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今年的12月,可能因为我休学在家的原因,过得还挺……怎么形容好呢?松快又不无聊,充实有事做,但也不算紧张忙碌。本来如果我以正常状态大三,这个月就有考研考试了吧?老妈是肯定会叫我报名的,不过那是去年的事情……嘛,现实生活里的“如果”、“假设”,次数多了都没意义,更别说重大、关键事物了,远眺、前瞻的“如果”还有点价值。一般情况,镜水到了12月,想做的一些事肯定有圣诞节吃喝玩乐,元旦文艺汇演,自己不像大一能登台表演,起码在台下看、吆喝鼓掌也好啊,我从小到大,一贯没有看电视上各个地方台的元旦晚会的习惯,大概因为我从小到初三的大段时间都是跟着爷爷奶奶混的(睡一间卧室),他们只看央视的春晚,央视元旦跨年晚会都不看,就更别说地方台了……我这习惯应该是从老人家那儿开始养成的。

不过,爷爷奶奶啊……我又容易想多了:爷爷年纪比奶奶大,像我现在休学,偏瘫居家康复,除了一些特殊节日,我们凑一起聚餐,聊天说话,热闹热闹,我是不好周日同着老爸,坐车到半边街去看爷爷奶奶的,哪怕我愿意那天多一道上下四楼,想到爷爷奶奶因我出入他们社区,街坊邻居有了涉及我们家庭的谈资,传到爷爷奶奶耳朵里,心里难受。日常偶尔都是奶奶,春秋天天气没那么极端,那会走路下午来看看小崽,陪着聊聊,老人腿脚肯定是一天不如一天的,爷爷走得慢、走不快,过些年奶奶也不会日常过来了……想想有点心酸和无力感啊。

爷爷的话,说起年岁,我记得爷爷生日也在12月,不过具体日期不记得……我前面有说过,对特殊日子记得还挺深的,但爷爷奶奶的生日倒是真不知道。自己生发的愧疚感倒也没有,因为不是说了没记住:我都还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在家问爷爷这件事,然后他是表情显得不耐烦,摆摆手,语气严肃地说:“不知道!别问,生日有什么好记的?我又不是小孩子,现在还买生日蛋糕家庭庆祝?”

爷爷对我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温柔慈祥的,哪怕是假装发火生气都是极少,所以当时我就小小吓了一跳,愣住不敢主动找他说话了。等我再长大一些,避开爷爷,奶奶向我解释了原因:爷爷的双亲过世得早,从小是他的爷爷奶奶,他的哥哥(我是叫大爷爷),还有一些亲友的帮助,度过了那段艰难时日,但……上世纪华夏本身也是国难,平头百姓基本都是自家都顾不上,哪能有什么互帮互助的紧密联系?

晓得这个之后,我也就闭口不谈这方面了——我对爷爷在这点上一直保留有同情、尊重的心态,哪怕有个两三次,我抱有一点好玩的心态,去翻动几下房间衣柜里的小抽屉,里面是放着一些日用品,指甲刀啊、水银温度计啊、针线包啊……爷爷的身份证也放在抽屉里。我就是因为它得知了爷爷生日的月份是12月,只是难得一见爷爷对自己生日有挺明显的反感、抵触情绪,我也就暗自记住:有意不去记我最亲爱的家人的生日日期……

聊着聊着有点扯远了哈,今年12月的上半个月,除了之前提到、写在空间里的那条人生感悟(骚气言语),在双12——我又对购物狂欢节不感兴趣,加上我和初恋女友的分手时日也在这天,这就是我连带着对老妈当天掏宝买一大堆大大小小的物件不感冒,甚至反感的主要原因——的后一天,说来这有点内疚感,我是在十二月十三号上午,习惯性地点开度娘首页,发现今天是金陵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虽然我意识到这件事是在市里警笛鸣起之前,但我自己明白:内心是没这个自主的意识感的。所以这次在空间上写的一段,真没有半点吸引眼球骗赞的意思,有的只是在这个时间点的一个“插眼”,一份对自己的,像现在,外面警钟响起的同样的警示,以后留作提醒。

“若魂魄难以安歇,也许就是亡灵在无休地警诫着后辈们:血色已淡,勿忘良知!”

