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皇城,东宫外门立着两个小太监在小声的议论着二皇子向陛下请求赐婚的事情。而在东宫内,太子赵鸿正欣赏刚刚由瑶池门送来的圣女画像。

一张白色的宣纸上用浓重的笔墨勾勒出一女子,飘柔长发,清新脱俗,又有白色面纱遮住脸部,让人遐想连篇,且一对风眼,盈盈秋水,透出几股飘渺仙气。

赵鸿见有人来了,便抬起头,发现是吏部尚书的公子冯阳波后立马迎上去,笑道:“冯兄,几日不见我可是想死你了。”

“能得到太子殿下的思念,臣荣幸至极。”

“欸!你我之间就不要客气,来上座。”

太子赵鸿将冯阳波请上座,欲叫下人上茶,但却被冯阳波伸手制止了。赵鸿见状,眼色变幻,立马屏退了身边下人,只剩两人在东宫之内。

暂且不提冯阳波此次前来的事情,让我们先说这太子赵鸿。

太子赵鸿是北齐皇帝长子,皇后所生,有一个同胞兄弟,也就是二皇子赵小夏。因当今圣上乃是第一代雄主,其志远大,而后宫凋零,子嗣不多,只有这两个儿子。赵鸿不同于弟弟赵小夏,为人低调,从不张扬,门客也只有寥寥几人,并不像赵小夏那般爱显功名。

因此在坊间传言,二皇子的才能要高于当今太子,因而有很多青年一辈追随二皇子的步伐,而非太子赵鸿。但对于这些,赵鸿从未在意过。

且说他长得高大,相貌俊朗,比起赵小夏的秀才气要有英姿的多,但或许是常年在东宫久居,少有踏出皇城,导致世间有了太子奇丑的传言。

再说来者冯阳波,吏部尚书之子,其父是两朝老臣,背后家族冯家更是在上京城扎根极深,世世代代都为北齐要官,因此这上京城四大家族中便有冯家一个。

这冯家,虽不如四大家族之首,当朝宰相柳向南的柳家,但也要强于另一个姬家。因这姬家根基不在上京,其礼部尚书姬问枫也是从边塞调回上京做的官,因而立足未稳,能纳入四大家族的序列中也是因为那个幽州本家的缘故。

若是冯家和幽州姬家相比,那自然是逊色不少,但单论在上京,冯家还是要强上些许。

为什么要这番和姬家比较?就是因为冯阳波此次前来所说一事,便与这姬家有关。

冯阳波见太子淡定,但作为他的好友兼臣子,他现在可都急得火烧眉毛,对赵鸿说:“太子殿下,你可知二皇子向陛下请求赐婚一事?”

太子淡淡说:“知道。”

“可知二皇子欲娶的是何人?”

“姬家小姐,姬若若。”

“既知如此,为何还如此淡定?那二皇子如若真娶了姬若若,姬家势必将助二皇子夺取太子之位。这姬家虽在官场上能量不大,但其背后的幽州姬家可是高手如云,甚至柳向南的妹妹柳如玉现今也是姬家一份子,倒时若是姬家和柳家联手,加上坊间支持,殿下您岌岌可危啊!”

冯阳波这席话的道理赵鸿怎会不懂?但知道了又有什么用?赵鸿问道冯阳波,“知道了这消息去父皇面前说不要让姬若若嫁给我二弟吗?还是说你有别的办法?我二弟这一招是阳谋,就是在向我示威表明他要与姬家联手。而他越是这样做,就证明他对于姬家的援助越是拿不准,所以才会造势,想让姬家骑虎难下倒时只能站在他那一边。”

“殿下何出此言?姬若若可是姬问枫的掌上明珠,对其十分溺爱,怎会不帮她?”

“姬问枫为人正直,对权谋并无兴趣,而且皇子之争站错了队便会祸及全族,姬问枫不可能会一边倒向我二弟的。你不知刚才在你还没来的时候,就连门口的小太监都在谈论此事,你可知这消息是谁大肆宣扬出来的?”

冯阳波细细想去,要知二皇子向陛下请求赐婚一事乃是在御书房中,所以应该没有几人知道才是。这么说来散布消息的只有那一个人。

“大太监全有为!”

要知这全有为乃是陛下身边的专属太监,是皇帝的传话筒,又是宫里的红人。凡是这官场上的人哪次面圣不都要给全公公塞上一把银票,为的就是让全公公能在陛下面前多说几句好话。而这全公公不仅仅是贪财,还是出了名的大嘴巴,很多消息都是从他嘴里流走,在宫里传开的。

这么一说,看来是二皇子赵小夏为了造势,特地买通了全有为放出了要娶姬家小姐的消息,让所有人都以为这姬家要站在他那一边,以此来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赵鸿抿嘴,笑道:“我这个弟弟啊,最擅长的就是利用舆论造势,能把这假的变成真的。等到这话传久了人们也就都信了,倒时姬问枫就不得不站在他那边。”

“难道殿下就让二皇子这么嚣张的抢走姬家吗?”

“我刚才也说了,你有什么妙计能阻止这赐婚?”

冯阳波将心中计策道出,“殿下,如今二皇子虽请求陛下赐婚,但是陛下并未当场答应,而是选择了静待,听殿下一番话我怀疑这消息一是二皇子买通全有为放出,二则是陛下有意为之。”

“你是说父皇在看我的反应?”

“没错,毕竟若是姬若若嫁给了二皇子,殿下和二皇子之间的势力平衡便会被打破,这是陛下并不希望看到的事情。陛下这是再给殿下时间,若是殿下也去面圣,请求陛下将姬若若许配给自己,这赐婚一事便会大概率被驳回。”

“那我岂不是破坏了人家的幸福?这样的事我可不做。”

“可是殿下,您真的要眼睁睁的看着二皇子迎娶那姬若若吗?!”

“当然,不仅如此我还要在他们大婚那一日送去贺礼,毕竟是兄弟一场,哪怕现在为了太子之位争得你死我活,但血中的联系总还是斩不断。”

“殿下这般想,作臣子的无话可说。”

冯阳波有些怨气,将目光瞥向一旁。赵墨见了,呵呵笑出来,拿出刚刚还在观摩的一幅女子画像大展而开,立于冯阳波面前问道:“你可知画中女子是何人?”

冯阳波看去,只觉得画中女子不染凡尘,十分美丽,但不知是谁,叫不上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