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在听到陈怀安这句话后愣了下,继而怒声呵道:

“混账!入朝为官乃宫中大事,正所谓有能者居之,可你这黄毛小儿为求官职,竟使出这般卑劣手段,简直人所不齿!”

崇祯帝没有说话,而是托着腮饶有兴趣的看着陈怀安,想知道他又会如何应对。

“哼!”老者冷哼一声,用着厌恶的眼神打量陈怀安,随即问道:

“你师尊是谁,老夫倒是想知道,究竟是谁培养出你这么个不当人子的徒弟!”

“你真的想知道?”陈怀安冷冷笑着。

“但说无妨,老夫难道还怕你不成?”

老者负手而立,认为面前的这个黄毛小儿只不过是在故弄玄虚罢了。

“我和程师…凌慧公主师出同门,都属无尘道宗的弟子,至于我的师尊嘛……”陈怀安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道:

“就是无尘道宗的掌教萧清雪,想必你应该听说过这个名字吧。”

闻言,老者把嘴张得像箱子口那么大,一下子就愣住了,接着他咽了两三口唾沫,好像是嗓子里发干似的。

“……”

全场鸦雀无声,周围安静得好像时间停滞了一样,仿佛一个动作就能将这平静击破。

文武百官本以为这只是个没见过世面的黄毛小儿,然而出乎预料的是…此子的来头竟然那么大。

要知道无尘道宗乃名门正派之首,掌教萧清雪的修为更是达到了洞虚境,如此恐怖的战力别说是大夏,就算是放眼整个中土神州也找不出几个。

“这…我……”老者当即吓得晕头转向,惊惧像疯狂的野兽一样袭击着他,他信口说出来的话,都是人在愁极时捅上心头的叫声。

且不说萧清雪心胸狭隘,极其护短,光是侮辱公主师门这条罪名,就足以治他死罪了。

“萧...萧清雪又如何?这里可是大夏,莫非她还敢来杀我不成?”

老者深吸一口气,强行压制住内心的恐惧。

“你放心,我师尊从不仗势欺人,为人大度的很,想必她不会和你这一般见识的。”陈怀安笑着说道。

听到这里,文武百官顿时明白了,为何陈怀安如此有恃无恐。

师尊是整个中土神州最强战力之一,若真要论后台的话...恐怕文武百官加起来都没他的硬。

“萧清雪只有两位亲传弟子,其中一个叫陈怀安,方才圣上称呼此子为陈爱卿,也就是说...他就是那仙道天才第一人?”

“不应该啊...宗门和朝廷不是向来不对付嘛,萧清雪为何要派她的弟子入朝为官?”

“莫非...萧清雪打算归顺朝廷了?”

文武百官眉目紧锁,神情显得异常严肃,交头接耳的讨论着,萧清雪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圣上这......”

老者将目光望向崇祯帝,似乎是在寻求他的帮助。

然而崇祯帝依旧是没有回答,而是瞳孔微缩,眯了眯眼睛似乎是在暗示着什么。

“你好大的官威啊,陈大人。萧清雪又如何,这里可是大夏,容不得你再次放肆!”

老者再次回头望向陈怀安,冷哼道:“如果再让你做两年宫,恐怕连圣上也不放在眼里。”

这几句台词...为何那么耳熟?

陈怀安看起来依旧是风轻云淡,他轻轻笑道:

“我当然不放在眼里,圣上是要放在心里面尊敬的,像你这样整天放在嘴边讲,你究竟是何居心?

你娘幸苦把你养大,可你竟然跑去当太监,就是不孝。不尊重圣上就是不忠。你这不忠不孝的死太监,还站在这里干什么?”

闻言,老者怒从心生,咬牙切齿的瞪着陈怀安道:“你...你好大的胆子,你竟敢在圣上面前骂我?”

“我身为龙骑将军,职位或比三公,你区区一个下卿,没有得到圣上的旨意就站了出来,你把这里当什么了?我不骂你我不骂谁啊我?”

