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一不小心,没太留神管控自己的感伤情绪,而且似乎还带出一点剧透性质的东西哈?!我的锅我的锅,你们别放在心上就好了……主要是以我这个性格,你们就是揪住这波漏洞不放,紧逼着要我说出未知情报让你们爽一下,甚至用取关来威胁我,镜水都不会松口的,所以放在心上也是给你们寄几找不痛快,还不如听我的。(官方吐槽:你这说得是让他们怎样都不爽好吧……)

中午是跟爷爷奶奶一起吃饭,晚上则是在外公外婆家,地方虽小,挤一挤还更有温馨感——从我脑出血之后,我是对这种亲情、友情相关的一些事物更敏感、更在意了。像是中午这一顿……我不能说自己就完全没有躲懒的意思,就是步行一瘸一拐地,明明正常人的步速五分钟左右能到的地方,我却要花一倍的时间,身体上的麻烦倒是其次,途中还有可能遇上社区里的陌生人。默然看着倒还好了,让我觉得最淦的还是开口询问的多事人。既然要出门吃饭,我现在的想法真就是到远一些的饭店,额外多费点钱,来回两趟出租车呗……不过以老妈的惯用思路,她的第一反应八成就是“我想偷懒”吧。

不过……这是我在成为一个残障人士之后,第一次到外面吃饭,也算是积累经验吧。话说今年的春节是在1月下旬,给人的直觉,是要比往年来得略早一点。今年也是我第一年以这种身体状况走亲访友,我跟你们聊过吧,我们主要是老妈这边年年需要访的亲戚也多,面上就四家,但其实还有另两家家庭条件不怎样,新年在家热闹啊、出门几十号人吃饭啊……哪怕在家做,以家庭条件你们也能推测出来,坐下聊天都挺挤、挺不自在。

我之前也想过:好在不是连着六天都是走亲访友吃喝玩乐……我还算是愿意带着一帮弟弟妹妹玩闹的人,先不谈现在我的身体状态问题,大人们正常年假也只是放七天啊,想想好端端过个年,七天假期还占了六天(现在都是占了大半),理论上学生放寒假倒还好,那……有工作的大人们到了后期,不会觉得累吗?几乎每天大鱼大肉,抽烟喝酒,先不说家庭条件不咋滴的那类人,有愿意吃喝、有报复性补偿自己的意思在,年假的简单、基础目的是什么?不就在家人团聚,有闲暇时间处理工作之外的事情,或是个人、集体娱乐一下?要是七天挤得只剩一天有空,我估计就是我那几个喜欢喝酒装疯的亲戚长辈,都会失去兴趣,在家睡懒觉就觉得最香了……

虽然目前爸妈好像还没跟外公外婆他们商定,然后再直接告诉我今年的行程安排,其实我大致也能猜到流程:初一上午加中午乡下去大爷爷大奶奶那儿拜年,我是不方便同去的,自己行动不便是一方面,让我不快、家人听了难受的,还得是乡下院落喜欢新年时候走走动动,口头拜年,聊几句话,顺便带两根烟走的所谓邻舍。不难想到:连城里同社区、关系不熟的居民朋友都敢随口问我的病情,乡下人问大爷爷他们的概率不是更高的吗?

再者,虽然母上大人是支持、推动我借着我们去外公外婆家吃饭的机会,下楼走动锻炼,我一方面有惰性的排斥感在,一方面听到老妈的敦促、训斥,有烦躁、厌恶感,但冷静、理性的镜水心里明白:这种活动量就是康复医生说的“适度运动”标准,我得接受。可年节我们一大家子人的活动范围、活动频率、活动总时长……至少是不适合我现在的身体素质,高效率(指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地连续走动、像往年那样带着孩童们玩闹了。

“如果他们不嫌麻烦,多花点油钱的话,可以让我午餐在家解决,下午有人接我到大公公大婆婆家里,晚上再一起回家。”按照我们家的拜年次序,初二就是他们来我们这边,招待好这一天之后,后续我就一概不参与了。初二那天,家人在出门吃饭的时候,顺带着到丁公路的那家24小时便利店,买四盒自热饭,供我初三初四:就早上恰面包牛奶,一天两餐正餐的自热饭,也是简单有效。而从早到晚穿插的居家运动,除了蹬车、晚上半躺着过我的整段个人娱乐时光之前,需要力气比老妈大的老爸掰动我右脚踝关节……一些不能,或者不方便独自完成的运动操作,其他的部分还是能够解决好的。