绕来绕去,有了别人的大事、知道国家的头等大事、与好友之间的娱乐休闲,不管每日时间分配的比例多少,我这个人的矛盾,有时是对自己有益处的——别以自己的弱势为理由,身体偏瘫了,精神上也跟着像葛优瘫那种状态,一蹶不振。哪怕慢,哪怕摸索、重新学习的时间长,也得找到一种能持续进展下去的事件,让我有把心放回的基位。一开始,我想到能写小说的时候,内心是没考虑太多的——知道网上写小说,签约后有收益,但从动笔之前,像保底工资具体要求有什么?我进的轻小说网站热门题材有什么?自己这性格,这状态,是能一上来就向编辑、作者群里的一众人员明说自己的情况,求他们到访支持一下,还是死保着面子,一点外部的助力都不要,就幻想着一书成名作,名利双收?

我一开始接触菠萝包轻小说,也不是一上来就想着写点自己的作品,就只是单纯想看点二次元风的小说,霓虹国这方面起步较早,挺发达,数量、质量不错,但毕竟是国与国之间,有时网络互通是挺麻烦的。而前段时间想着在菠萝包上写东西,一来自己也懒得另创一个作者号,但可能官方把我的号定性成读者号,发表章节的时候就不会给太多关注度,再者在写的《镜水》的背景又是现实实景居多,与二次元世界相背,受众当然又进一步减少咯。

一书成名……那是现实先给镜水狠狠扇了一耳光——没有后台,又没有受众粉丝,自己还没有正当、有效的手段,那做什么春秋大梦?我也在这段时间里,想着:哪怕立志第一本书就得写长篇,可以我写作的进度、习惯、现在身体的条件……动不动几年完本一部,还没啥收入入账,那多少也太闹心了吧?!我琢磨着把初三开头换成高考那年,那对我对舒服一点……既然如此,那《镜水》就得来过一趟了,严格意义上讲,我的半自传半小说也不算弃坑,心里也没啥缓不过来的内疚感、自责,但关键问题还是没法处理:主题与轻小说相背;留驻读者少;日更字数除掉日常康复训练、吃喝娱乐,要保证基本的作品质量,而不是半抄半水,那以我这种身体状态,一更三四千都挺难,就更别说一些大神,熬夜码字,还是用电脑,双手在键盘上灵活不间歇……

也不知是老天瞥见了芸芸众生中不起眼的我?我其实有一段时间没有留意sf作者大群,甚至没有以读者、游客的状态去翻翻菠萝包app上的一些官方通告……说实话,我知道凡是小说网站,总有大大小小的征文活动吧?但在菠萝包,我印象最深,规模也挺大,持续时间也长的,是夏季征文。

官方搞第一次夏季征文的年份(2013年),是要比我最初知道sf轻小说、第一次去看一些作品的时候要早的,而既然有季度征文比赛,有夏季就应该有冬季咯?话是这么说,但……起初官方的征文活动,说白了就是用钱换流量嘛,总不能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下去,那公司破产想想也挺简单的……

菠萝包冬季征文比赛,直到今年17年之前都没有官方消息(当然这是后话了),你说我这种目前的小腊鸡,写写书连个签约作品都没法一口气达标,意思是自己都没有责编上头带着,那就更别谈我在大群里认识大神作者,人家也看得上我,私聊一下还同情我的遭遇,就透露一下内部消息?我是想到了另辟蹊径的一个方案:自己当然不会放弃《镜水》这本书,但我把它作为自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闷头就这么写完,而且一点收入福利的鼓励、刺激都没有,那也太差劲了……

我的码字速度比起一般网文写手都慢,更别说那些创作能力高,人缘、人脉还广的大神级别人物了……但我也突然想到一个法子,而且越想越觉得可行——花半年左右的时间,写一本顺应这个小说网站,顺应这家轻小说公司作品大流的产品,这不好么?不能借此实验一下,章启轩在这方面有多少能力,能否为自己今后的生活铺设一条可行的通路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