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在习惯伤痛中渴望慰藉,却又不敢以坚定的脚步靠近。就像是在冬夜冷雨后的第一抹暖阳:渴望触碰,但瑟缩不前。温暖的冰冷,都知道是矛盾的,温柔得让人畏惧……”

这是我在近期家里气氛微妙,心情难受,需要排解、舒缓的时候,除了玩玩手游、追追番剧,虽然最近不比去年那么积极了——还有每天一条写说说。有人会疑惑:镜水你写说说,写小说,不都是编排些文字吗?不过是量有大有小罢了。那既然你现在这条说说都发出来了,说明你有能力、有余裕补充《镜水》嘛……说穿了不就是懒?!

其实不至于,有时候我——像是形形色色但大多数的人那样——都有中二、执拗,孤寂中希望获得某方面的成就感。小是说说表达感慨,获得同伴的肯定,大则是有机会、有冲动,想尝试自己以往不曾做过的事情,写作做持久战,能一鸣惊人,或者自己的毅力和自传靠的事实,后续感动读者们,我第一本小说就能收获成功,获得一定的支持(读者量、收入)……但实际上,就是这条说说里讲的那样,我过完生日,不久就进入冬天,初冬谈不上像大雪纷飞——严寒那样的冷酷,但自己也不是每过一年,自己就彻底翻篇撕页,没有旧印象。细想的话,其实不都能找到对应的方位吗?

“习惯伤痛”,说的是我从脑血管瘤破裂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经历的大大小小、或长或短、身体或心理的难受遭遇:偏瘫后遗症啊;与黄思语分手啊;外公治疗肺癌,最终结果未知啊;爸妈深夜多了争吵次数……“慰藉”,近的指像外婆、爷爷奶奶,远的像我的那些挚友、恩师们,或是真实言语交流,或是线上打字沟通,希望能在我脆弱的时候给到鼓励、支持。而不敢“坚定的脚步靠近”,说的是自己容易想得多——担心我的问题,不仅说出来之后,以我和倾诉对象的能力没法彻底解决,反倒这像传染病那样,让倾诉对象也跟着烦恼,何苦呢?

犹豫,自然就有矛盾,前面提到的:说说,小说,不都是自己写的文章吗?篇幅长短不一罢了。如果真的这么理解的话,那显得是太粗略、太冷淡了。空间里的说说、票圈里的言语……不光是我,一帮人都喜欢卖弄点“风情”,引得别人夸赞,像陈秀眉、来葶这类人,不喜欢我这种做派,背地里黑我,我也不会太介意、觉得膈应;但真正当你决定创作,写书的时候,你会发现那种感觉是截然不同的。无论书的篇幅大致长或短,无论本体是臆想的轻小说还是现实居多的自传,甚至落笔成文后修改的程度……这里的“犹豫”是比起随便编成一段的放开多少,和“懒”的性质我自觉是不一样的。

而说到矛盾,内心的纠结,近期当然绕不开老爸老妈关于家庭内部问题的争吵,自然而然地想到将来《镜水》的剧情会写到这里,哪怕距离还很远,心里肯定会有畏惧;先头我写好发到空间上的那段骚话,其实包含了镜水希望大伙能点点赞,相当于默认了“还是有文艺水平的”,收获些信心,继续把《镜水》写下去,但最近现实总是残酷的……只有李萤和程婉青给了这个面子,对比观看人数的话,还是免不了失落的;加上杂七杂八的忧虑——轻小说网站与现实自传小说的相冲,长篇作品一大段时间连保底稿费都有可能拿不到,写作信心严重不足,一些剧情牵涉到深层次的东西,改动也要时间……终于,在12月初的时候,我把《镜水》彻底停住了。

我这“停住”的意思是:那一天开始,我的《吾号镜水先生》有一字不动的——连囤稿也没写的情况出现了,但这不表示我停住,不往上面发文,就是断更,甚至不继续写作了。我的“矛盾”在这里,其实算是优良作风:我有偏执,一些方面自尊心强,想想自己在别人看来,三分钟热度,上来就想着著书立传,然后还随随便便弃之不理,这在镜水心里是一份羞耻感。我本身也喜欢语文,虽然刨根问底来看,是中学六年我挺幸运,遇见的两三位语文老师我都很喜欢,连带着自己也就喜欢上这门学科。我决定写小说,写那本半自传,初衷也有回忆中学时期的师生情谊,那说断就断,不能把肖老师、杨老师……她们的好形象留在书中,虽然起初我也没有大肆宣扬写自传,给师生朋友们很多人物形象,但自己还是会觉得遗憾,羞耻感又会加重几分。

