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真是没用的家伙。”
“哈?你说什么?”这句话的声音太小了,导致伦太郎都没有听清楚。
“就是说,记忆并不是记录后就不再改变的。每次回忆的时候,原本的记忆会消失,而回忆的过程会重新写入记忆。
另外,记忆还与心理学有关,心理是会影响到记忆的。
人们常常会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经历过的人或事,并很难区分实际发生的事与经过自己推理而觉得理所当然的事,特别是当发生某件事情,许多目击者被同时询问时,总是有一个人占据主导地位,他的记忆会影响甚至推翻另一个性格较弱者的记忆,由于目击者记忆内容的差异会让性格较弱者产生自我怀疑,从而破坏其信心,进而怀疑自己的记忆能力,有时记忆扭曲的现象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红莉栖已经尽可能的将话讲的直白一点,要是她自己来评价的话,估计会说“这种程度的话,任何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能清楚的理解到吧。”
“……”伦太郎听得一知半解,虽然不是完全明白,但大致已经知道了红莉栖想表达的意思了,不过这需要时间来思考于分析。
见伦太郎还没有完全明白,无可奈何的红莉栖继续说道,“我们的大脑会根据自己的记忆去自动填补那些时断时续的视觉记忆中的空白。
人们通过知觉从外界获得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储存下来。记忆将人们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个整体,使心理发展、知识积累和个性形成得以实现。记忆系统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外部信息通过感觉通道首先进入短时记忆,并短暂保持,经过多次重复的信息就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存储着主体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形成识别模式、运用语言、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知识基础。
无论是短时记忆还是长时记忆,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自己很清楚地记得一件发生过的事情,从头到尾,每一个细节,自己都记得,但是当我们与别人谈论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却奇怪地发现别人和自己记得的完全不一样,甚至还有可能大大地否认了自己的记忆。这就是记忆偏差。”
“也就是说,你说的这个可能性,是指我们已经成功将短信发送回去了,但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产生了一种强制性的记忆修正,导致我们的这部分记忆被修正了,所以我们的过去才没有关于时间短信的记忆吗?”
“你终于明白了呢,没错,简单来说就是这样。”讲完的红莉栖着实松了口气,要让一个脑科白痴明白这种半专业性的知识确实有些劳累呢。
“等等,虽然这个确实是有可能性的,但是修正的标准是什么?而且强制性修正?难不成世界是有意识的吗?”伦太郎抓住了这个推理中的疑点,对红莉栖如此提问道。
“知道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创作的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吗?”
“纯粹理性批判?”伦太郎并没有阅读过这篇哲学著作,甚至都不曾听说过。
“是的,根据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人类是通过名为「范畴」的认知框架来感知世界的。而根据生理学的理论,人类则是通过大脑机能来构筑世界影像的。说得极端一点,我们只是把大脑创造出的幻影称为现实而已。”红莉栖对伦太郎解释道,“所以暂且提出一个假设,如果将世界上每个生物的意识中所拥有的对于「世界」这个概念的理解的话,将这些零散的共同要素看成一个整体,由此组成了一种世界意识。”
伦太郎一边听着红莉栖所做的推测,一般思考着其可能性,“不,世界意识什么的应该不可能诞生。”
“只是个比方而已啦,并不是说真的有世界意识,只是说可能有一种无意识的世界规则概念,会排斥这种不属于当前世界的信息。就像我们给过去的自己发送信息,这份信息对于那个世界来说,没有任何存在的依据,而且这份信息对于当时我们来说没有任何结论可以明确的得出,这份信息本身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在意思,所以可能由于世界的排斥性,让我们轻视这份信息,从心理上觉得这根本不是什么重要的信息,就算我们一再回忆起这段信息,也会由记忆的偏差最后导致这份消息的存在彻底从我们的记忆中抹去。”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由于信息本身所携带的信息量太小,导致我们无法明确的辨别出这份信息与当前世界的差异性?”在一番思索过后,伦太郎也只得出了这一个结论。
“对,没错,所以,你打算怎么办?”红莉栖问道。
“……容我想一想……”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是信息量太小所以导致无法观测到信息的本身,那么到底怎么样程度的信息量才会被过去世界的人所观测到?
