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出白居易《酬令公雪中见赠》

我虽然成功地从万千乐曲中挑出了奈惠所需的特定一首,但这也是在无数信息和思考的帮助下才完成的。在这些辅助缩小范围的条件当中,奈惠在提出要求当时所提供的信息极其有限,大部分是我凭借对奈惠的熟悉、对霞浦的掌握、对人情世故的推断所得的。可以说,正是因为我是这个社会的人,所以我才能拿出这么多辅助信息,完成奈惠这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话又得说回来,尽管我帮奈惠找到了她希望的那首歌,并且以此为理由勒令她来制作晚饭,但她着实在厨艺一道上实力平平,难有令人满意的发挥,她对此有着深刻的自知之明,不断央求我放弃这个于她于我都没有利处的命令。最后,我只好答应帮她松开围裙,和她一起到附近的小餐馆去解决晚餐。

不得不说,小型餐饮店的存在让许多独自生活的人有了自己下厨和点外卖之外的又一种选择。在错过了自己准备晚饭的时间后,像这样两个人一起走出家门,找一家临近的小饭店,也正好能赶上正常的晚饭时间,这也不失为一种别样的享受。说老实话,我自己也不是什么勤快人,能偷的懒我基本上不会放过。以至于这一带的小型饭店我基本上也都去过,或许比奈惠也不遑多让。

晚餐不宜多吃,所以我们最后的选择是找了一家拉面摊子。所谓“摊子”,就是夜晚出现在街上的移动式店面。整个经营设施安置在一部推车上,整个结构从下往上依次摆着加热用的燃气,预备的水源与废弃物收集箱,灶台与镬子,放各类调料的平台,再上面便是招牌。整个空间设置成“L”形的曲尺状,店主站在这个角型空间,长边的另一侧再架设供客人坐下进食的大桌面和若干板凳。

这种经营便是典型的“夜摊”了。傍晚是他们刚出摊的时候,若是他们这一轮带出来的食材尚未告罄,他们甚至可以等到第二天破晓。我和奈惠也知道不少这样的流动摊位,他们因为自身的流动性,自也是追逐着人流的高峰而去。我家是一片独立住宅区,这样的环境并不适合流动摊位。但走过少许便是一条主干道,主干道与小道的交汇、转角路口,便是流动摊位的好设点所在。我和奈惠从设在高处的招牌上选出一家口味略浓,适合我们喜好的摊位坐了下来,各自点了一份拉面。在等待店主配汤头、煮热面条的时候,我们环顾起周围的环境来:

这里如前所说是一个十字路口,两条垂直交汇的道路一条繁盛而宽阔,一条狭窄而僻静。在这头的路口,包括对面的路口,都有若干这样的流动摊位,主营的除了拉面,也有天妇罗等其他速食快餐。

这些流动摊位的背后则是沿着繁华的街道而逐一建立的店面,小爿经营,五花八门。我此前在猜测奈惠所喜欢的歌曲时提到的“红与蓝”卡拉OK厅也就与其他店面一道,平躺在这条街的一侧,离我们所在的拉面摊不过几十米远。这些店面中也有不少是餐馆,这时候也有不少人鱼贯而入。我抬起头,正好看到这般准备进入饭店的一批人,他们引发的巨大机车声音吸引了我的注意。

他们清一色地骑着摩托车或电动车,一时间竟是四五辆二轮机车一起停在了我们所在的摊位附近。这些车上有的二人同行,有的只是一人,大约有七八个人,都是男性。这一拨人服色相似、年龄相若,应当是同行的一批人。他们纷纷下车,手上或是提着一个小精品袋,或是握着包装精美的礼盒,这些与他们的形象格格不入的小物件理当是要马上转手送人了。他们鱼贯而入,钻进其中一家饭店,这家饭店我也熟悉:它不专营某种小吃,而是购买许多菜品,任客人点单后做来,也就是唐土所说的“小排档”。小排档一楼是大堂,设有七八套桌椅共同挤在大厅之内,天气热的时候甚至可以把大堂的桌椅搬出来,露天夜餐。而小排档的二楼则是包厢,开着很低的冷气,就是供这些正在兴头上的大群人点酒点菜、猜枚行令,慢慢地炒热气氛。这家店沿街的门窗都是大面积的透光玻璃,就算我们在店外稍远处,也能借助店堂里通明的灯光看清店中的动静——比如那一行人进店后的动作是上楼,而非在大堂坐定。

