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船舶制造蓝图后,前几页便是对历史上船舶的一个总结概述。内容和王卿宸自己想的差不多,知识更加系统更加全面。再往后便是船舶的基础知识,包括各种理论数值,比如材料的浮力计算,吃水深度计算,以及船的概念,龙骨的概念等,以及一套怎么才能把船造的又大又好的算是公式一样的东西。

现代造船业所需要的只是更多,要用到物理上的各种力学,如材料力学、流体力学。轮机专业知识,工程热力学,以及电气专业。不过王卿宸不是造现代船,书上也只是稍微提了一嘴。

书中首先介绍的就是龙骨,龙骨又分为很多方面,有旁龙骨,龙筋,船肋等多方面的介绍,王卿宸只是简单地看了看,这些东西他不需要多了解,造船的工人了解就行。

书中除了介绍了龙骨,还介绍了各种船身的形状。

飞剪型船身可以劈波斩浪,提升船速,不过这种船身虽然提升了航行速度,但会降低船的稳定性,并不适合在这上面安装太多的大炮,后坐力太强的武器会让这种船十分的不稳,这种船适合作为巡洋舰使用。

还有十分经典的流线型船身,这是根据鱼类收到的启发。流线型船身首尾削尖,最宽处在中间靠后的位置,从船头平滑的过渡到最宽处。这种船身可以提升排水的效率,提高船速。

同时,书中对船的设计还采用了钢铁结构。全部由钢铁打造的船只靠风帆是无法推进的,必须要靠蒸汽机,这便是蒸汽船了。书中所说的钢铁结构是龙骨以及船肋采用龙骨,连接处用铁钉,船的最外层裹铁皮,最下层包铜壳。

结构上采用钢铁的设计能极大的提高船的坚硬程度,书籍中表示,若是船过重的话,龙骨可以考虑不用钢铁的,以免无法下海。

再往后看便是各种船的介绍了,目录上一共记载了三种船,不出意外的全是王卿宸所知道的船型,大福船,克拉克船以及盖伦船。

盖伦船才用的是U型船身,U型口往内收,使得水线处宽度大于甲板宽度。船身是龙骨以及密集的船肋结构,有着多层互通的甲板,放弃了大福船的水密舱结构。舷侧开窗可以设计,关窗可以防水。

盖伦船作为一大航海时代的标志,也是王卿宸准备在这个世界弄出来的船。书籍中之所以依旧介绍了另外两种船,并不是为了水字数,而是为了让王卿宸有一个过度,通过制造这两种船逐步获得经验,使得积累经验到可以造出盖伦船。

造盖伦船就没有必要造克拉克船了,毕竟盖伦船已经是克拉克船的升级版了。书籍中改良过得大福船倒是可以造,毕竟大福船才用的水密舱结构与盖伦船的多龙骨船肋的结构不同。

书中的盖伦船是加以改良过得成熟版盖伦船。

刚出现的盖伦船,艏艉楼都在船身上,因为高度太高,导致重心不稳,操纵起来十分困难。

成熟版的盖伦船是英国造船厂将这些上层建筑收到了船身中,降低了船的高度,稳固了重心,提升了船的稳定性,使得船的速度以及操纵性都远远优于老式盖伦船。

十六世纪末期,西班牙巨大的老式盖伦船就是因为操纵性的问题,输给了英国的成熟版盖伦船。这次海战过后,也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衰落,英国海上霸权崛起,并且为成为日不落帝国打下了基础。

成熟版盖伦船从它的鼎盛时期到推出历史舞台一直是作为军舰使用,并且是战列舰的设计标准,同时也是战列舰一词第一次出现。

因为盖伦船十分的稳定,所以极为适合在船身上安装火炮,当做战列舰。低舷、横帆,两舷加装火炮的盖伦船一字排开后,便可以进行火力压制,对敌人的海上力量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也是英荷海战时主力的帆舰。

盖伦船出现之后,将会成为王卿宸麾下最先进的战争工具,其中蕴含的技术含量绝对是王卿宸麾下最高的,唯一的缺点就是作战领域有着局限性。

若是这种船能在陆地上战斗,或者说若是陆地上能行走航空母舰的话,那恐怕现代战争就没有坦克的什么事了。

当然,想这些就完全是不切实际得扯淡了。

总之有了这三种船,再加上不同的船身结构,王卿宸海军的过渡性发展就有了基础。

盖伦船作为王卿宸麾下唯一的接近现代热武器战争的战争机器,船上并没有必要装载拍竿了。盖伦船甚至完全可以作为当代航母使用,作为主战船,周围用各种小型战船环绕。若是这种情况下盖伦船都被近身了,指挥作战的将领就可以直接埋了。

