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甫林四人这边。

这时的王甫林已不再像开局时颇有带头大哥的感召力,倒是看风景一样望着天花板。

而花月灼这小子就好像王甫林的兄弟一样,陪着他一起……看天花板。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让时间拉回不久前。

仅是距教堂百米外的钟楼,花月灼,王甫林和两位诺贝尔觉察到了什么。

对,他们发现这里只有四个人了。

但他们除了四溟陨间提到的分散论,还提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譬如随机地点变幻。

“或许我们仅是在合理规则中运行……世界线随着时间点在不断变动。”这位莉莉·诺贝尔说到。

她的所说的世界线即对于个体而言的外界环境。简单来说,类比你在玩崩崩崩时,玩到樱色轮回这个模式,每随着时间的变动做到相应的任务,角色人物就会突然从这个地方消失,出现在另一个地方。

“可是据我对于「此处」的了解,游戏成员的世界线不可能是没有交集的,也就是说,我们或许隔着他们很远,但一定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见到的。”她的弟弟,表·诺贝尔又补充到。

“世界线有交集”说明两者之间有方式见到对方;而设他们的世界线有交集且在同一个世界里,就意味着处在同一个地方。

这是四溟陨间一众人没想到的。

那假设被分开的四个人确实可以重新见面,那这分散八人的用意何在?

对此莉莉还有更大胆而详细的猜测。

“游戏的规则是什么很难说,但有一点无可厚非。”她接着讲到,“分开且重新见面,绝对隐藏了一种淘汰人的方式。而再试想一下,当八个人聚集一起的时候,不久就分隔了四人一组。那当只你一人时,接着会发生什么?”

“最合理的解释是,身体组织被分成两份,死去。

那么在这不断分散的过程中,我想和其他人见面的作用很清晰了。

就是避免下一次分散时,自己的身体被分成两半。

同时,阻止他人见面,则可以成为淘汰他人的另一种方法。”

说实话,莉莉的话中有一些漏洞。当然这是有用意的,莉莉并不愿意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猜想说出来。

让人感动的是,花月灼和王甫林对此毫不自觉。

特别是王甫林,他好像真的信了一样,托起了他的下巴,眼神及其凝重地望着天花板。

表很配合莉莉,他在此之后还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把花月灼也搞得一愣一愣的,最后也托起下巴望起了天花板。

于是这就是前文说的场景了。

最后,两人仿佛失去了主见,对莉莉·诺贝尔问到。

“我们应该怎么见到其他人?”

“很简单,摆动你的脚耍耍你的嗓,就在周围一点一点往外找。”

莉莉耸肩道。

“是吗……我想和你下一盘棋。”

王甫林突然冒出了一句话,这让莉莉·诺贝尔有些猝不及防。

“下什么棋,当下的事态还容许我们多一局棋的功夫吗?”莉莉·诺贝尔故作镇定地说到。

“不,下一盘吧。”

原本那“阿巴阿巴”没主见的表情马上换上了格式化的笑容,浑身的气质瞬间变得冷厉。

“你没有说实话。你在忽悠我。”

王甫林可没有那么傻,要说刚才为什么那样一副样子……谁还不会演戏呢?

慢慢地拿出一颗黑漆的棋,如同将军一般下在地板上。

“棋盘

瑰界。”

————————

PS:有没有猜出游戏真实规则的书友呢?

欢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