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姜瑜被怎么误会,宅子算是买到手了。

宅子很像四合院,呈现“目”字形,也就是三进院落:

一进门屋;

二进厅堂;

三进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

结构如此复杂,难怪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名句,庭院越深,越难窥探其中奥妙。

姜瑜让瑾儿买了几个丫头、家丁一同打扫卫生,自己则准备先去探访董方推荐的几位同乡官员混个脸熟。

结果,她出门前被正好到访的周正良拦下了。

“姜先生行动迅速,竟然这么快就买到了宅子。”周正良说。

“运气好而已,”姜瑜客气一句,问道,“周公公如何知道我买了宅子?”

“这里可是京城,天子脚下。”

“懂了。”

很多东西不用敞开说。

姜瑜会意。

她将对方迎进偏厅,并吩咐瑾儿看茶,同时解释道:“主厅空间大,还没打扫好,只能委屈周公公了。”

“无妨无妨,咱家只是来传话的。”周正良落座后说道。

“请讲。”

“您明天要上朝。”

“从九品也要上朝的吗?太和殿能装得下?”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能站人的面积也就几百平方米,在京城做官的那么多,全挤进去会变成沙丁鱼罐头。

姜瑜的反问完全是下意识的。

周正良看她懵懂无知,便详细介绍。

大夏分大、小朝会:

大朝会,京中所有当天不用值班的官员都必须上朝,品秩低的在外面的广场站着;

一般情况的小朝会,只覆盖到正四品,以及部分品秩更低但责任较大的官员,例如负责监察百官的言(喷)官(子)。

姜瑜这种微末小官上朝,自然需要女帝钦点。

“所为何事?”她小心翼翼地问。

“咱家可不敢妄议朝政,”周正良说,“姜先生皇恩正隆,何必担心?”

不担心才怪了。

姜瑜叹气。

周正良岔开话题,“此次来,咱家的主要目的是给您送官服、官印,再就是讲一讲上朝的礼仪。”

说着,他还掏出了一本书——《大夏会典》。

厚厚的一本,姜瑜顿时一个头比两个大。

周正良也觉得有点儿为难人,便说道:“姜先生,我与您讲讲需要注意的事项?”

姜瑜转向瑾儿,“记一下。”

瑾儿撇嘴,示意听见了。

周正良轻轻嗓子,开始了漫长的介绍,“首先,上朝的时间是寅时三刻,所以大臣们必须午夜起床,前往午门集合。”

周正良说:“午门开启前,城楼上的鼓会敲响,百官就要开始列队,到鼓声停止时,列队必须结束。”

姜瑜插话道:“我的位置在……”

“姜先生的情况特殊,按礼制,您应该站到文臣一列的最后面,上朝时,陛下若不问起您,您不要主动出来说话。”

“明白。”

“还要注意,不准咳嗽、吐痰或步履轻浮,否则会被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

“……”

“有什么问题吗?”

“您别教我了,我还是自己看看吧。”

姜瑜发现早朝的路上全是坑,一个弄不好就有可能被弹劾,所以还是谨小慎微点儿好。

她决定自己学习,拜码头、混脸熟的事先缓一缓。

周正良理解地点点头,提醒道:“最重要的一点是准时,一定要准时到午门集合,至于其它的,咱家就不聒噪了。”

姜瑜作揖,“谢谢周公公。”

周正良摆了摆手,让丫鬟送出了宅邸。

偏厅只剩姜瑜和瑾儿两人。

姜瑜翻开那本《大夏会典》,才读了两页就忍不住吐槽:“大朝会的仪仗中竟然有虎豹之类的猛兽,女帝也不介意腥臊的气味吗?”

瑾儿看着自家小姐认真的侧脸,问:“小姐,要不要给你倒一壶茶。”

“三壶。”

“哎?”

“小姐我要挑灯夜读。”

看姜瑜咬牙切齿的样子,瑾儿忍不住轻笑出声。

¥¥¥¥¥¥¥¥¥¥¥¥

姜瑜入睡晚,所以睡得很沉。

第二天,当她被瑾儿叫醒的时候,还有些迷迷糊糊,看到小丫头站在自己面前,便一把将她搂住,“再陪我睡会儿……”

瑾儿脸红过耳。

不过,她对付姜瑜自有妙招,伸出小手,有规律地轻扫姜瑜的鼻尖。

“阿嚏!”姜瑜忍不住打喷嚏。

“小姐,该上朝了。”瑾儿说道,“我已经做好了早饭。”

听到上朝,姜瑜彻底清醒。

她看向窗户,发现外面仍是黑漆漆的一片,心中叹气。

子、丑、寅、卯,子时是23时至1时,那寅时三刻就是凌晨的3:45。

没想到当官比996还惨。

姜瑜身体沉重,支起身子的时候就像做俯卧撑,“好累、好艰难、好不想起床……我整条命都是床给的,我正在离开我的救命恩人。”

瑾儿一边笑,一边把她拉起来,“小姐,别闹了。”

“Zzzzz……Zzzzz……”

“唉~”

瑾儿只能像照顾婴儿那样,给自家小姐一件一件地把内服穿好。

官服可就不能儿戏了。

“小姐,站好。”瑾儿强硬下令,“如果官服被弄得皱皱巴巴的,那些御……唔……”

小丫头把“御史”一词忘了。

“骂人的混蛋。”姜瑜提醒。

“就是那些骂人的混蛋。”

“等我当上大官,一定找机会踢他们屁股……害我起得这么早……”

瑾儿噗嗤一笑。

两人好不容易把复杂的官服穿好。

姜瑜简单喝了一碗粥,便让铜竹驾马车把自己送到了午门。

周正良说的步骤没问题,集合、敲鼓、列队、进门。

文武百官跨过金水桥,到了太和殿前广场,在殿前太监一声“百官上朝觐见”后鱼贯进入太和殿,面朝女帝一跪三叩。

自始至终姜瑜都谨记周正良的教诲,不做多余动作,甚至连头都不抬。

直到一个妩媚的女声传入耳中,“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怎么听着有几分熟悉?

姜瑜下意识地抬头,恰好与一双摄人心魄的凤目对视。

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凤目的主人长相极美,下巴弧度尖翘却不显得刻薄,没有画浓妆仍是肤白如玉、朱唇点绛,集合了成熟的清冷和天真的纯净。

但是,与她的气度相比,容貌反而算不上什么——

穿龙袍、戴龙冠、坐龙椅,独属于天下第一人的雍容让姜瑜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竟然是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