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出还阳子《师勉》

霞浦高中的青年教师群体中,近来普遍都在传一个关于“选派部分教师去其他学校”的传闻。在参观见学的外校教师刚来的那一阵,这件事情方才在全校的范围传开,可以说这个契机也是这一件传闻正式的开始吧。在传闻风起之初,我耳闻青年教师们的议论,大抵不出“对这一举措的看法和抱怨”“对自己不幸被选上的忧虑”“自己有充分的不应该被选上的理由”“如何想办法保证不被选上”这些范畴。但在近来,传闻似乎又有了些新的变化。

“居然有人打听到了具体名单?”这一消息不知是从哪里传出,转瞬间便不胫而走。

剥去流传过程中种种附会和夸张,传闻中我所能确定的信息大抵有这么一些——五月六日,一群教师在做最后的静校巡察时,发现了教师正木潜入教务主任角田润一的办公室,并且风闻中与正木有所勾连的另一名教师鹿谷当时也在校内(按照班次和工作任务,鹿谷正常来说应该已经离校)。角田是学校的核心人物之一,手里掌握着“本校将牺牲哪些青年教师”这样一些仅限决策层知晓的情报,这倒很是正常;但近来似乎有人进行了发散联想,认为正木那次不速潜入,为的就是捕捉这条情报,并且他得手了。

于是,“正木打听到了向外派遣青年教师的具体名单”一事,便在若干联想和炮制之下变得煞有介事。由于正木的潜入确有其事,参与当时巡校的不少人都能作证,这般夹杂着事实的捕风捉影,其可信度也陡然高了起来。但并没有人能给出确凿的证据,证明“正木手上的确有敲定了的名单”,所以这个传闻起初也只是在远离正木的圈子里咬咬耳朵。

既然是流布甚广的传闻,那就不可能仅停留在一个小圈子或小群体里。很快地,这样的升级版传闻也传到了当事人角田、正木、鹿谷所在的圈子里,这些圈子之中、之外、之间也各自有了不同的看法或说辞。进而,这样的传言也流传到了学生当中,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的臆断妄想能力尤其出色,添油加醋之下,很快出现了更多表现愈发夸张、情节愈发曲折、意在耸人听闻的版本。这些隐形的言语暴力仿佛全不顾当事人就在校内,肆无忌惮,令人皱眉。

终于,这些当事人们也坐不住了。正木和鹿谷两位一线教师在执教活动当中,都表现出了看得出的焦虑感。

有焦虑感的不仅是正木和鹿谷。又到了一周末,教务主任角田又一次搅扰了我。他一如上周,将我和奈惠喊到了学生会室。这一回,他的指示很明确:

“五月六日,正木潜入了我的办公室,偷窥的就是我电脑里关于这一次人事调动的资料。至于人事调动是什么你们心里都明白。问题在于,我这份资料,在我的电脑里存放在一个非常隐蔽的文件夹里。你说,正木到底是怎么找到的?”

我心里暗道:只消你没设置什么玄机,它依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文档的话,那在搜索栏里搜索一下相关的文件名,就能无视复杂的路径找到搜索结果,之后是拷贝还是直接浏览就都不是问题了。以角田这一代人对计算机的知识盲,我相信他对计算机里隐私的保护高不到哪里去。于是,我向角田说明了我心里的想法,并向他演示了“搜索”这一功能。

“不可能的。”角田摇了摇头。“我可不像你想的这么简单。你把之前搜索结果的路径上的文件夹设一个访问密码,再搜索一次看看?”

我本来搜索的是存放在学生会室电脑里的一张照片,按照文件夹路径,需要经过四五层的递进访问才能到达其所在目录。于是,我依言将中途的一个文件夹设置了访问密码,然后再行搜索原本的照片,果然搜索结果便无法直接访问了。

“我当然知道给重要的文件夹设置访问密码。”角田道。“这密码是我自己在办公室里自己设置的,当时没有第二个人在场。这个密码我也从来没有透露给其他任何一个人。你们说,正木是怎样弄到我的密码的?”

我心下又想到:角田你第一次来的时候遮遮掩掩,死活不肯告诉我们到底正木偷看了什么;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又来问我这么一茬,这怕不是在想个什么法子往其他方向转移话题啊。我当下也没动声色,把一个“必然会错”的回答抛向了角田:

“您的办公室来往对接工作的人也非常多。假设您在有外人在的时候需要调阅一份保存在秘密文件夹的文件,您不至于为这一分钟的事情便屏退旁人,总归是要当着他们的面输入密码的吧。假设在这时候,有心人就借着这个机会偷看键盘,记熟了你的输入,这样不也就获得了你的密码吗?”

“嗯,有道理。”角田点了点头,暂时放过了我和奈惠离去。

“角田才不是让我们给他搞明白什么问题。”在归来的路上,我向奈惠分析道。“角田的处境现在是这样的:他作为霞浦高中高层圈子的一人,这个高层圈子决定了一个‘拟牺牲人选’的初步方案,知晓范围局限在这个高层圈子里。但突然的,一个谣言蔓延开来,无论查实差否,都会萌生对他的不信任感。所以,他必须尽快拿出一个说法来平息谣言以回复他的威信,无论这个说法是事实抑或胡编乱造。”

