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婕霍琳曾经有一个始终想不通的问题。

为什么自己的阵营会在战争初级就节节败退——甚至在德军占领区,几乎所有民众都在热烈庆祝德军占领自己的国土。

当米拉被掠走后,叶婕霍琳终于明白了。

自己的国家,原本是由俄罗斯帝国扩张所构成的。

几百多年前,乌克兰、罗马尼亚等地还是独立的国家。

也是自己的国家在几百年前奴役了这些国家,导致现在的苏联民族杂乱,现在的占领区也早已积压了数百年的不满情绪。

所以,罗马尼亚会把德军当成兄弟,乌克兰军会成片地主动投降。

不知道莫斯科会不会迎接这样的命运————

自从收到命令据守莫斯科时,叶婕霍琳的重型坦克营就被拆分地一干二净。其他坦克部队也是如此,大部分坦克被安排据守街道或者藏在建筑物里。

脱离坦克作战的步兵被要求分成至少7人,配有一门45mm M-37轻型步兵炮与足够的燃烧瓶。


[感觉有哪不对。。背景处的IS-2炮塔上用乌克兰语Для Радянської України写着“为了苏维埃乌克兰”]

这种灵活的小队通常能够成功地攻下任何一种房屋,也可以据守任何一处地方。

德军对抗7人小队的办法则是照猫画虎。

德军同样按需求组建新的步兵班,每一个步兵班至少需要带上两枚铁拳或20枚坦克杀手火箭筒弹药以及喷火兵。

德军通过总结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的经验,发现火焰喷射器对付苏军的7人小队效果最佳。

同样,德军不会轻易将坦克开进市区再犯斯大林格勒的错误。

苏军重新生产了部分T-26S与T-60轻型坦克以保障在市区内能够游走支援。

由于莫斯科是首都再加上地形不像斯大林格勒一样一条河将城市隔在两侧,所以苏军的火箭炮部队无法对城内轰炸。

德军在战役初期的计划是,B集团军夺取莫斯科东部地段的莫斯科河与南部地段的鲍里索夫池塘,克莱斯特装甲集群从北切入,夺取市内的希姆基水库与列沃别列格火车站,同时向莫斯科郊区的东北面进攻。

苏军负责城内防守的约有210万人,在莫斯科郊区的还有5个坦克旅与苏联第60近卫集团军与第61近卫集团军,这些部队都曾在斯大林格勒战斗过。

另外,城内的莫斯科河在苏德双方眼里相当于不久后将形成对峙的防线。在莫斯科河最大的一个弯道顶点,莫斯科红场就位于那里,而斯大林的办公处——克里姆林宫就在红场的一侧。

斯大林在发布了“一步也不许后撤!你们的身后就是莫斯科”的命令后,将新的办公场所转移到圣尼古拉大教堂,以表明自己一步也不后退的决心。

莫斯科争夺战在1945年2月1日打响,苏德双方投入了超过500万人的兵力在这个城市周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