而如果信息量太大,那么这将必然对过去的人造成影响,从而引发时间悖论。
如果对过去造成影响,现在的他们会怎么样?
如果毫无影响,那么不就说明那份信息没有对过去造成影响吗?
短暂的思考让伦太郎明白,仅仅只是发送邮件是不够的,如果要避免悖论的产生,那么……就需要一个在过去能知晓未来并按照未来的走向走的观测者,不对过去产生影响,任何信息都不能透露,但却能清楚的辨别出两个世界的差异性。
“……”伦太郎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种事他根本就办不到,没有任何头绪,至少现在的他没有任何办法。
“就知道你没有办法呢。”红莉栖像是早已猜测到伦太郎的心思一般,对伦太郎说道,“你现在想的是,现在连邮件实验都还不成熟,怎么可能将记忆发送回过去对吧?”
“不理所当然的吗,太久了……光到现在这个地步我都花了十多年……要等技术成熟到能进行人体实验……”
“还记得我曾经发表的一篇论文吗?”
“这是在炫耀什么吗?”
“……不是,论文的标题是「颞叶中存储的记忆相关的神经脉冲信号解析」”
“都说了用日语就可以了啊!!!”伦太郎听完这一长串的标题顿时有些抓狂,其内容完全没有明白。
“也就是关于人类记忆的论文。”
“这样不就能让人理解了吗红莉栖!”
“那完全是你自己的问题!”红莉栖对伦太郎的不争气十分痛恨道,“唉……脑内的记忆,简单的说被存储成了脉冲信号,那是一种电子数据。”
“数据……”伦太郎像是察觉到了什么似的,“难道说……”
“没错,要把人类物理上传送现在确实基本上不可能,但是只是发送记忆数据的话,有可能办到。”
让伦太郎苦恼至此的就是如何将记忆发送到过去,以他的认知来说,现在确实是完全没有任何办法能做到,但这仅仅只是他的认知的世界中而无法做到而已。
而在红莉栖所认知的世界中,就有可能!
“把记忆压缩,用邮件实验一样的原理送回过去,也就是说,只把现在自己脑中的东西移植到过去自己的脑中,也就是说,能回到自己的过去。”
“怎么做到这一步?”伦太郎反问道。
“如何将记忆读取并数据化,这一点相信你也知道Amadeue是怎么来的。然后是压缩的问题 ,目前我们能发送最多12×3+α个字节,而我们的大脑记忆容量……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呢,有说2.5PB的,有说7.6亿TB,总之很大,而我们的记忆在其中也只占了一小部分,当时研究Amadeue时,读取我的脉冲信号所产生的记忆数据为118.26TB,现在这么多年大概会增加一倍的数据量吧。我们所制造的微波炉(暂定)当然发送不了TB单位的容量,所以要先对数据进行压缩,将这庞大的数据压缩成12×3+α字节,虽然我们制作的微波炉(暂定),话说这个名字改改一改了吧!说着好绕口!虽然我们制作的微波炉(暂定)只是个模拟大型强子对撞机所制作出来的小型机,但好歹也勉强能制造出克尔黑洞,所以可以利用黑洞的力量将记忆进行压缩,然后再注入电子使其奇点裸露,将记忆送回过去。”
“怎么样才能让人接收到这信号?”伦太郎问道。
“数据和邮件一样发往过去的手机,所以接收问题应该不大,然后利用电话的扩散电波,向过去的自己大脑复制现在的记忆,于是拥有未来记忆的自己就诞生了。但根据我这边所收集到的信息来判断,最多只能发往过去48小时,发往更早的话,可能会由于脑内的差异变大而导致复制失败。”
“……是嘛,我明白了。”伦太郎对红莉栖回答道。
(因为后面在原本的大纲的计划中,保持记忆不被修正就需要讲到额叶与颞叶,也就是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这个在动漫的第二季中也有提到,感兴趣的官人可以自行百度一下。所以这里并不是水字数,而是让不百度的官人有个这个概念。这里的信息来自于https://wenku.baidu.com/view/4e70fedad15abe23482f4df7.html
另外因为找工作的原因真的没时间写了,所以可能就这里放弃了,就算不放弃也是N天一更,虽然不知道有不有官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