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发现个怪事,收藏起起伏伏,忽增忽降。
仔细一想,嗷,明白了,良子篇太刀了,很多人看到结尾可能就退了,果断取消收藏。
确实,中国文学更多的都是偏向喜剧的(这里的喜剧,不是搞笑,是圆满的结局),这样的确可以满足读者内心对于美好的追求。
但是西方文学正好反过来,他们洋文学就喜欢搞悲剧,不可否认,美好的东西被摧毁是很难让人接受的,但这也是对心灵最强有力的撞击。
就像是看《变形记》,直到格里高尔死前我都希望他变回人,我一直希望《嘉莉妹妹》可以遇到真爱,《高老头》能再次有钱,但是这些都是求之不得的,这些让人怅然若失的结尾,让这些文学作品艺术性更高,如果结尾真的如我所想,那这些书就失去了一半的意义。
悲剧也是一种美好的东西。
有人说:喜剧的尽头是悲剧。我看来笑完的哭泣,最有意义,当然我会继续寻找悲喜交加的方法。
也许是因为我最喜欢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吧,他的《雪国》让我领略到了这种奇妙的感觉,《伊豆的歌女》里那种淡淡的忧伤简直是世上最美好的感觉。
小生不才,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