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也有半开玩笑地说过:主要是我母方家里,过年走亲访友需要的天数挺多,实际上如果不是有亲戚家中经济条件不算好,大伙之前也就默认了两家人可以只吃不请,喝酒的长辈们也是有一回用这个说法笑着圆场:“初一到初四连吃四天好的,连喝四天酒,后面就是再热情,中年人都有点喝不动了,何况是老人家?那干脆就各自回家歇歇吧。”u1s1还有点炫耀的意味哈,不过我也挺认同的,我自己性格有点懒,不愿市区到处跑是原因之一,而偏吐槽性质的理由是:像是清明节、中秋节这种小长假,就是三天,对我们来说正好就是在家休息的量……那对于老爸来讲,能一觉睡到天光,然后赖床到11点左右,洗漱完,精神状态调整一下就是午饭开动时间,那该有多爽?所以反过来,要是老爸年假只有一天真正懒觉能睡,剩下的六天上午一开始(上午)都是为家人当司机,那这假期……从某种意义上还没小长假uu来得自在、过得舒服呢?

所以我们初五到初七三天,对于我们来说,才算是休息iuuj假期,放松自在,每天如果不i天气不好,我都是同爸妈一起到外公外婆家恰饭的。意思是会出现先前社区熟人,说话u客套,实际有些伤人的感觉,只是她们可能不会意识到吧,我和老妈在她的熟人走远后,也不会互相确认刚才的情绪波动——只是把这当成是暗自给自己憋气鼓劲,像是借力打力的方式。而年假结束,初八老爸上班,顺带着送我和老妈到医院,正式开始第二回的康复训练……

首先从结束日期来看,比住院时的康复训练、康复治疗时间要短,再者因为这轮不像去年那么系统,所以我们其实继续在二附院的康复中心训练,主要还是看中的是专业的那台能调阻尼的康复自行车,以及刘医生的康复治疗方法,我……说实话,学得还不够好,得把一些,目前以我现在的动作灵活度、动作力量强度、居家的器械条件……可以自主操作的康复动作学扎实了。

不过……嘛,少了打针吊水,没有固定床位供休息……应该说自己这是空出了挺大一块、而且还并不是很连贯的时间,无聊的话,此时所处的环境毕竟是在医院,不是家中,所以两边的压力可以说是没任何可比性的——家中的惰性是很明显的。医院里,毕竟康复中心收治的病人,要想决定出院:或是足够幸运,康复治疗后能恢复到跟正常人没啥大区别,或是医生像是先前找到我、我家人,进办公室里谈话,劝我们回家自行安排康复训练。其实多数人的住院时间,少说也要一年左右,只不过有的是经济条件被拖到绷不住了,有的是费用和治疗效果不匹配、价值不高而已。

说回来,在医院,有医护人员,有患者朋友,还有我自己的家里人,我这时,或者可以说第一回康复住院的后期,像是我小时候不太自觉,但又希望获得别人的夸奖,所以在写作业、背课文……种种学生主业相关的事情上,不算一如既往地努力,而是有松懈的时段,心里想着:反正我自己成绩比周边的同龄人,算得上前列了,那玩乐、放松也没什么不对的吧?插一句,我对老妈的逆反心理,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萌芽的。类比到医院里的康复治疗,其他中老年患者、病人家属们,也都赞扬我,说我训练认真努力,我起初内心当然还是高兴的,但到了后面,我就意识到外人对我的初始定性,给我留下的不便和尴尬……

我在医生手下康复训练的时间就那么长,刘医生又不是我的私人医生,我想什么时候、想让她给我按摩哪儿都行……加上前面我也说了,像是宋医生的中医针灸、左医生的口语方面的训练都削减了,我总不能在休息的时候,要么玩手机、听歌,要么在走廊椅子上假寐吧?一来不习惯,二来其他人也多少会心里有看轻,觉得章启轩原来也跟自己本质没有太大区别,如果他们互相交流,不注意周边,无意让老妈听见对我挺讽刺的说词,那是挺不好的。所以我得保持一如既往的状态,可……态度上我就是努力不懈怠,除了必要的、医生们教会我该怎么做的训练动作,我自身离开康复训练室,想到能做的小练习,就只有站斜板,起码这还能连带着看看番剧,但这一趟二十分钟半小时的,哪怕我能一天两三趟,也是远水不解近渴啊——握手操、练走路、撑手改善腕关节避免过度僵化……比起类似社会人的工作时长来看的话,绝对是三下五除二就能解决的,那让旁人看来是“有价值”地度过剩余时间的话,对我而言就像是折磨。