很显然,角田自己早已想到了这些,但他对自己用以平息谣言的“事实抑或胡编乱造”并不敢作准,所以便用权势逼我给他当参谋,准备一个供他参考的预备方案。显然,我也不会蠢到想到什么便说什么,而是在参透他的意图之后,随手提供一个敷衍的方案。这个方案虽然看起来可以作为解释,但参详一下却也有漏洞。我和奈惠都知道,教务主任办公室的电脑,键盘放在办公桌下的抽屉里。办公桌非常宽,即便是坐在办公桌的对面,也只能从一个非常侧面的角度看到电脑屏幕,键盘动作是完全无法看到的。除非是在角田输入密码的时候站在他身后,这才有凭借动作窥探到密码的可能。而角田就算召集他人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开会,也绝不会让什么人在他操作电脑时走到他身后能窥探到密码的角度——因为他身为“肉食者”的做派使他早已将自己的办公桌放在了足以环视整个空间的深处,他的身后,是一面悬挂着泼墨山水的白墙,人总归没法站到墙里去。

那么,真相是什么呢?虽然我无法作出准确的猜测,但我敢说,正木确然是偷看了存放在角田电脑里的下一步人事安排,并且留下了把柄给角田抓到。

角田刚才的反驳说明,他对电脑并非一窍不通,甚至还是那个年龄层的人中少有的“懂几手电脑”的高人。以他的精明,追溯不速之客在他的电脑上捣了什么鬼是毫无困难的。倘若正木当时潜入他的办公室不过是无关紧要的小事,那他也不至于连着两次把我找过去当免费的卒子,特别是传闻尚未传开的第一次。既然是大事,又在传闻未传开时遮遮掩掩,想来就正是这人事安排的方案了。

果不其然,在这个周末过去后的下一周,传闻又有了新的变化——青年教师正木因为过错被责令在家思过,说白了便是停职检查。学校对教师的处分是由教务处作出的,等于说这便是角田的命令。此外,角田还额外作了这样一个补充:他把各科目的学科负责人召集起来,宣布对正木的处罚,让正木所在的科目负责人指定好接下来课程任务的代课老师,这些都是正常安排。但他还额外补充了这么一句话:

“你们都说,正木从我这里偷看到了一份人事名单。那么,要么你们来说说,要么你们从正木嘴巴里撬出来,这份人事名单具体是个什么样子啊?你们有谁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吗?”

别说,角田这么一句质问,还真的问倒了在场的这些学科负责人们。他们构成霞浦高中的中层,也是接收与传播传闻较广的一站。角田这个质问的意思,他们作为老油条也是一清二楚:你们既然说正木从我这里偷看了人事名单,那你们倒是把这份人事名单的内容抖出一两条啊?既然抖不出来,那说明这谣言纯粹是胡编乱造,我角田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个策略如预想般的那样收到了效果。在传出来“正木偷看了人事名单”的谣言,加上很快他就被勒令回家思过的因果联系,使很多青年教师都想当然地认为“正木是因为偷看到了人事名单”而遭到如此惩罚。关心自身前途的青年教师们很快便陆续找到正木的住处,假借“探望”的名义去套话,旨在获得若干口风。但无数批造访正木住宅的人全都无果而归,这群人碰在一起才总算能确认,正木的确是没能从角田那里看到任何东西。再加上不知是谁说的这么一句话:

“大家想想看,正木在潜入角田的办公室之后就被我们静校巡察的同事给抓住了并且报告给了角田。要是他真有偷看了人事名单的嫌疑,角田当时还能轻易放他走?肯定,要么角田电脑里的名单是在偷看之后才放在里面的,要么是角田肯定他偷看不到名单。所以我们还不是给白忙活了一场。”

“那正木为什么要被角田下达这么严重的处分?”

“兴许是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东西吧。”

众位成年人掩口胡卢,显然是各自心里头涌上了荤味道。相互取笑一番后,这一帮未能达成目的的人们作鸟兽散。自此,角田算是达到了他的预期,但新的谣言又转而产生:

“那些去打探的年轻教师都不懂得套话,正木口风又紧的很,实际上正木就是去偷看了人事名单,甚至已经有具体的一二个名单意向流出。具体证据便是当时同样卷入了事件的鹿谷,她有另一重身份,就是她和正木有藕断丝连的关系。”

这个谣言来得非常快,快到有些不自然。以至于像我这样的局外人,都能看得出这个谣言背后的猫腻:首先,这个谣言一股脑地通过摆立场否定那些去套话的青年教师们,光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不对——去正木家的那些人也是分头去的,就算彼此碰在一起也是心照不宣。除了正木,恐怕没有人能说清“这段时间到底有多少人”去过正木家。而这样一个大喇喇的断言,细究起来绝对是站不住脚的。

再接着,这个传言仿佛是和角田见招拆招一般。角田摆出了“既然探不出口风就说明正木没有偷看”的论据,新的谣言便立刻还了两招,一是放出了某几个人的去留定论的影子,一是举出了和正木关系密切的鹿谷。这样一来,角田之前的话便又难以令人信服了。这般针对性的制造谣言,几乎可以看出来便是学校里地位和角田仿佛,另一位学校高层的作为。并且,人事动向也仅仅掌握在其他学校高层手中,也只有他们才可能散布出其他人的动向作为支持谣言的例证。

现在来看,的确鹿谷和正木是在学校里传出过绯闻的一对人物。两人都是没有成家的大龄青年,角田又心知鹿谷的确有和正木送画像的情愫。这个情愫还是背着角田交织的(因为鹿谷是角田一派的人,但正木并不是)。这下似乎又把他逼入了被动境地。角田会坐以待毙吗?显然不会。所以,在所有人都明白,这将是一场派系倾轧的斗争之后,众人都在等待角田的下一步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