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寺一群身家性命全都交给了这个慧痴禅师无赖,慧星禅师只能对所有的徒弟们说。

“阿弥陀佛,随他去吧。慧痴师兄是真性情。”

金光寺的僧众露出了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方丈这个人也太维护自家的师兄了吧。

“好了,跟我走吧。”

慧星禅师这个时候换上了一身普通的衣服,然后带着徒弟们来到了朝廷安排好的住宿用的院子。

但是就在他们准备进去的时候,有几名禁卫军来了。

“各位好!请出示相关证明。”

慧星禅师下意识的往自己身上翻了一个遍,结果突然意识到了某件事情有些不对劲。

他用来证明寿帖之类的物件都已经被他那个师兄给拿走了。

刚才好像就意识到了事情不太对劲,难道说又要回到那个青楼吗?

慧星禅师总不能叫人家通融一下吧,如果什么都没有拿出来的话,对方肯定会怀疑。

慧星禅师这时候只好露出了稍微尴尬的表情。

“抱歉,稍等我们一会儿。”

慧星禅师这时候也没有办法,只能回去找自己的师兄慧痴禅师。

结果回去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师兄已经走了。

慧星禅师突然觉得自己好惨,然后询问青楼的人慧痴去了哪里。

结果人家居然回答不知道,不过也许晚上应该会回来。

慧星禅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在这京城之中,举目无亲。

慧星禅师突然显得有些颓废,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称呼了一声大师。

“你是慧星大师吧?大师,你怎么来到京城了?”

这时候某个露肚脐的壮汉出现了,慧星禅师定眼一看没有想到居然是自己师侄空圆的兄弟。

“阿弥陀佛。朱施主,你好。”

“大师不必如此叫我老二就好,你们怎么来到京城来了?”

慧星禅师也是非常纳闷,这朱家老二怎么会来到京城?

空圆俗家姓氏是朱,朱家祖祖辈辈都是屠夫。

金光寺的僧众跟着朱老二来到了一家茶馆。

“小二!给各位大师上壶好茶。”

“来啦!”

茶馆小二拿了一壶茶上来了,陪的笑脸倒满了茶。

笑呵呵的叫金光寺的僧众喝壶好茶。

“慧星大师请喝茶,我家老大还好吧?”

“空圆一切无碍,多谢朱施主挂念。”

“那就好,那就好。也不知道几位大师来京城做什么?不过呢,我们全家也算是走运。”

朱老二就是这样子的人,自己身上或者身边发生了什么大事情就忍不住的想跟别人说。

毕竟能有的熟人也没几个,谁会以跟卖猪肉的有什么交际?

朱老二开始说起他们兄弟之间的事情。

朱家他们这代一共有四个子女,也就是他们兄妹三人。

靠着爹是屠夫,还养得起。

虽然屠夫是下贱的行当,但是毕竟也是锅沾油。

比起一些佃农,他们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其中老三的身体最为虚弱,最终爹娘一商量就把老三送去了私塾念书。

读书就是为了科举考试,但是千万才子都想功名加身但是事情哪有那么容易。

而且人**增,科举考试比以前严格了很多。

老三好几次参加科举考试最终才中了一个末位秀才。

最后因为科举考试的改革,年超三五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或者已经参过五次乡试也不能再参加科举考试。

就是因为有人一直不停的考,不停的考。从前朝考到如今,都已经六七十岁老童生了。

所以才进行这样子的改革,朱老三没办法,只好回来做了一位教书先生。

毕竟教书先生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无非考中乡师。而且还要在当地县衙申报然后备注之后才可以教授他人。

申报之后,每年下放一定的乡试名额给教书先生。

要不然人人都可以参加乡试进入科举考试,那么每年的考试不都挤破头了吗?

老三也只好成为了一位教书先生,教书育人。

然后娶了一位老姑娘,这位老姑娘是当地某个没落家族的小姐。

听说他们祖上有过在当地当官,大多情况下应该都是县令。

不过祖上的事情终归是祖上的事情,现在他们的家族已经没落了。

这位老姑娘一直不嫁人的关系就是为了和其他的地方豪绅结为亲家。

但是其他的地主豪绅并不愿意和快要成为普通农家的家族结盟。

所以老姑娘的婚事一拖再拖,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委屈的找到了朱家嫁给了朱老三。

朱老三看着已经要到四十的女子,并不愿意结这个婚。

但是老大不在,老二做主。

老三拧不过老二只能娶了这门亲,想着再过两三年在纳门妾进门。

但是谁知道经过了一两年,老姑娘老蚌怀珠居然给老三怀了一个儿子。

老三对这个女人大为改观,毕竟老三的年纪也不小了。

老三对这个儿子当然是费尽心思,儿子也非常的争气。

四书五经样样精通,还熟知地理文学。

是一个全能秀才,14岁参加乡试直接考中解元。

附近周遭地主豪绅直接把求亲的大门都给踏破了。

这时候本地县令直接出手挡住了当地的豪绅,不过他把他刚好十岁的女儿塞了进来。

如今朱老三的儿子参加会试击败众多才子,已会试第三名的成绩中了取得功名。

现在留在京中,等待一年之后的殿试。

这一次的考试至关的重要,现在有不少的官员已经空缺了出来。

这些年,杀头还乡,辞官病死一批官员。

正是朝廷需要用人之际,才子们在这个时候憋了一股子劲。

朱老二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他这也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我叫我那个侄儿收留几位高僧吧,几位大师跟我来。”

“阿弥陀佛多谢施主!”

慧星禅师不答应也得答应,毕竟他们身上的银两也没了。

就算是有,也不过是几个铜板罢了。这京城的房价有多高?

可能小小的一个卖糖葫芦的人,年收入可能几十两纹银。

一个普通的宅院。至少需要几百。甚至上千两才能买的下。

这时候他们来到了较为偏远的西城区,这里面的热闹程度少了一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