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兰一只手夹着烟,一只手拿着崭新的结婚证。看着照片里的两个人,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仿佛在做一场梦,一场随时可能醒来的梦。
结婚了啊。
已经过去了很久,心底反复念叨着,依旧心绪难平。
结婚了……
有家了。
这个别致的小院儿,真正的成了自己的家。
那个死瞎子,也真正的成了自己的家人。
如果没有意外,自己或许就会在这里老此一生了。
或许在多年以后,自己在阳台上晒太阳的时候,楼下会有孩子的吵闹声。或许自己会很生气的训斥几句,甚至拿起鸡毛掸子,像个泼妇一样追打。
忽然就想起了自己的另一个家,想起了那个常常拿着鸡毛掸子、拖鞋、扫把,甚至是树枝,暴怒的追着一个男孩儿暴打的女人。也想起了那个凶神恶煞,叫嚣着“就是打得轻”的男人。
仿佛上辈子的痛苦,这辈子仍旧记忆犹新。
啤酒瓶身上的水迹已经干了,啤酒也不那么冰凉了。
遮阳伞外的世界,稍稍黯淡了一些,没有那么刺眼了。楼下的厨房外,油烟机抽出来的烟火气,在空气中弥漫着。不远处的街道上,吵吵嚷嚷的。宁静的世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李若兰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时间,才意识到自己竟然在这里胡思乱想了一下午。钟夏快要回来了,得赶紧去做饭。
到了楼下厨房里,看到正在忙碌的陈芳,李若兰有些尴尬。“咋不叫我,一时忘了时间。”
陈芳笑道,“没事儿,我闲着也是闲着,做个饭,也累不着,正好练练手。”
李若兰看了看案板上的几个菜,咂舌道,“今天这么丰盛的?”她和钟夏并没有告诉陈芳领证的事情,所以并不认为陈芳是要给他们庆祝。
陈芳道,“打扰你们这么多天,今天算是感谢你们。我已经找好了地方,明天就要搬走了。”
李若兰想起了钟夏之前说的话,但还是有些意外。“住的不习惯吗?没必要再花钱租房啊。房间那么多,平时我们也不在家。”
“我在县城里找了个工作,老是来回跑,也不方便。”
“你不是自己接单么?”
“不稳定,还是上班去吧,旱涝保丰收。挺好的。”陈芳道,“县城离得也不远,周末休息了,我来看你们。”
“那行吧,明天啥时候走?我开车送你……估计明天车子就修好了。”
“坏了?”
“去县城的时候,撞了一下,不碍事。”
俩人闲聊着,一起做饭。等到饭菜备齐,钟夏准时回来了。吃过饭,如同往常一样,李若兰带着钟夏在街上散步。“今天多走一会儿,吃得太多了,要减减肥。”李若兰打了个饱嗝儿,抬头看看月色,又看了看熟悉的街道,愣了一会儿,忽然毫无征兆的发出一声轻笑。
钟夏也跟着笑,“笑啥呢?”
“没。”李若兰道,“没笑啥。”
“是不是领了证,很开心?”
“嘁,也没啥感觉。”李若兰岔开话题,道,“等明天陈芳走了……啧,就清净了。也不是说陈芳多碍事,就是感觉上清净了。也方便多了。”
“那倒是。”钟夏道。
过了一阵儿,钟夏又道,“咱爸今天来电话了,说是和二叔三叔他们又吵起来了。”
“又咋了?”
“咱爷的坟,要迁到公墓去。咱爸的意思是,兄弟三人均摊了公墓的费用。二叔三叔他们不同意,说是爷爷的老宅子被咱们占了,公墓的钱,要咱爸自己出。咱爸倒也不是差这几个钱,就是心里有气。又把二叔三叔便宜买了咱的地的事情拿出来说。后来小姑说公墓的钱她来出,兄弟仨又不同意。”
“不出钱还不同意了?”