敌军是不可能有任何接近装备这火炮船弩以及拍竿的战船身的,只能被击碎成浮木。

就算敌人发动舍身冲击也没有用,有着钢铁结构的战船是根本不怕撞船的,木头船就算粉身碎骨,也不会对有着钢铁结构的战船造成多大的伤害。

而且,不同的战船上可以装载不同的武器,到时候海战时也有着丰富的作战手段。就算敌人找到一艘战船的弱点,还有很多类型的战船需要他们面对。

船弩的制作难度并不大,工业发展起来后,无论是弩还是投石车,制造的成本都降低了很多,数学的发展也使得这两种武器的精度大大增加。火炮更是只要直接安装在战船上就可以。火焰喷射器利用虹吸原理,调配一下火油的成分就能使用。拍竿的话更没有制造难度,如果利用上滑轮组的话,拍竿还能获得更快的重置速度。

王卿宸看了一遍造船的书籍后,准备亲自将它送去创新工坊。

造船是一个新的领域,而且是王卿宸最不擅长的领域。虽然说让人研究这本书也可以培养出造船的人才,将王卿宸想要的各种船造出来,但是那样的速度肯定很慢。在造船这一方面,渔民甚至可能比创新工坊的人才还了解。

不过,王卿宸所在的夷州深居西部内陆,虽然守着麒麟河的发源地,但是那毕竟也只是河,造船业是不如挨着大海那边的人发达的。渔民好找,但是想找到精于造船的渔民可没那么容易了。

王卿宸亲自去了一趟创新工坊,若是找不到合适的渔民,王卿宸就只能把这项任务交给公输象了,让他从蒸汽机小组中脱离出来。

来到创新工坊后,王卿宸又一次见了研究蒸汽机小组的人。

经过王卿宸的几次提醒之后,蒸汽机车的轨道问题和转向问题差不多都已经有了眉目。这些也不是他们管,陶轨的制作是创新工坊找了夷州的好几家做陶瓷的人,让他们研究的。他们提供轨道,给张千羽等人的蒸汽机车进行测试。

张千羽等人主要就是改进蒸汽机车,让蒸汽级车的速度更加快。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弄好的事情,自从王卿宸讨伐褚温回来到现在根本没有过多长时间,蒸汽机车虽然一直有新的进展,但是进展比较缓慢。

倒是有轨马车已经快被弄出来了,陶轨的制作是从系统中专门买的蓝图,加上工人都是专门制作陶瓷的人,搞起陶轨来也得心应手。虽然他们不知道陶轨有什么用,但是制作陶轨所获得的经验也可以用在他们以后做陶瓷上。王卿宸也算是变相发展了自己治下的陶瓷产业。

陶轨出现之后,便可以铺一铺有轨马车了。冶炼厂的位置一般都离矿场比较近,有了有轨马车之后,矿物运输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增加王卿宸冶炼产出。并且,有轨马车也可以初步尝试用于链接城市的区域与区域,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道路了,促进城与城之间的交流。

王卿宸并没有打扰张千羽等人,仅仅是将公输象叫了出来。

“主公,有什么事么?”公输象出来后,王卿宸和他到了创新工坊里面的办公室。

“我准备发展一下战船,这本书里面有详细记载我倾向的几艘战船的设计建造,还有不少造船方面的知识。因为我手下实在没有造船的工匠,所以只能把这件事托付给你这个神匠传人了。”王卿宸将造船蓝图拿了出来,摆到了桌子上。

公输象听了王卿宸的话后,有些不知所措的说道:“这...主公,虽然我确实会造一些渔船,但是对于战船我确实不太了解...”

他倒是没有直接拒绝王卿宸的请求,因为他也知道,王卿宸麾下若是没有这种人才的话,自己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必须要承担自己主公的任务。

“象叔既然会造船那就说明有足够的基础,我也可以放心把这件事交给你了。”王卿宸紧接着又郑重的说道,“象叔,我必须要告诉你的事,战船的改进制造可以列为第一重要之事,优先级应该排在蒸汽机车之上。”

公输象没想到王卿宸如此看重船舶的发展,表情明显的愣了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