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舒心的方式,何必有人打破它、搞一言堂呢?”
出主意,其他人好说话罢了。而我这六年来,遇见的、亲近的朋友,都是“少而精”的,这大概是我人生的气运吧。
“希望到了大学,也是这么平淡而清甜的人际啊……”
清甜这说法……怎么听着像个女生说的话?我一分自嘲地轻摇头,眼珠回神,已经是在出租车上了。
时间流程跟我酒店门口预设的差别不大:唱k也就两个小时左右,就是我们男生精力旺盛,女生12点之后才到家,家里人多少会担心的。况且唱歌也不是为了继续疯,相反,发泄一下就冷静下来了。
冷静到我们男女两拨还分三辆出租车走人,因为临走的时候报了一下家住何处,简单规划了三条路线——尽量避免南辕北辙多花钱的事情。
这么学霸的想法不是我提出来的,是时常眉眼带笑的萱萱说出来的。我只能提出“三辆车上(在AA了唱歌费用之后)手头最宽裕的三位同学垫付车费”,次日报账均摊,上发红包。
好家伙,拼车也有细节。
回到家12点差一刻,爸妈已经在床上刷手机看书看视频了。跟他们报了到,这个时间点也懒得洗澡了,反正晚上都是在空调环境呆着,没出什么汗,洗把脸,对着厕所的矮的水龙头冲淋一下jio,完事直接回房间碎觉……
所以没太留意手机上的消息,以致到了次日上午,一觉睡到自然醒,摸出手机看几点……才知道磊子凌晨还发了几条消息给我。
“啥情况啊?”好奇心驱使我很快进入一个清醒意识中,点进了和磊子的聊天界面……
我觉得如果刚起床习惯性地喝口水,喷出来倒不会,但肯定会被呛到。
“其实我挺羡慕你的。”
“能与平兄正常的聊天、开玩笑……你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水平,我真学不来。”
“与平兄还能比较正常地对话,那是因为我对她的感觉……还不是很确定,不像初中时候的董環。”
噎了一下,我也是有苦笑和共情的意味萌生的。
“我有什么好学、可羡慕的?现实面对李萤的时候还不是不自在?”还想下意识地逃避、鸵鸟式地想通过其他人来忘记……
不过,因为黛玉刚才的话中,有一点让我突然意识到什么……暗自吸气的同时,我快速琢磨,用半开玩笑的口吻,实则是在小心翼翼试探地问道。
“不过……你是在挺早的时候就对潘颖娉抱有好感的?”
“嗯,大概……在高二的时候。”
“那你在看到我和平兄交谈课业之外的话题的时候,会不会有不痛快、吃醋的感觉啊?”
磊子是过了一会儿才回复,搞得我还有些忐忑。我明白自己这么直白问话,会让他有些尴尬,但相应的,这也是在我认知里,借由戳破尴尬本质的东西,来避免后续可能的误会、隔阂的最佳方式吧。
“一开始的确会有一点不适应,还没到吃醋的地步,只是觉得有点难受……一段时间还不知道怎么和你保持关系、沟通。”
“不过很快想通了,看出你对平兄是纯粹的好友,不想掺杂半点恋人方面的情感,这在我当时看来,还挺意外的……”
嗯……我也挺意外的。
现在意外的已经不是你对平兄有好感的事情了,我是对于寄几高中那段时间,你看我的情感纠结不够敏感;或者换个角度想,你对外(尤其是对我们这帮人)的情感表露,隐藏处理得太好了。
而且还是在我自认为很擅长揣测、判断别人心理变化的时期……想想多少会觉得瘆得慌:之前一直都没意识到,自己身边有这么一个隐藏boss?孩怕孩怕……
嗯,如果跳到未来,可能就发现(自己)是慎勇吧……
你们以为,磊子会这么轻易地放过我吗?
不存在的,既然你得知了我“对潘有好感”之上一层的秘密(还是关于我俩兄弟之间的),我从你那里捞点“好处”,也是没毛病的吧?
于是一上午,我就相当于充当他的“知心小弟”……我刚才以为我对他们之间,在情感问题上没啥好隐瞒的,磊子就是以“公平对等求安全感”的心态来八卦我,我也没啥好说的啊——以为是这样的。
结果……绕来绕去,话题绕回董環身上了?