也许就是我这段时间里,这种心绪难以正确、高效地平复下去的缘故吧,我看待自己康复训练的长期生活,从趋势上讲应该没法按照正向指数那样,越往后还动力越足、效果越好,能维持线性都不算容易,在见不到太好的成效,内心失落时,能坚持,不走下坡路,在我看来就是够用了。晚上回家,吃饱饭,洗漱完半躺床上,精神松弛许多,回消息、看番剧、进峡谷……床上做的康复运动也当是完成任务的态度,压根不会想到怎么网上照短视频学居家康复动作,有医生没教过我的那更好,而复学的信念我都没彻底坚定下来,那更别谈、考虑未来我能做些什么有用、能挣钱的事情,起码让我的生活不会那么千篇一律,枯燥还没啥实际价值……

说我说穿了不还是有惰性起来的成分?如果严格意义上讲的话,我是不好回斥的,而且如果同样没有从根本上,也就是从精神、思想上找到行之有效的通路,只是被动地靠音乐、游戏来缓解压力,维系一部分人的联络,使得我起码从表面上不算是孤独的边缘人。换位思考一下——换到我这边的话,难受的地方主要是:虽然这第二次医院康复训练,比第一次时间要短,而且不需要住院,但如果没什么自我调剂的“良方”,反倒有些意料之外的、在我看来不爽的琐事,还会影响我不止当天,极有可能三五天的心情……

说影响我峡谷上分的同学,我虽然晚上没特殊情况的话,都会玩玩农药,但还不至于沉迷太深吧?这里的“心情”指的我在医院里维持的情绪状态,如果我正撞到老妈枪口上,她见我在医院医生手外、康复训练室外,自我训练有所懈怠,为了面子,当着别人的面训斥我,让我很容易就有我学生时代,她不怎么考虑我的感受、不太事先问清情况就批评教训我,那我心态就一时半会缓不过来,雪上加霜的味道了。

或者老爸老妈在我隔壁房间里吵,虽然毕竟时间是深夜,我给他们定的官方睡觉时间是22点半到23点——晚上10点半左右关灯躺下,我自己入睡花的时长比别人更多一些,那一般晚11点左右才进入深度睡眠。老爸老妈要吵嘴,一是也房间隔音不算好,再者大声了吵醒我,给我也有不好的影响,虽然我也听不太清他们具体吵什么,属于半听半懂的意思……而我知道他们会吵嘴的原因,是我会熬会儿夜,看看番剧啊,看看小说啥的,所以他们吵架我是知道的,担心他们多方面因素,最终有离婚的可能——那对于我来说绝对算是噩梦级别的雪上加霜了。我和老爸是亲近、喜欢,而且在日常交流当中挺能感觉到亲子之间的那种默契的爽感,而老妈,虽然生不起很多的好感,但毕竟可能是母子同源,加上我本身性格就不是那种暴脾气,所以对老妈也同样生不起恨意。要是在我有了脑血管瘤破裂,偏瘫这场大祸,随之而来的是镜水成为单亲少年,那我绝对是遭不住的,还镜水?哼,对我绝壁是感觉天要塌下来,跟自己偏瘫时都不会有那么绝望的感受……

So,带着负面情绪去医院康复训练,虽然不说度日如年的程度,但难受是真的。我是闷着,心里期待着时间能给我带来一些未知的喜悦,不说能一下扭转情绪吧,起码能冲淡一些负能量,让我能好受一点。以前一直觉得自己带些阴暗属性,容易耍帅的同时,也容易引发我写东西的感觉,现在是真的意识到开始自食苦果了……我是把时间往后推,预想一下未来能有什么既定的好事,可没想到,不久之后就是……虽然不算什么太糟心的事,但毕竟与那件事隔的时间也不久,要让我完全不在意,也是不现实的吧——新一年的情人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