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当在键盘上码下“全书完”的时候,一种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鼻子一酸,有些不舍,有些释然。

总体来看,《琥珀色的童话》真的不能说算一本好作品,坚持每天更新的缘故,受情绪因素波动太大,常常因为心情不好就胡乱了事,实在是自掘坟墓的愚蠢行为。而且一开始的文笔和最后的文笔完全不同,虽然有写作有进步是好事,但这种不协调的反差让人难以适应其变幻多端的节奏,通常会觉得不舒服。我就像是舞厅里的DJ,把故事按照某种让人亢奋的节奏给播出来,即使是平常的故事,在高手手中也会吸引人的吧。

作家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是以写字为生。但是写字谁不会啊?凡是初中毕业的人就能写的一手流利的文章。要把工具转变为艺术,就必须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相对这点来说,虚构一个故事是很简单的,而让我从这个枯燥痛苦的马拉松一路坚持下来的也正是虚构出来的故事。不过流水账人人会报,一个作家与普通人的真正区别,我想总结为三点。

那就是“见识广”、“思想深”、“词儿多”。

虽然是很简洁的概括,但是要做到之中的任何一条都是不容易的。而且,这三个缺一不可,就像一个完美的金三角一般,平衡而美丽。

“见识广”这方面,都说小说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若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或者说是广阔的见识,根本就无从下笔。比如写到“去酒吧ONS”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写,对于一个刚刚21岁的男青年来说,没有胆识也没有资本去那里,没有经历自然写不出丰满。如果硬要写,只能从别人的描述那里取来一点,作为己用,但毕竟是人家的玩意儿,如果取来的是日本作家的,恐怕就和中国完全不同,一部好好的小说或许就会在这里卡壳。自以为,要积攒见识,除了慢慢等待年龄积长上去以外,只能从各种影视作品和小说中取材了,陈年酿好酒,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思想深”这方面,恐怕是小说最重要的部分。整部小说其实都是为一个中心思想而服务,换言之,即使小说写得再漂亮,结果发现自己花了许多心血在一个根本不知道论述的肤浅思想之上,或者说,连自己都找不到自己的思想在哪里。就像是阳光没有用凸透镜聚焦到一点一样,阳光再猛烈,也难以烧起什么来。自以为,这方面的问题很好解决,只需要每天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就成了,不过说难也真难,若对于没有这些资质的人来说,想再多也是白搭,他们只要知道今晚吃了什么,明天几点上课就足够了。真正有了想要表达的东西,才会产生最强的创作冲动。

“词儿多”这方面,是作家与常人最一目了然的区别。假设见识广和思想深都需要深入文章才能细细体会的话,“词儿多”这一条只需要看个开头就能估摸个大概。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同样是“看”,中国就有“看、瞥、瞅、望、瞄、瞪、观、眺、瞻、扫、凝视、鸟瞰”等等(这段太装逼了),在什么样的场合用什么样的词语最恰当,除了丰富的积累之外,还需要某些天才的灵感。凡是大文豪无不如此。这个方面来说,“词儿多”是很容易提高的,只需要阅读他人作品的时候留意一下,做个摘抄并纳为己用就可以了,但是要有自己的文笔,还是需要自己创作才行啊。

越是这么认真想,越是觉得“大文豪”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琥珀色的童话:柯利斯与茉莉》作为一个“年轻时的错误”,可以容忍之中的一切不足,我想谁都不会生来就写得一手好文章的吧。有了目标,再加之努力。或许成功也就是早晚的事情。

柯利斯与茉莉,在那个虚幻的世界里,好歹还是幸福了,这点来说,可喜可贺。

那么,再次为小说的完结庆贺(香槟!)。祝柯利斯与茉莉幸福,孩子健康成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