“嫌丢人呗。”钟夏笑了笑。“咱爸说让咱们没事儿去他那里吃个饭啥的。还抱怨说他不来找咱们,咱们就不去看他。”
李若兰苦笑,“行吧,那你看哪天想去了,咱们过去一趟好了。”
钟夏叹气,“再说吧。店里忙,老是关门也不是个事儿。还有之前跟你说过的弄个学校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我打算最近再跟王校长联系一下,异能回来了,资金就会到位。有他在,我们只要拿钱就行了。民办学校的流程手续好像也还挺复杂的。咱们也不懂,直接交给王校长就完事儿了。”
“说起来,王校长在公办学校当着校长,还能出来办学?”
“打算停薪留职。”钟夏道,“好像是得罪了什么人,日子过得也不痛快,干脆也就不想干了。正好赶上我有办学的想法,自然是一拍即合。”
李若兰看向钟夏,嘴里啧啧有声。“行啊,以后你就是钟校长了吧?不错,现在这世道,办个学校,肯定很赚钱。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根深蒂固的思想,可以很好的利用一下。又教书育人,又赚了打钱,名利双收嘛。”
“拉倒吧。”钟夏笑道,“咱就当个幕后黑手就行了。名气这东西,还是不要的好。”
……
第二天晌午,李若兰去送陈芳,钟夏留在店里,店门外挂上了休息的牌子。店里,王校长跟钟夏各自抽着烟,聊着办学的事情。
看着侃侃而谈的钟夏,听着他提及古今中外的教育模式,眼神逐渐变幻。他原本其实对钟夏办学这件事,并没有报什么希望。甚至钟夏刚跟他提的时候,他都没当真。如果不是钟夏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甚至还拿出了一张银行卡,让王校长亲自查了一下里面的钱,王校长还以为钟夏就是在发痴呢。
对于钟夏,王校长还是了解一些的。
一个从小就瞎了眼,没上过学,没有任何受教育经历的乡下穷小子而已。可就是这样一个穷小子,此时此刻,竟然跟自己提及了《礼记》中的“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提及了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提及了马卡连柯关于教育的名言“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提及了“学以致用,思而有得”的观点。
王校长自认为学识还算渊博,可在钟夏面前,他忽然就觉得自己很渺小,很自以为是。更难能可贵的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办学并非为了赚钱。
两人竟然忘记了吃饭,等到聊的差不多了,才发现天色已晚。
王校长拒绝了去钟夏家里吃饭的邀请,“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具体的,我心弄个策划出来,到时你看一看。”
“好。”
钟夏回到家里,李若兰已经做好了饭。
看到钟夏,李若兰笑道,“聊完了啊。看到你们了得热火朝天的,就没打扰你们。”
“呵,真贤惠。”
“嘁。”李若兰把饭桌收拾了,端上饭菜,又道,“我忽然觉得我想错了。你办学校,不是为了赚钱吧?毕竟你现在又有了异能,想赚钱还不是‘手到擒来’?”
“只是想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钟夏道,“不是要回报社会,不是要积德行善,只是……反正很轻松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我懂。”
“你懂?什么?”
“你就是好为人师。”李若兰说罢,哈哈大笑。
钟夏愣了一下,哑然失笑。
片刻,钟夏又道,“我只是不想老来难。”
“这话怎么讲?”
“好好教育一下熊孩子,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钟夏道,“你想啊,如果现在开始,好好的教育孩子。等到咱们老了,这些孩子们长大了,也就成了这个社会的支柱。支柱足够强大,我们的晚年生活,才能更安稳。你今天教坏了一个孩子,等你老了,这个坏孩子,就成了这个世界的人渣。人渣多了,你还能安慰的养老吗?莫要等到老了的时候,再愤怒的去批评年轻人。”
李若兰张了张嘴,很勉强的说道,“行吧,看你说的这么认真,夸你一句‘深谋远虑’好了。”
【劳动节了,向全年不劳动却还没有饿死的自己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