“还是要等吧……等家里风浪稍微过去,确认返校的问题,稳定周边的事情,才能探前面的路。”但底线要守好——既然选择了写书这条路,那就得坚持写完,甭管一路上书友的多少、鼓励或贬损,自己能力有限,别说日万、每天几更了,甚至每天一更有时都做不到:出门就餐、同学到访、家里内部矛盾影响心情……更别说我本身虽然玩性不算太重,但也不是能轻松戒掉的东西,再者,我之前也聊到过,现在掌机游戏可能对我都没那么重要,手游更能帮我暂缓负面的一些情绪,也是多一种与老友玩闹、增进感情的方式,真不是消极、沉迷,一坠不起的意思哈……

而我这种人,又容易想多——牵涉到情感、犹豫、遗憾,就容易想起黄思语。我和她能维持好友之上的关系,她去年主动提出分手,知道她新交了一位学长男友,尴尬期其实挺短的。到了12月,和黄思语分手也有一年……我对于一些关键时日的整数大关总是记得挺深,有些是好事,有些对自己就算痛苦了。镜水不敢在双十二当天在空间上发一段矫情做作的话,但念头一起又难以简单扼制,所以只有提前(不按正常时日)“出牌”,希望她不会看到说说之后,联想到那块地方吧。

“简而言之:从无到有;从有到有;从有到无。所谓的‘nexus’也就这回事。但该死的是我居然还不能释怀,尽管你已然有了新的旅程……”

依然是点赞人数与浏览人数比例贼低,接近1:25吧,数字……挺微妙的哈。只有平兄、肿哥、伍dj,还有龚振墀四人给我留下了到访过的证据,但没有相关比较骚气的留(liu)言就是了。而且我还都能找到他们纯粹赞赏我模糊发言之外的可能理由:平兄无论在学校班里(与我是前后桌),还是我偏瘫之后,她都是对我涉及语文相关比较无条件支持、鼓励的;而肿哥、伍行建、龚振墀,我们是初中同班,高中也同校,两两之间的感情……其实挺复杂的,难到我没法细说,会影响他们对我的感情态度,但请你们别往歪处想就啥事没有。(官方吐槽:你不说我们还真不会产生什么奇怪想法……)

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来看,我的偏瘫不仅是往大了想——没有彻底治愈的手段;往日常生活、寻常小事上去想,尤其还是与血管瘤还没破裂时的我,心里暗做比较,就会产生失落感,更别说想到:哪怕自己能回江大,读完本科,意义也不算大,更别说以前自己暗下决心的靶——或是人,或是物——上天都“帮”我拉远了距离。我似乎又摸到了自己感性的一面——说的是我住院,知道自己身体状况糟糕,心态麻木、感伤悲戚,但就是不绝望,想到每天去写说说,排解压力。我虽然现在频次少了挺多,不知情、还不过问的话,大概就以为我是少而求精,这我感谢他们以这种态度相信我吧,而我在这种状态下,以自嘲、苦笑的心理,写下又一段人生感悟……这回倒是更多人关注我的说法,我有提振、上升的动力,可当自己反复去品更好一些的文字,又是略显消极、悲观的,镜水就没法接连上扬……

“用来劝导别人的话永远无法真正说服自己,说白了:就是人们总是想着要平淡知足,却是对他人的现状贪妒成性。我怎样才能做到,在当今社会像古人那样的心性,无欲无争?”

“劝导别人”,要么是家庭里(我的话是大家庭中)我的弟弟妹妹,要么是自己愿意说、写出去的文字——像是现在一样,总要有高品质的态度,才好取得更多人的认可。“平淡”,不争,我是无论正常状态还是半身不遂,都在努力做着。但有一说一,我又不信佛,人总有七情六欲,现在的我是在更多方面不如更多人——以前擅长的落后了,近期又是在尝试中受挫。“贪”倒不至于,但“妒”是绝对有的,不得不承认……

古人,文人骚客的心性,无欲无求?那过半都是打击过后条件无法再次追上,消沉时给自己留的心理安慰,能找到合适自己奋起的道路,名利双收,谁不希望呢?后世人的褒贬,就算是归总后都能算名人,伟人,甚至圣人,只要不是在世时满足大于遗憾,“泉下有知”那是虚话。所以难得一位我初高中都同一平行班的,高中之后少了挺多私交的男生,平时在我评论区冒泡都少,这回还挺配合地来句“难,难,难!”我能臆想到他故作深沉,闭眼摇摇头说这话的景象,镜水还有、哭笑不得的感觉。不过我也没在说说下面吐槽他,只是带点自嘲地回一句,不知他会不会真的懂吧。

“想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