山头不远处是一个只有几百户的小村落,小村落的外围有一个纯木制作的小屋子,正是周恒的家。
“老婆,我回来了,你晚上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
周恒笑嘻嘻的打开了木屋门,门内没人,只有一封信安静的躺在一张周恒手工制作的餐桌上,。
周恒走到了餐桌前,上面的信写着“夫君亲启”四个大字。
周恒拿过信封,撕开,从里面拿出一张信纸。
……
十里外,大正王宫,御书房。
当今天子,十六岁的女帝慕容安坐在她的太师椅上,手上捧着一本新出的唱本小说,年轻却威严的五官微微皱起,严肃的像是在看历年旱灾的奏折。
看书看了一半,门外有人喊道。
“皇上,您的参茶到了。”
女帝将手上的唱本放到了一边,用其他的圣人经典盖上,再拿起一本奏折,淡淡道。
“蓉儿,进来吧。”
书房门打开,一位穿着制式宫女服的少女走了进来,在少女的身后,一位同样穿着宫女服的女孩也走了进来。
进来后,后来的宫女将书房门关了上。
女帝微微皱眉。
照理来说,这宫女进来送参汤也就是一个人的事儿,怎么会来两个人?
女帝刚想训斥一下这不守规矩的贴身侍女,却见新进来的那位宫女转过头,一张与女帝有八分相似的脸露了出来。
女帝一惊。
那与女帝有八分相似的宫女沉声道。
“小妹,你可还记得姐姐?”
女帝一抖,旋即瞪大眼睛。
“小妹?你,你是。”
后来的宫女苦笑道。
“我是慕容焉。”
女帝一抖,难以置信道。
“姐姐?你,不是死了吗?”
在女帝八岁的时候,长姐慕容焉陪着一队卫兵勋贵出去游猎,途中遭遇妖兽袭击,卫兵死绝,贵族四散,慕容焉不知其踪,所有人都说慕容焉死了。
女帝那时候年纪小,还不知道死亡是什么,等着长大了,才知道一直疼自己的姐姐没了,不存在了,回不来了。
结果现在……
不会有错的,大正王室正统天生灵明,女帝只是多看了几眼面前宫女,就确定了这宫女就是自家姐姐。
“好啊!”
女帝起身,满脸欣喜。
“我大正王室除了朕之外,居然还有嫡系尚在,姐姐,你来的好,来得好啊!”
女帝凤眼含泪,身体止不住的颤抖,大正王朝传国三百年,到如今已呈现出衰朽的暮气,甚至王室当中,就剩下女帝一人。
如今再出一位嫡系王族,那是普天同庆之事,女帝都想等着将自己姐姐身份公布便大赦天下。
女帝姐姐叹息道。
“小安,你以为我过来只是为了和你认亲?”
女帝姐姐一脸苦涩。
“小安,你要死了!”
女帝一愣。
女帝姐姐向前一步,怒道。
“小安,我且问你,这削藩百家之事,可是你下的令?”
女帝负手而立,满脸昂扬。
“这诸子百家不事农耕,不交赋税,年年却要朕的朝廷,朕的子民为其送田送米,送血送汗。”
“凭什么!”
女帝从书桌后出来,看着自家的亲生姐姐。
“姐姐你有所不知,上一年泰北旱灾,万万亩农田颗粒无收,那百家诸子的门人不赈济百姓也罢了,居然伙同各地豪绅,将粮米价格抬了三十倍,百万民众不得不卖田卖女,人间惨剧层出不穷,寡人……”
姐姐打断道。
“小妹,你可知道父皇是怎么死的?”
女帝又一愣。
姐姐怒道。
“是被那百家诸子害死的!”
“你可知你那长兄是怎么死的?”
“是被你离宗大师姐的嫂嫂下毒毒死的!”
“你可知我为什么要借假死脱身,是因为我不脱身,我就死了!”
“姐姐你在说什么?”
女帝一脸错愕。
“二公主说的没错。”
御书房的门打开,一位面露衰朽之色,穿着幞头袍衫的老人走了进来。
女帝见到这老人,便惊讶道。
“王爱卿?”
来人正是内务总管,王宫内的大管家—王世昌。
这老人朝着女帝抱拳。
“微臣见过陛下。”
女帝不悦道。
“寡人有传你进来吗?”
