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君想象。”
“好啦,那么该说下最后一件事了,我觉得应该跟你共享一下情报呢~当然,若是通信结束后你要调查的话,还请小心点哦~?”
“……?”
“少爷的初吻没了~~~”
“?!红麝你!”
“哎,别急嘛别急,我可没有偷跑哦~”
红麝不再乱开玩笑,转而换了一副认真的口吻:“我们遭遇了哦,周元姬~”
接下来红麝毫无隐瞒地将早前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告诉了青鸾。
镜子另一边沉默了。
说完了自己知道的全部后,红麝最后说道:“那么就这样~接下来就麻烦你了,拜拜~”
该跟青鸾说的都说完了,红麝果断地断掉了联络。
刘夕雨还在睡觉。
红麝看着刘夕雨的睡脸,缓缓朝着他的嘴唇伸出食指。
点了点。
接吻……到底会是什么感觉呢?
红麝微微一笑,然后躺下来,将刘夕雨抱在怀里。
别的都好说,唯有为少爷暖床这件事,奴婢是打死也不会让的。
——
刘夕雨这一觉,直接睡到了正午。
醒来一问红麝时间,又在心中算计了一番,嗯,对于既定的行程应该影响不大。
“午餐的话……红麝想吃什么?”
“全听少爷的。”
“我就知道……嘛,离家时也带了些食材,简单点蒸个螃蟹吧。暖雪她们也可以吃点。”
于是,刘夕雨牵着红麝进入玲珑洞天。
刘夕雨的父亲爱吃,好友里也有老饕,所以对浩然天下的山巅美食相当了解。比如那内部唯有一座大湖的碧波福地,不仅是大道与水相亲的修士绝佳的修炼之地,而且盛产肥美湖鲜!刘修宴早年就与那持有碧波福地的宗门达成了协议,刘氏将宣传推广运送销售等工作一肩挑之,靠着几年的明暗运作,成功打响了“碧波螃蟹”的名号,那个宗门从与刘氏的生意中赚得盆满钵满,所需要做的不过是让门下弟子到了秋季后去捕捞活蟹而已。
投桃报李,那座宗门总会将最新鲜最肥美的螃蟹寄送给刘氏。
“山下有那‘西风响蟹脚痒’的说法,可见山下也是极为喜欢螃蟹的。但我总会觉得吃螃蟹麻烦……开螃蟹腿总是不得要领……红麝,我这么说不是为了让你喂我,我的意思是你多吃点……”
然而红麝没有放下筷子,反而又笑着说道:“啊~”
估摸着自己不吃她是不会放下筷子了,没办法,刘夕雨还是吃了,并且严肃道:“没有下次了。”
蒸熟的螃蟹,刘夕雨处理的十分费劲儿,红麝倒是手法娴熟。至于刘夕雨的宠物们,就完全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舒云以风为刀,精准地剖开蟹壳;暖雪则是以刘夕雨看不懂的手法震碎了蟹壳,至于彩姬……她既不咀嚼也不处理蟹壳,直接等螃蟹凉了后囫囵吞下。看得刘夕雨目瞪口呆。
“你的胃到底是什么做的啊……”
最先吃饱的彩姬懒洋洋地趴在刘夕雨腿上,刘夕雨抚摸按压了几下彩姬并不凸出的肚子,叹了口气。
饭后甜点是糖蒸酥酪。
这是【流萤小院】的二等丫鬟紫萝亲手制的。刘夕雨一边吃着一边心想真是对不起自己的丫鬟们,侍奉的少爷说跑就跑了……
“少爷,接下来我们的路线不变吗?”
“诶?啊,嗯……不变。”
红麝的问题让刘夕雨将注意力再度集中到了离家出走这件“伟大的事业”上。
“接下来我们全程都会用剑舟,而且还是走夜路。难为你要过段日夜颠倒的生活了。”
“少爷不用担心我,虽然我也境界较低,但这种小事都不是问题的。”
“嗯……你好歹也已经是凝气境了,这也是我敢带你出来的原因……”
登仙需上十五楼,这十五楼即是修道士的十五个境界。
凝气境为下五境中的第三境,凝神静气,算是有了修道的敲门砖了。
实际上,不仅是红麝,刘夕雨的丫鬟们都已是修行之人。其中青鸾最为勤勉,境界甚至比刘夕雨这位少爷还要高,白焰最为懈怠,每当被老管家训诫,就会一溜小跑到刘夕雨身后,为啥?因为少爷会替丫鬟说话呗。
至于为何刘夕雨会如此放纵她们,原因不外乎是太宠着她们了。刘氏内部还好,每当有人因故拜会刘夕雨,都会讶异于丫鬟的自由自在和不拘礼数。
修行一事,就连刘夕雨本人都说不上认真,更别指望他会帮着管家督促丫鬟了。结果有一天看着刘夕雨长大的管家破天荒有些着急,说着不能再这样了!结果刘夕雨一脸凝重地点头附和说是,我这就拿私房钱给她们来提升境界。搞得老管家哑口无言。
就算不能用自己的零花钱堆出来个老爹那样的上五境,几个中五境还是很好说的。
老管家摇头轻声问何必如此破费,结果刘夕雨笑着说没办法,习惯了她们几个伺候自己,若是以后离了她们,自己可要难免不习惯了。
结果那天起,白焰一反常态,开始认真了。甚至会追着青鸾问问题了。让刘夕雨一度怀疑太阳要打西边出来了。
刘夕雨走之前,曾经假装不经意实则特意知会过替刘夕雨掌管钱袋子的青鸾,说院里的丫鬟修行时若是需要些什么神仙钱亦或天材地宝,都由他出了。那时候白焰似乎就有了突破第一境的趋势,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怎么又不知不觉开始想她们了,总会见面的!”
刘夕雨打断思绪,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
其实这一趟出门,他想很多人。比如父母,比如承诺过要亲手给她做月饼的妹妹,比如【流萤小院】里的几个丫鬟,比如老管家,甚至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只知道朝自己讨要酒水的苏老儿……许许多多家里的人,他都想。
他怕他们担心。
离家出走终究不是什么好事。他甚至能猜到母亲着急的样子,和虽然不着急,但却会被母亲念叨的父亲的样子。
这算是有违孝道吧。
至圣先师曾经说过:父母在,不远游。
意思就是指作子女的,应当奉养并孝敬父母。远游的话,自然就做不到了。
儒家学问一知半解的人,自然不知道这句话不全,还存在着后半句。
游必有方。
若是一个人有了奋斗的目标,又能保证自己走后父母能生活地很好,那么“游”也是可以的。
……不然现在就写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