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17:00。

天气晴朗,窗外有风,不大。原来以为,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是以下雨天居多。现在看来,只是因为那天下雨了,我会站在家里窗口,站在学校的走廊上,站在店门口,看着眼前灰蒙蒙的天而已。

总是记着的雨天,和总会忘记的晴天。

但是今天,作为一个晴天,也许将永远刻在我的记忆里。

但是现在还什么都没有发生......

对的,我就是感觉。我一边想着一边抖脚。嗯,换了一个地方抖,陈歆爷爷家的一楼客厅里。

一楼的客厅可以说是大的超乎我的预料了。不过转念想一想二楼有一个主卧两个客卧一个书房还有两个卫生间......

就不难理解只有客厅(包括餐厅,卫生间对于这栋房子来说实在不占地方)的一楼有多宽敞了。

但是没有人气啊。我是真的觉得奇怪,从陈良陈辰两兄弟的所作所为来看,陈歆的爷爷,作为族长,似乎只是一个有名头而没有实际微信的人。

而这栋房子,造价虽然不菲,不过对于村里来说,恐怕也不是难事。权当是作为陈歆爷爷这个被架空的“皇帝”的“幽禁皇宫”了。

唉,说道陈良陈辰这两个人,我心里就来气。况且他们俩现在正坐在沙发的另一边。

其实我刚才在卫生间里,和手机愉快的共度了一个小时的时光,并且把愉快的心情带到房间里,又躺在床上几乎把第三板界面的app刷了个遍。然后,下楼准备吃晚饭的。

然后,就看到这哥俩拘束的坐在沙发靠墙角的位置,在看电视。

好吧,看电视最多算个由头。估计是中午吃了瘪,这会儿不长记性又赶来看热闹了。

才五点......不吃完晚饭再来吗?

“那个,陈......良?你们吃晚饭了吗?”我抖腿都抖累了,实在是憋不住,边上坐着两个活人,都闭着嘴,我是受不了。

但是受不了话痨才问的问题,一般都是比较蠢的问题。

问一个关系微妙的人吃了没,无异于两个意思:“你是吃饱了饭没事做”或者“饭都不吃就来看戏,你是有多着急?”

嘛,虽然我心里充斥的就是这几个意思,不过也不该说出来。

陈良有些无奈的瞟了我一眼,继续看电视。

完全正解。这种问题我自己都受不了,不回答是正确的。

我继续开始抖腿,看看表,17:05,好么。

......

“诺,选一个吧。”我刚刚进入要发呆的状态,突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是陈歆。

他手拿一个塑料袋,丢在沙发上。

我拨开塑料袋一看,四桶方便面......

可是四桶都是酸菜牛肉面,选一个,是要我选哪一个?离保质期最近的那一个吗?还是那桶外包装不是很齐整的?

我战战兢兢的拿了其中的一桶,眼神向陈歆示意开水哪儿有。

陈歆指了指厨房:“里面有开水壶。不过你也是真好意思选啊……”

对的,我拿了那桶加量30%的。

正埋着头在矮茶几上嗦面的功夫,商无穷和孙晋也下来了。刚才两人还在不知道聊什么,现在似乎又达成了什么我想象不到的一致。

对此我只能报以白眼。

就是不抬头只抬眼乌珠。

陈歆很随便的从塑料袋里拎出两桶方便面,一人一桶,然后指着厨房说:“开水。”

刚有一种受到陈歆关心的感觉,立马就被理智打压了下去。不对,他是当我小孩儿呢。

捞起最后一大叉子面,其他剩下的碎面条,就是要一气呵成连着汤一口喝尽。这是我吃方便面的习惯,我称之为“一气食面法”。并且甚以为然。

完满的吃完了方便面,最不完满的事情发生了。身边的三个人,当然除了那两兄弟,全都在此起彼伏的“弗弗”嗦面。只有我,对面的只有一个空碗......

在这里,我反倒不觉得难受了,三人吃面三人空坐着,很公平。

......

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外面的铁门发出了“吱呀呀~哐”的声音,又有客人来了。

也真是的,这个村子里,除了山上的樱守寺,就没有人家关门的吗?

然后从玄关里就冒出来一个光头......

师傅也来了。

我对着师傅笑了笑,刚想站起来迎接却突然想起来这里不是我的地界。于是就看了看陈歆。

陈歆面还没吃完,索性直接端着方便面走了过去。

跟在光头身后的,是另外一个平头。

“老五!”陈歆一边激动着,一边又嗦了两口:“赶紧来做饭!”

合着我们就是因为这个才不得不吃方便面的?合着等我们吃饱了才找人做饭?合着......好吧。

陈歆看到了我们的眼神,挠挠头,很不好意思的说:“爷爷八十岁了,不方便吃方便面吧……”

“我们就方便吃了咯,没有必要区别对待嘛……你不会炒菜,我上也行啊……”俗话说不会做菜的推理作者不是好侦探,作为一个厨师,我感觉受到了某人的轻视。

“没菜......”

“那你爷爷吃什么?”

“咚!”师傅不知道是从哪里掏出来一捧花菜,丢在餐桌上,然后是一把菠菜,一把芹菜......

“刚摘的。”

“那个,华哥,你说要做菜的噢……”陈歆还在那儿添油加醋。

我刚想站起来,刚才那位没来得及看个真切的平头哥,就抱着一堆菜进了厨房。

他叫老五,想来应该就是那位张武了。这人好勤快啊……但是恐怕不讨好。

......

之后陆陆续续又来了三个人。陈歆一一向我们介绍。

刚才的“老五”就是下午提到过的北张村的张武,剩下的三个人,分别是镇上的林运峰老师,赵均晟和清李村的李伯洋。

这六个当年的学生和一位社团指导老师,就是当年县一中围棋社的全部组成。

陈歆爷爷也下楼了,和大家一一打了招呼,就坐到餐桌上吃晚饭。陈歆,师傅和平头哥也一并坐下一起吃饭。

这样一来,我大概是看明白了。陈歆是真的有够看重自己和平头哥的关系的。我原以为平头哥这样的人,虽然勤劳肯干,但未必讨喜。现在看看,陈歆算是给出回答了。

三下五除二塞完晚饭的平头哥,“次啦”用屁股推开椅子,一言不发的站起身,把自己的碗筷端进厨房,然后就招呼挤在沙发上看电视的赵均晟和李伯洋,三个人“蹭蹭蹭”的跑上楼,不一会儿就抱着棋具下来,三块棋盘摆在了茶几正中央。平头哥又搬了三张单人沙发,放在茶几对面。

这样的效率可以说是极高的了。

这下棋氛围也可以说,可以想象是很好的。三对下棋的,面对面平坐,看棋的人,也完全不需要拘束,拥在U形的沙发上,包裹式的围着茶几看棋,不亦乐乎。

我对于下棋的欲望,毫无疑问的又被激发起来了。

ps:(果然一直纠结之后trick的自洽会搞的整体行文都不利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