陈怀安自然清楚,这位老者想必是皇帝老儿派来试探自己的,所以他才敢这般毫无顾忌。

只因师尊嘱咐过陈怀安,若是崇祯帝找人试探自己的话,就毫不留情面的怼他,出了事情她会负责。

为此,陈怀安感到十分好奇,师尊为何要让自己这么做。

却没想到...师尊的回答大大的出乎了他的预料,她说她只是想看崇祯帝吃瘪的样子而已。

“圣上,此子实在是太过嚣张,若不严惩老奴不服啊!”

老者朝着崇祯帝跪了下来,举手作辑道。

“陈爱卿乃性情中人,刚入朝为官不知宫里的规矩,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你就不要这般计较了。”崇祯帝淡淡说道。

尽管他心里也很不爽,但陈怀安说得对,崇祯帝还真的就不敢动他,因为陈怀安背负着大夏的命运。

若是这把他给杀了,恐怕会把无尘道宗得罪了,而得罪了无尘道宗也就是得罪了各个宗门,得不偿失。

“是老奴心胸狭隘了。”老者虽是气急攻心,但为官多年自然清楚崇祯帝此话的用意,也就没有在和陈怀安争论下去。

就这样,一场闹剧就这样结束了。

陈怀安坐回席位,一边吃酒一边欣赏着舞姬的舞蹈。

她们舞姿就如同美丽的蝴蝶般飞舞着,像婀娜多姿的柳条扭动着,美得让人陶醉。

待舞曲结束后,一位身穿红色官服的文官,突然举起酒杯站了起来,冲着文武百官喊道:

“诸位同僚,今日陈大人此等大材入朝为官,乃我大夏之幸事,君何不赋诗一首?”

听到这里,各个文官的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含笑颔首道:

“说的没错啊,面对这如此幸事,是该赋诗一首助助兴。”

“陈大人要不你先请?当然,如若陈大人觉得为难的话,推脱掉便是了,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听到这里,诸多武官纷纷皱了皱眉头。

朝堂之上,文武官员之间本该互相合作。

不论是武将的主军事知识应当,还是文臣的文学教养并兴都有其价值。

一旦联手,必然加快朝廷实力的提升。

但是面对着不同的思想理念,互相之间都是不怎么认可对方,可谓是水火不容。

列如在一些重大事件的决定上,崇祯帝还是愿意听取百官的建议。

而这个时候,文武官员之间的区别就会显现。

文官在做一些理论概述的时候,往往武官都会对其讲述心不在焉。

而在武官进行问题分析的时候,一般都直来直往也会遭到文臣的鄙夷。

甚至当时还有士兵表达:“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可见双方,都对对方偏见极深。

“哼!这群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又开始了,恐怕又是想借机嘲讽我们武官是粗鄙武夫。”

“那…依你之间要不要帮忙?”

“帮个屁!这个陈怀安虽是武官,但他始终不是朝廷的人。

更何况他是修士,我们是武夫,文官嘲讽他和我们有个屁的关系。”

闻言,武官们纷纷点头,并不打算出手相助。

而陈怀安在被一群文官挑衅之后,完全没有丝毫反应,仿佛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并不想和这些人做口舌之争。

“王大人你这是何意?陈大人是武官又如何会赋诗,你这岂不是故意让陈大人难堪嘛?”

“就是,武官向来都是目不识丁,我们还是不要为难陈大人了。”

“是王某疏忽了,望陈大人不要见怪。”

文官冷嘲热讽,武官视若无睹,陈怀安仿佛就是一个异类,不受两边待见。

好在他也没将此事放在心上,他入朝为官的目的是调查锁龙蛊,自然对文武百官的讥讽不予理会。

正当他想婉言拒绝之时,一道熟悉又拗口的歌声响起:

【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

“这他妈…又来?”陈怀安嘴角微微抽搐,俊美的脸上写满了绝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