老人躬身道。
“自然没有,不过陛下午时驾崩,老臣提前过来,帮陛下料理后事尔,还望陛下恕罪。”
女帝面色一红。
“狗奴才,你在说什么!”
老人沉默不言。
“来人!”
眼瞅着这老家伙也没有认错的样子,女帝大喊。
“ 把这老东西给我拉出去,五马分尸!”
御书房外没有任何动静。
老人叹息道。
“陛下,别叫了,刚刚微臣让所有护卫出去了,再过一刻钟,骁龙卫的李默昌会谋反,带三千步卒入王宫逼宫,随后小侯爷会带八百虎贲卫平叛,只是等着平叛成功,陛下已遭不测。”
女帝难以置信的看着老人。
“你们,这是要谋反?!”
大内总管摇头道。
“不是微臣想谋反,而是陛下在逆天啊。”
大内总管直起了腰,一张衰朽的脸满是悲戚。
“陛下何故要削那百家诸子的权财。”
女帝怒道。
“那百家诸子各占山头,自立为王,不上税,不称臣,平日还要吃民脂民膏,老奴才,你可知这天下百姓苦诸子百家久诶。”
大内总管满不在乎的说道。
“这些话,先王也对微臣说过,现在,先王坟头草三丈高了。”
女帝面色红了白,白了红。
自己爹,居然也是被这老匹夫杀了的?
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席卷了女帝全身,让女帝全身发麻。
大内总管劝道。
“陛下,这世上人啊,都是些畜生,杂草,割了一茬还有一茬,生生死死的何须在意。那诸子百家,满朝金紫才是真正的人,陛下在意那百姓庶民,要满朝金紫,诸子百家让利放权,实在是本末倒置,有违道义。”
女帝的姐姐走了出来,笑道。
“圣人有云,民贵君轻。”
大内总管笑回。
“圣人又曰,君子远庖厨。陛下当个远庖厨的圣人就行,对着民间疾苦听听,流几滴泪也罢了,何必去劝厨师别杀牛羊牲畜,你这让等待着牛羊上桌大快朵颐的食客们如何?”
顿了顿,大内总管又对着女帝躬身。
“那只能请这位圣人陪着牛羊一起去死,以全忠义了。”
女帝气的说不出话。
大内总管又转头看女帝姐姐。
“二公主,你在杂家眼里一直是个聪明人,又天生神通,通晓天地运转之玄机,哪怕诸子百家,也愿意请你去当其弟子,只是没想到。”
大内总管一脸可惜。
“这乱糟糟的时局,你又何须回来?在外逍遥自在,当个闲云野鹤不好?”
女帝姐姐很没有姿仪的抱胸道。
“因为我想救我家妹子啊,王×××公公。”
女帝姐姐指了指额头。
“你印堂红中泛黑,瞳孔紫红,观其面相,我断言你未来会后悔现在说的话。”
大内总管摇头道。
“微臣觉得后悔的该是二公主您,罢了,念在微臣是看着二公主长大的,若是二公主愿意入那明心宗,微臣愿意保下二公主命来。”
这声音刚落,御书房外开始响起兵戎碰撞,呼和不停的声音,随后大量的马蹄声从御书房周围传来,不过几个呼吸,依然将御书房团团围住。
大内总管恭敬道。
“好了,大内动乱开始了,陛下,还请龙驭上宾,微臣会处理好陛下的后事的。”
女帝后退一步,又走到自己的书桌边上,抽出了一把宝剑。
大内总管无奈道。
“陛下,何苦为难老臣。”
大内总管抬手,这手一抬,直如风暴诞降,整个书房都起了巨大的风声,书籍,奏折到处飞乱,女帝也遭不住,朝着大内总管飞了过去。
但在女帝被吸到大内总管手前,女帝的姐姐纵身一跃,飞到了大内总管的手前。
大内总管眉头一皱,立刻撤了手上的掌力,但这大内总管一甲子修为,哪怕收了七成力,也让姐姐七窍喷红,吐出一大碗血。
“二公主,何苦如此!”
大内总管正想去扶姐姐,一阵如晴天霹雳的暴喝将整个御书房覆盖。
“老匹夫!你敢伤我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