等过一阵,我们面前的拉面摊主已经将汤头烧得浓香四溢,这一拨人前后也没再见有谁出入同一家排档。于是我低声向奈惠道:这附近是不是有一家做蛋糕的店铺?

“是啊,从我们正对着的这家最近的店铺算起,往西边走个四五家,就是个做蛋糕的店铺了。不过也不大就是了。”

“那刚才进屋的人马上就要到这里定一个蛋糕了。”我心里想道。“他们是彼此认识的一批青年同龄人,手里都拿着和自己不相称,要送出去的礼物,现在聚在小排档的二楼包厢里聚餐,还很有可能等一下要去飙歌。这应该是一个挺有意义的聚会,从赠礼这一点上看应该是庆生或者赠别,但现在没听说有什么让这些青年人分别的契机,所以他们有可能是为其中一名成员庆祝生日的一伙人,蛋糕已经事先拿到了包厢里,或者等一会直接在附近的蛋糕店定做。从他们纷纷搭乘机车远道而来这一点来看,应该是刻意前来吧。远道而来还带着蛋糕,很容易就在中途碰得变了形状坏了品相,我更倾向于后者。”

我想了想,有了这么个结论之后便也没再管这个和自己无关的事情。等到后面又是一辆二人乘坐的电动车停下,驾驶者将显然是主角模样的乘客迎进去之后,拉面摊位的老板也将装着面的碗筷送到了我面前,我便将注意力放回了饮食,和奈惠一道吃起了拉面。

然而不多时,一阵清脆的玻璃碎声还是强行拉走了我们的注意。不仅是我,就连摊位老板和奈惠也或侧身,或抬头去查看这个动机:只见那一群青年人走进的那家小排档的玻璃店门被砸得几乎粉碎。紧接着,我们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在这一声清脆的玻璃碎裂声吸引了我们注意之后,我们马上看到路面上有一个人从行走变成了飞奔。加上路面上没有看到玻璃碎片,看来就是他站在店外,扔出石头一类的东西砸碎了玻璃店门,然后逃之夭夭。店里人当然看到了这一点,但碍于门口被这一砸弄得都是碎玻璃,没法第一时间拉开店门追出来。虽然他们反应也很迅速,一个脚力好的男店员稍等碎玻璃落定,便大步流星地趟开刀山追了下去,而其他店员则迅速投入安抚其他食客的工作当中。好在大多数大堂食客也注意到了其后的变故,都判断出这不过是店外的蟊人存心生事或者心血来潮,和自己无关,便在相互惊诧议论一阵之后,又埋头继续自己的饕餮。店方也很快将碎玻璃清扫干净,这投入潭水的巨石激起了一阵波纹后,似乎也要逐渐平静下来。除了缺了玻璃的店门有些不伦不类之外,一切的节奏仿佛又回到了常轨。

又过得一会,店门被人拉开,碎玻璃划动空气并掉落的脆响再次让我从进食中抬起头。有一个人从店里走出,果如我所料,拐进了奈惠所说的蛋糕制作作坊。又是一会儿,他手中便提着显然是生日蛋糕的大盒子走了出来。看来他们先前就下了订单,刚才接到了作坊里制作完成的通知,便有一个人下来取走。

