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姐,本名叫做秦苍兰,联邦十二大家族中秦家家主的女儿。

她今年二十岁,永盛大学社会学专业的新生,勉强算是萧议员的学妹。

这个专业,诞生了很多联邦知名的公众人物。

但是,这些知名人物里,没有一个是做社会学研究的……

比如今年获得国际电影金杯奖的那位刘大导演,就是永盛大学的社会学硕士。

而著名的脱口秀演员蒋汉,甚至还是这里的博士。

……

从正常人的角度来看,秦小姐是个怪人。

十八岁高中毕业后的她,并没有立刻去大学报道、然后像一般人那样投入大一新生的生活。

而是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跑到联邦东部的东极山荒漠地带,做公益去了。

……

联邦的顶级大学,允许同学们在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隔一年再来报道,成为晚一年的大一新生。

帝国也有类似的模式。在他们那里,这种“出去浪一年”的时间被称之为gap year。

这样的模式,按照某位房地产界大佬的说法,是“鼓励年轻人用这一年时间多去外边走走,去世界各地旅游,做做公益”。

不过这话说出来之后,立即遭到了大量年轻人的反驳……

大家说,普通人根本没钱去搞什么世界旅游,那都是你们有钱人家干的事情,咱能趁着暑假出去打零工、做做家庭教师,就已经很不错了……

……

但不算怎么样,秦小姐的家境允许她一辈子都在世界各地旅游,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她没有去大学报道,而是去了公益组织。

联邦西侧的沿海省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而东部的东极山省,相对来说积贫积弱。

除了某个东部“赌城”的经济状况比较不错,其他地方几乎和联邦西部的省份差距二十年的发展水平。

这几年来,那里的荒漠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议会老爷们迟迟不肯通过治理沙漠的相关预算,东极山的许多城镇都已经每天黄沙漫卷、人们必须戴着防毒面具出行了。

作为防治沙漠化公益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秦苍兰在那样的“东部风情”中度过了整整一年。和其它满怀着理想的年轻人一起。

原先的司机走了之后,驾驶技术高超的她就成了新的司机。

每个星期五,开着越野车,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城镇去购置食物……

然后运送着足够基地里的人吃一整周的粮食,唱着苍凉的民歌,行驶过尘土飞扬的道路,回到伙伴们中间。

……

那个志愿者团队的带头人,原本是一位退休的老教授。

人老了,总是有很多故事。

教授就常常跟大家讲起来之前的故事……

说有些大财阀旗下的慈善公益基金,真是烂到了骨子里。

由于联邦税法(联金税五期)规定,注册为慈善公益性质的组织,不需要缴增值税,同时所得税也可以申请免税……

更鸡贼的是,只需要将每年4.8%的利润实际用于慈善公益支出,即可注册为“慈善公益性质”……

这就导致里边的运作空间很大,很多大财阀利用慈善公益来避开高额税收,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比如说朴家的朴智基金会,比如说叶家的三合玉林公益基金会……在业内,这基本上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而这些组织实际上来做了什么呢?

都是表面工作。

老教授怒斥那些人来荒漠上搞所谓的植树造林,直接就把树苗扎进边缘地带的沙土里……

偌大一个机构,连个正经的生态顾问都没有,全是在中间环节捞钱的供应商、律师、会计还有其它沆瀣一气的人员,和大财阀合作、捞些肉汤来吃。

先要固沙,接着铺草,草能稳固了之后才是逐步植树……

这整一个过程,没有十几年根本做不下来,要的是一代接一代的人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但那些所谓基金会干了什么?

和外卖软件合作,让普通市民捐树。

号称是活动期间,每个人只要点一份超过一定金额的外卖,就是给东极山的治沙团队捐了一棵树。捐树的资金,由外卖软件提供。

看起来是外卖软件进行促销,公益组织拿到了捐款的双赢项目。

实际上这些组织赌的就是没有哪个市民会真的去沙漠里看一看。

人们喜欢在城里高谈阔论,喜欢标榜自己奉献爱心,但极少有人会舍弃自己的城市生活,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现代。

其实那些一车又一车的树,确实运到了东极山。

且不说买树的环节又靠着普通人不懂树种的问题而贪墨了多少油水……

就说树种下了之后,不久之后就被沙暴摧折掩埋。

树本身吸取的水分过多,反而使边缘地带的沙土失水更加严重,加剧了荒漠化的进程。

这种作秀式公益,真的让老教授无比痛心……且越来越心寒。

目睹这一切的老教授,只能在退休后自己拉了一个小团队,自己来做这件事情。

团队里的人,来来去去经过了许多批,多半是年轻人……

老教授也说了:

“我不指望你们能够一直留在这里,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请你们去追寻你们自己的生活吧。”

“只是,无论你们是因为什么理由而来到我这里,无论是高中暑假的公益实践还是为了大学积攒学分,无论是真心实意的公益信念还是现实主义的学分考量,你们都已经比那些所谓的基金会强多了。”

“你们来了我这里,我就希望你们至少是在这里生活的日子里,能跟着我做一些实事。时间长短没关系,一个礼拜也好,或者哪怕只做一天也行。”

“等你们以后走了,回到城里去了的时候,还能记得咱们这儿有这么一批人,还能跟你们的后生说起这里的事情,我也就知足了……如果还能力所能及地捐些小钱来,那就更好了。”

……

……

只是,老教授的身体已经不足以支撑他在这里继续干下去了。

秦小姐到那里参加公益活动的第三个月,老教授就因为积年累月的疾病而病倒了。大家不得不把他送回了城里的医院,而接手这个公益组织的是老教授的儿子,小教授。

小教授也是永盛大学的教授。不过跟他的父亲不一样,他完全不理解老父亲为什么要做这些愚蠢的、吃力不讨好的所谓公益事业。

所以,在他的指挥下,这个治沙公益团队很快就被并入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基金会。

小教授也像是甩掉了一个大包袱一样,从此再也不过问东极山的荒漠边缘发生的事情了。

这个基金会在许多“地下渠道”很有名气——专门帮助城里的精英大学生们制造假的公益履历。

沙漠植树、雨林人象冲突、阻止鲸鱼捕捞、临终关怀……这些都是基金会下属的数十个项目之中的一小部分。

每年在他们这里定制假慈善履历的客户数不胜数,大学生尤其众多。优秀的公益活动履历,可以让他们更容易拿到优秀大学的offer。他们不想亲自做事、又想履历上多一点光彩,就直接花钱购买“服务”。

一般来说,只要到指定的地点去走个过场就足够了。比如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切慰问,如果有心人仔细去对比大学生们拍的照片的话,会发现里边的病人都是同一批,护士也是同一批,只是照片拍摄角度有所不同。

这和某些“外围模特”的圈子里量产天王嫂的操作几乎一毛一样。一批所谓网红女,在同一个地点、拿着同一个名牌包包摆拍,用这种“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照片发在朋友圈里钓凯子。

而这个“公益基金”提供的高档服务,则更加巧妙——可以让客户直接在影棚里把上述公益事项的“活动照片”全部拍好。

只是有些客户,连前去拍照的时间都不愿意花,比如说现在越来越“忙”了的萧议员……那就只能让下属来为他P图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