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过 :“红尘玉令松妒,自有香风满目……”

来世无言中,愿作清倌人。

只听得他说:“这金玉楼以后再无叫红尘的女子,有的,只是念奴罢了……”

不知为何,在朱敦儒耳边回响着如此几句,很真实,如景实临……但眼前之景也不容他多想了,每个人都是有个人的睡觉习惯的,如心本身就是一个小女孩,没什么警惕之心地伏在沙发上,似乎是有劳无获,眉头还是皱的。

难得有个人陪在自己身边,朱敦儒抬手抚去了如心的山眉,随势轻轻划过那吹弹可破的脸颊。时间可以停止的话,那就什么也得不到了。

红尘,谁又能读懂呢?

将如心抱回卧室,盖上凉毯之后,朱敦儒留下一首词便走了。

手掌大的粉色贴纸上,钢笔字浅息: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几分疏狂,不知醒时红颜,能对言几章。

“……三郎啊……怎么就这般痴了……连娘也不识了吗?”患得患失的妇人才有过惊吓,这一大早又发现孩子不见了,更加憔悴,才见得被仆从找了回来,便眼泪不住地哭哭涕涕,可怜天下父母心。

“……”有口说不出,此时朱家的三郎朱敦儒隐约也有泪感……亲人,但忘记了。现在能做的,只有扶着老妇人,久久无言。

时代的体制很完善,不成美谈之事在内部消化就好,只有两个局内人,一个明白,一个不知,也许彼此心中都有再相见的意愿吧。

一天中只有两餐,时间一早一晚。用罢了晚餐,失忆的朱敦儒才恢复了点精神,这里是他曾经熟悉的地方,家嘛?是很大的家,但少了些人。

红色的人,朱门……失忆的朱敦儒看着暗红色的房门发着呆,静养,但精神静不下来。琴音,想听琴音,自己可以唱和,像是:

“姮娥怕闹,银蟾传令,且与遮鸾翳凤。直须人睡俗尘清,放云汉、冰轮徐动。

山翁散发,披衣松下,琴奏瑶池三弄。曲终鹤警露华寒,笑浊世、饶伊做梦。 ”

曲终和罢,余音只剩个伊人听得。

费了点时间回到家中,车是身无分文的人坐不起的,公交也不够便利,免费的自行也有个终点,便是走了回去,朱敦儒也没有过多的劳怨。

嫁与萧郎,凤凰台上,长生风月。

写有这一句的词,安伏在纸上,但纸却无力抵抗变力,落在了不应该放置的地上,是这个时候,红尘……

没有什么叫红尘的具体事物,朱敦儒想不起来,但……另一个自己一定留下了什么,那白衣女子的谱曲,似乎,在哪里听过。

念奴娇!

是的,念奴娇!

见梅惊笑,问经年何处,收香藏白。似语如愁,却问我、何苦红尘久客。观里栽桃,仙家种杏,到处成疏隔。千林无伴,淡然独傲霜雪。

且与管领春回,孤标争肯接、雄蜂雌蝶。岂是无情,知受了、多少凄凉风月。寄驿人遥,和羹心在,忍使芳尘歇。东风寂寞,可怜谁为攀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