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这样讲的人,而且还姓赵,宋朝时只有皇帝可以。当然,就是有些事得先有什么什么才有某某某。今天的来客为宋钦宗赵桓(一一零零年五月二十三日到一一五六年六月二十九日),算是宋朝第九位皇帝(一一二六年一月十九日到一一二七年三月二十日在位,二十多岁,当过皇帝,北宋亡了),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

元符三年,赵桓生于坤宁殿。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一一零八年)晋爵定王,政和五年(一一一五年)立为太子,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年),拜开封牧,不久受宋徽宗禅让登基,改元靖康。

钦宗与宋徽宗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开封,却无力抵御。北宋亡国皇帝,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靖康之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一一五六年)驾崩于燕京,终年五十六岁,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葬于永献陵。

现代文学不少有意思的人,开创了不少道路。《新梦》收集了蒋光慈一九二一到一九二四年在苏联创作的诗歌。蒋用高亢的音调,歌颂十月革命,赞美苏联的新生活。在《莫斯科吟》里他以满腔的激情高歌∶

十月革命,

那大炮一般,

轰冬一声,

吓倒了野狼恶虎,

惊慌了牛鬼蛇神。

十月革命,

又如通夭火柱一般,

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

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

哎!十月革命,

我将我的心灵贡献给你罢,

人类因你出世而重生。

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人类的新生活,使作者欢喜若狂,他讴歌列宁、斯大林领导的红色的俄罗斯,"是繁殖美丽的花木的新土";他把"新造之邦"比作"天国",在这"天国"里,"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打成一片"。他"愿长此逗留此邦而不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表现这一内容的诗歌,《新梦》是第一部,因而具有开创的意义。

西江月

历代恢文偃武,四方晏粲无虞。奸臣招致北匈奴。边境年年侵侮。

一旦金汤失守,万邦不救銮舆。我今父子在穹庐。壮士忠臣何处。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其调名有可能取自李白《苏台览古》的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月”调大致形成于唐五代时期,最初为民间流行歌曲,后来因为清越哀伤,转入法部道曲,在流传和发展过程中逐渐与文人创作统一,格律逐渐完善,直至最后脱离乐谱成为成熟的文学范式。

"历代恢文偃武,四方晏粲无虞。"一般来说,当皇帝嘛,恢复文治,停息武备,修养生民不就好了,四方天下太平无事,歌舞升平,这可是简单开局。

"奸臣招致北匈奴。"但是,奸臣招来了北匈奴,嗯站在当时确实如此表面,经历才有发言权,历史还被胜利者书写,谁知道真相?

"边境年年侵侮。"不过不可避免边境多事,年年侵扰,历朝边境战斗不断,能治吗?只要有人,怎么会完结。

中场

甲辰,诏夺李筠官爵。

乙巳,辽主谒怀陵,太宗陵也。

己酉,西京作周六庙成,遣光禄卿郭玘奉迁神主。

乙卯,忠正节度使兼侍中杨承信来朝,设宴于广政殿。自是为例。

丁巳,诏亲征。以枢密使吴廷祚为东京留守,知开封府吕馀庆副之,皇弟光义为大内都点检。遣韩令坤率兵屯河阳。

己未,帝发大梁;壬戌,次荥阳。西京留守河内向拱劝帝:“济河,踰太行,乘贼未集而击之。稽留浃旬,则其锋益炽矣。”枢密直学士赵普亦言:“贼意国家新造,未能出征;若倍道兼行,掩其不备,可一战而克。”帝纳其言。丁卯,石守信、高怀德破李筠军三万馀于泽州南,获北汉河阳节度使范守图,杀卢赞。筠遁入泽州,婴城自固。

是月,永安节度使支中折德扆破北汉沙石寨,斩首五百级。德扆,从阮之子也。

六月,己巳朔,帝至泽州,督军攻城,踰旬不下。帝召控鹤左厢都指挥使蓟人马全义问计,全义请并力急攻,遂率敢死士先登,飞矢贯臂,全义拔镞进战,帝亲率卫兵继之。辛巳,克其城。李筠赴火死。获卫融。

甲申,免泽州今年田租。

乙酉,进攻潞州;丁亥,筠子守节以城降,赦之。升单州为团练,用守节为使。是日,帝入潞州,宴从官于行宫。

辛卯,大赦。免附潞三十里今年田租,录阵殁将校子孙,丁夫给复三年。

李筠性虽暴,事母甚孝。每怒,将杀人,母屏风后呼筠,筠即趋至,母曰:“闻将杀人,可免乎?为吾曹增福耳。”筠遽释之。

北汉主闻筠败,自太平驿遁还晋阳,谓赵华曰:“李筠无状,卒如卿言,吾幸全师以归,但恨失卫融、卢赞耳!”华旋请老,使食禄终身。北汉主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尚书蓟人赵弘为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平章事。

辽师闻潞州破,不果出。

癸巳,安国节度使元城李继勋来朝;乙未,命为昭义节度使。

丁酉,帝发潞州;秋,七月,戊申,至京师。

初,卫融被执,帝诘融曰:“汝教刘钧助李筠反,何也?”融对曰:“犬吠非其主,臣诚不忍负刘氏。”且云:“陛下纵不杀臣,臣必不为陛下用。”帝怒,命左右以铁挝击其首,流血被面。融呼曰:“臣得死所矣!”帝曰:“忠臣也,释之。”以良药敷其疮,因使致书北汉主,求周光逊等,纳款,归融太原;北汉主不报。辛亥,以融为太府卿。

前司空赵国公汝阴李谷,初归洛阳,李筠以谷周朝名相,遗钱五十万,它物称是,谷受之。及筠叛,谷忧恚发病,乙卯卒。帝为废朝一日,赠侍中。谷雅善议论,辞气明畅,尤能知人,汲引寒士,多至显位。

"一旦金汤失守,万邦不救銮舆。我今父子在穹庐。壮士忠臣何处。"

一旦,希望不要发生却会发生的事,算是固若金汤,失守也不是不可能,靖康,守的住吗(身边无可用之臣)?

万邦,听起来不少人,但臣服的没几,袖手旁观的不少,勤王也无用,我(这个我就有待考究了),咱家父子,在穹庐(敌人帐中)……

"壮士忠臣何处。"悔不该当初,若不是生在帝王家……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