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着光的屏幕前面,我正在看着视频发着呆。突然,身旁陷入一片漆黑。我揉了揉眼睛,让它慢慢适应眼前的黑暗。打开门,楼下传来了邻居的抱怨声,一束手电筒的光芒忽明忽暗。

“施工队把电缆拉过去了,负荷太大保险烧了!”楼下传来管理处主任的声音。大家抱怨了几句,各自关上门回去了。我也关上门,走了回去。家里漆黑一片,手机的呼吸灯是仅有的亮光。我换了套衣服,打算出去走走。

揣好钥匙,拿好手机,提上鞋子,顺手打开了走道的灯。开关单调的响了一下,灯没有亮。‘等回来大概电力就恢复了吧。’我这么想着。

楼下依然是灯火通明,管理处主任正在门口焦急的等着电力公司。

“小新,出去转转啊。”

“这不停电了,家里也做不了什么。”

“等你回来大概就行了。”

说罢,他的手机响了。我道了再见,往目的地出发。楼下的小贩叫卖着烧烤,大街上人来人往,我穿过人流,向公交站走去。寒冷的秋风钻进衣服的空隙,我感觉有点冷,加快了脚步。

在公交站,是一群焦急等待回家班车的上班族,他们脸上被手机印上了惨白的光芒。面前,一辆辆车快速驶过,白光不断地在眼前划过。我感到有些眼花缭乱,向来车的方向望去,要等的公交还没有来。我跺了跺脚,身上聚集的热量早就被风吹走了大半,寒风开始肆虐,我把衣服的拉链拉到了头。抬头望去,黑漆漆的夜空不见一个星星,也没有一丝云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很少抬头看天空了,无论白天黑夜。我们大多都沉浸在手机电脑里,或许只有活动脊椎的时候才会看看天,不过一般也是陌生的天花板和刺眼的吊灯。正如王开岭在《每个故乡都在消逝》中说:“人类正在消费星空。”

灯光是每个城市必要的点缀,当电灯被发明出来,我们正在离蜡烛远去,同时也远去了星空。光污染正在蚕食我们仅剩的星空,登上公交车,两个屏幕也正发着光,播放着广告。不管怎么说,一块移动屏幕造成的光污染也比蜡烛多的多。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光给人们带来了方便,让人们不再受限于蜡烛和火柴,但是它也让星空消失。我们也看不见真正意义上的“黑”。

行走在海滨公园的步行道上,一旁是昏黄的路灯,一旁是黑色的大海,海浪拍打着水泥基座,发出沉闷的响声。一块空地上,摆放着几个亚克力板做成的国际象棋棋子,底下有灯光照射,散发着令人安心的蓝光。

在现代,灯光点缀也是一门艺术,在古代,我想光的用处可能也只是照明,探路。时代的发展,也赋予了灯光更多的意义,除了照明,它给原本单调的夜增添了姿色,使原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被改变,使我们的生活时间延长。我曾经到过乡下,看到过满是星星的夜空,我也多次在新闻上了解到流星雨,但我从未真正的看见过一场流星雨,设备是一个问题,但是更大的问题是在城市里看不到星星。无论何时,我们抬起头,都是漆黑的天空,和一两颗暗淡的星星。

我沿着扶手底下的地灯,走上一个观景台。风更猛烈的吹来,面前是一个沉寂的港湾,许多渔船停泊在里面,再远处,是几个高档小区,最高处大多都有彩灯装点。海风刮得我脸生疼,我转过身,看向后面。海边的栈道上没有几个人,光孤零零的打在地上。我走下高台,踩着灯光向前走去。

在现在,拯救星空或许已经不可能,时代的进步必然会抛去一些东西,只有在荒无人烟之地,大概才能看见真正的黑夜,和星光璀璨的天空。灯光赋予了文明亮度,使人类不再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同样,现代文明,也无法缺少灯光。

我回头望去,漆黑的夜空上挂着一轮孤独的月亮。

夜光是什么?是月光照耀的潮汐反射的点点银光,是月光照射在夜明珠上那模模糊糊,若隐若现身的懵懂少女的春光。

在我的心中,夜光是内心深处仅存的最后一只萤火虫,它是黑暗且迷茫的虚空中最后一处贮存的光明。

“比一生更长是这一夜,比一夜更短的是这一生”面对饥寒交迫的夜晚无力的祈求着月光的施舍但是却得不到任何一丝丝的回应,内心厌恶这个社会的冷漠与无情,踏上了犯罪的道路,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认清其中的差距而奋发图强。这不能说他们心中没有光明,而是夜光的力量太微小,小到肉眼无法观察的程度。

我们常把贫穷挂在嘴边,穷的快要吃土成为了这个社会自嘲的形式。贫穷是什么?它就像一座没有大门的监狱,你走不出去只能原地打转,这里没有人关注你的尊严和底线有的人甚至把色情行业当作了自已生活最后一道保证。

贫困和性别歧视如同一张无缝可钻的蜘蛛网,交织在这个社会的头上。

贫穷只是一种结果,但是伴随贫穷的是信息的匮乏和性别的打压,谁能在这种困境中站出来?难道通过一代代的生育来解决吗?不可能,贫穷是会代代相传的“遗传病”政治家的儿子做政治家,商人的儿子做商人,这是世袭制留下的永不更变的传统。

但是上述的生活在中国却并不明显,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体验科技的甜头,尝遍世间的美食,住在能够挡风遮雨的屋檐下但是为什么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比起以前的人却失去了心中最难磨灭的夜光。

失败就必然要争取成功的信念在不思进取的人身上褪去了色彩,网络的使用只增加了人们抱怨的窗口,而不是奋发的途径。

有些人可耻一些职业的低劣,恨那些抬不起头的生活,难道在黑暗蛰伏的人比起那些在寻求光明的人就胜过几分吗?

我们心中的萤火虫不会因为我们选择什么职业而消失,相反它会因为我们作出了一个选择而变得闪耀。

伸出五指不见一指的黑暗中的最后一丝夜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