“嘛,以后的事情,有合适的时机自然会说出口的。”现在时间也差不多,我们作为邀请一方,早些到场也是基本礼数……爷爷奶奶属于偏传统的老一辈人,不愿过多地麻烦自家儿女,我们在出门之前,像是类似的家庭聚餐,老爸都会打个电话给半边街那边,问问要不要接,两人的回应一般都是不用,老两口慢慢走过来,抄地下通道的近路的话,也不算远,但奶奶拒绝得就比较正经,爷爷偶尔还跟晚辈整点皮的。记得有次,逗得老爸哈哈大笑,我和老妈犯迷糊啥情况,等他俩通话结束,老妈问老爸:“爸说了什么戳中你笑点了?”

“来是会来的……”老爸抿笑着说道,“他说不用开车接,两个老人当散步一样晃着过来,还跟我开玩笑,说接他们吃饭,聚餐结束时,我又喝酒不能开车,回半边街走回去,比起前面待遇差得多,别吃顿饭回家,心情还不好了,那不是纯亏了吗?还不如降低要求,心态放平一点。”引得老妈也哈哈一乐,是对我开口:“哎呦,你爷爷有时是挺逗的哈。”我只是微笑着点点头,没有回应什么。

其实在我住院前,心里想的也是他们同意,我也坐车往返一趟,多一点在车里的时间,跟老人们聊聊天,感觉也是开心的,毕竟小时候跟爷爷奶奶是生活在一起,是亲近的。就是生病之后,这次老爸打电话,得到的还是同样的回答,我也愿意跟老爸一起去接爷爷奶奶,只是我不下车,不让半边街的那些人看到我自己的状态就行。爷爷奶奶可能没有想到这种情况,但我心态绝不应该是委屈、惰性,而是比较单纯的遗憾吧……

这趟外出有过马路、到饭馆的一系列流程——这两大之前需要积累经验的事情,如果能看得开,那对我还是值得、有意思的,不像为了锻炼刻意上下楼、出门让我找些健身器材……毕竟是公共场合,那比今天在外吃饭还更开放一些,饭馆要么是大概率路人,要么是服务生,有身份属性在,不会主动碰雷区的。

而且江湖菜,你们一听饭馆名字,其实就能在脑袋里大致浮现出装修的风格、味道:正门是有门楣的,而且脚下也是有门槛,刚才过马路是老爸牵着我,但其他平路,一来是我主动尝试,二来老妈也会稍微逼着我上进,我会独自一跛一跛地慢速走。到了饭馆大门口,左右各有一位服务生,注意到我行走不便,还几乎同时上前,提醒一句“小心。”有帮助我跨过门槛的意思,我还是挺感动的,也没有摇头拒绝的冷漠态度——稍稍弯腰低头表示感谢,但也没有直接牵手,毕竟是小姐姐嘛,所以只是搭上她的臂弯处,有个支撑位,使点劲跨过门槛,跟我上下楼梯扶墙扶手是一个道理。

“谢谢……”

饭馆里,无论点菜的位置、似乎是红木的楼梯,还是用餐的房间,都挺有古代侠客风云的味道的。我第一次到江湖菜这里吃饭,印象最深的就属进正门往左看:一排排大坛子,我倒是从第一次来这儿到现在,有过几次都记不清了——都没细看过坛子贴的标签是什么。虽然明白以江湖菜这种古代食肆、客栈的风格,大坛子都是用来装酒的,但……有这么多种的话,哪怕低度也算,给客人的感觉也挺丰盛、希望去尝试的。

老爸同着我去我们吃饭的房间了,老妈则是再去确认一番,叮嘱一下不要现在就上菜。到了爷爷奶奶进房间,互相打了招呼,老妈才叫服务员可以开始上菜了,毕竟以我们以往的到场时间,虽然吃饭地点离半边街较近,但到场的方式有不同,所以间隔得也不会太远。而爷爷奶奶也好,姑姑姑父也好,给我的节日祝福都是意义一致的。

“牛总,好样的哈,2017年,新的一年,希望你能不断进步,今后能锻炼得越来越好、越像正常人水平靠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