就“亲情”引发的共情,让我看了有些沉默。董環在戴玉磊认识的时候是单亲家庭,大概她努力文静的气质感染到他吧。而听磊子平时的只言片语,他的姥姥姥爷身体也不算硬朗,家里人都是愁眉。
磊子情感上也是尊老爱老的,注重亲情,所以发现董小姐也是相似的人,就容易产生好感——这逻辑再正常、合理不过了。
但……磊子叫我出主意——不说“一口吃成胖子”,希望关系能更进一步——的理由就挺让我无语。
“你有经验啊……而且喜欢看恋爱番剧,时间长了总能悟出什么东西吧?”
我……是,这是实话,看多了哪能啥都悟不出呢?但我觉得问题在于……
我也没有女票啊。
说难听点,loser的经验你也学吗?那你这……饥不择食?
咳咳,所以吐槽养成习惯有时还真不见得是件好事,这时唯一的优点就在于我忍性比较好,心里还算有、b数……而我的性格,是吧,之前也说过,偏向老好人,不擅长拒绝别人不算苛刻的请求。
于是就“如何围绕孝敬长辈”的共同点,帮黛玉找点搭话的自信和话题……鬼扯了半个上午,在临近饭点的时候才作罢。而且因为些许的尴尬,我想想还不好吃完饭约他出来中野、下路双排快乐一波,因为还有点不适应?
“下午时间留给他和董小姐对线吧……”话说我此时还恍惚间有点明悟的感觉。
看来十班人叫dyl“黛玉”,真不单单只是一个谐音梗啊……
高考出成绩在半个月之后,各省陆续公布,而在这段时间里,如果你脑子里真能暂时抛开高考相关的问题,那是过得很舒服的。
虽然并不能改变现实的到来速度。
“总分586,语文,107,数学,96,理综,244,英语,139……”
得知分数可查,上午醒来,我是躺在床上用手机拨打专线查分的,耳边听到第一天考得翻车的分数,听着客服AI女声机械而冰冷的声音,我只觉得脑子里一阵嗡鸣。
“为什么?”我在挂断查分电话之后,并没有想到第一时间打给父母汇报战果——并不完全因为害怕啊,所谓伸头一刀缩头也一刀,这个时候还想着“躲”?那就没有意义了。
如果按照我平时的考试成绩分布,因为高考数学卷的19题,以往对应的19题(通常都是结合生活实际的应用大题),12分的分值,我哪怕感觉上考得再次,也是9分保底。但这次……
“残酷一点讲,如果把这19题按日常的状况处理,我这次数学还不算翻了大车……”
真正让我受打击的其实是语文。
语文的题目不确定性相对其他学科更高一些,这我心知肚明。但正因如此,我是真不愿相信在高考这种大考之上,“背叛”我最凶的居然是它。
语文其实是校考中改得比较严,而到了高考这种大考,分数反而给得相对宽松的一门学科。像我,三年间三次语文考试排绝对前列的时候,绝对分值也就是130上下浮动,但在高考中,是有人到过140,甚至摸到145高度的神人存在的。实力和运气,两者缺一不可。
那既然上限平均会被拉高10分左右……我面对语文考试虽然自信,但绝不是膨胀到自负而浑然不觉。
“来个120左右,我不就到了600附近了吗?”数学我虽说也是努力过了,但其中有一段时间……是吧,当时多少有和老妈脾气拧紧解不开的问题,也有上网吧的时候。
但这种东西……影响也应该是影响全部六科才对吧?像是第二天的理综和英语,这用“分心”来解释就说不通嘛。
“扣分大项只能是大作文,而且按照10号对照的评分标准,我那篇作文得是堪堪及格的那一档,才能扣得到这么低的分数……”
不然按我的思维逻辑,是无论如何都想不通这些的。但即便用这种思路解释了,也是等于在我脸上来回抽了两记响亮而沉重的耳光——不然为什么听到客服报分数,我会脑瓜子嗡嗡地呢?
大概一刻钟过后——稍微缓过劲来,我才拨通了老爸的电话。
“喂。”
“嗯……成绩刚才查了。”
“嗯,听着口气是不太理想?报出来听听吧。”
大概就是他不会和老妈那样大呼小叫——反而是这种相对平和的语气,让我以为“刚才”的一刻钟,情绪自己是能稳住的。结果……
第一个报的又是语文,这让我怎么能压抑下来?所以我对着他一上来就是压不住的哽咽,半哭腔的性质……但也许我的数学成绩太拉胯了些,至于后面,家里人都以为我这时的难过,是难过数学连100都没过。
其实我是恨自己的语文。
“这叫我以后怎么面对好到我不想提出进步建议的,这几个语文老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