这当口,另一侧又传来大音量的争执声音。我转过头,便看到了这样一幕:身材颀长、人高马大的一位男性正将另一人双手反剪,强迫着往店铺的方向走。被控制的一人拼力挣扎,却因为身形和体能上远弱于对手故收效甚微。从依稀的印象看,这两人似乎便是刚才起意砸碎店门玻璃的肇事者和店里追出来的店员。不得不说这店员着实体能出众、大步流星,在这小个子抢跑了不少之后还能抢上去抓回来。

他们大声争执,肇事者的意图是引起不知情路人的混乱制造逃脱机会;而店员则希望店里出来更多的人手接应。终究还是店员这边有目的的召唤效果更好,店里面立刻又出来一人,帮着把肇事者控制起来。这样一来控制更加紧密,两个店员得以每人握执一手,另一手或是按住肩头,或是按在腰间向前推动。肇事者无可奈何,双脚不得不向前挪动。

在玻璃破碎,街风倒灌的店门口,取了蛋糕的人和两名店员押解下的肇事者碰在了一起。然而,这个取蛋糕的人却大呼小叫起来:

“你怎么在这里?”

我眼前这碗面大概吃了一半,而奈惠已然风卷残云,并且眼神直勾勾地盯起了我这一份。我顺水推舟地把这半碗让给了她,转而将钱放在了柜台上,起身去看个究竟。

不多时,店里又陆续钻出来许多人,正是之前我所注意到的那一拨青年人。我在旁聆听他们的谈话,发现这竟尔是一桩显得颇为离奇的事情:因为店员所抓住的这个人,正是这一拨人的主人公——那个被庆生的主角。

这一拨人来到店里之后,就在包厢里和今天过生日的这个人一起聚会庆祝。但不知为何,这个主角先是托言他事先离场了一会,然后就出现在店前打碎了玻璃门。包厢里在主角离场的时候,收到了蛋糕作坊的完工通知,于是一个人下楼去取蛋糕。在取蛋糕并返回之后,店员也押着肇事者回来,正好和取蛋糕的同伴打了个照面。

这样一来,情势登时逆转,这个肇事者立即换了一套说辞,坚称自己和这些人一起来到店里庆生。而这些人也纷纷作证,都在为被抓的人造势,两个店员反而成了劣势一方。我注意到,这个肇事者的衣服甚是干净,在现在着衣单薄的季节,背后也没有汗湿的痕迹。店方见到这样的变局,显然会立即反应过来这是刁客设局,然后就会报警并出示监控证据。而我却发现这个人并未因长途奔跑而出汗。望着两个店员汗流浃背的模样,听着他们边喘边分辨的声音,我想到的是——

这果然是一出诈局。

若是这个人与那些青年人是一伙,这些青年人纷纷乘坐二轮机车前来,这个人真要肇事后逃跑的话,何不发动一辆机车?所以这个局是这样的:这些人本来在举行正常的庆生聚会,但庆生主角(至少是这主角)似乎另有计划。这人先借故暂时离场,安然到店外一个僻静处埋伏好;另一个从未进店的人是这个另外计划的执行人,其人是真正打破玻璃的实施者并且跑过了大部分距离。跑到接应点后,换上这个生日主角(这两人可以约好穿上同样的服色)并故意被店员抓住。店员押着主角回来,却被店里其他的人发现,然后就有了现在的情况。就算是店方报警并出示监控,这些人也自有他们的说辞。

我冷眼旁观着这一出闹剧,心下模拟着两方在警视到来后可能拿出的说辞。经过盘算,我估量着,到底是店方能拿出的证据更多,他们的胜算也更大一些。于是,我将目光投向了店员一方。但就是这一看,令我有了些惊异的发现:

两名店员依然押着那个伪装的肇事者,他们三人和六七人的青年同龄人相向而立。而我注意到店员和被押解者的面孔后却发现,这个被押解者的面容,竟和近来我关注的,由老警视绘制的模拟画像的模样异常相像,宛然便是同一个人。这个人会不会就是那对夫妻朝思暮想所要找的走失女儿呢?

我的手立刻向裙口袋摸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