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是严重失算了一步。第三期的《元素》卡的时间点挺微妙的——是我们化工学院大四前辈毕业晚会的不久后,很难让我不去联想到祝福学长学姐们的说辞。然后没想到第四期也是跟毕业季相关,不如说程度反倒更深了些……所以我构思得也挺麻爪的。

不过比起上一期的主题“侣行”,这次的“荏苒”一听就比“侣行”更感性、更虚,可写可延伸的旁支,可聊的话题也更多,我之前好像也有说过:我写文章一贯也不是挤牙膏慢吞吞的那种风格,只要写顺了,而且有点时间限制,像是前三期《元素》我写的序诗,构思、初稿、改动、完成,每篇的最迟完稿时间也都不超过半天,刚才跟张副部说的“最快今晚交稿”,还是给自己留一些余地的……下午还是我跟磊子他们的开黑时间嘛,不方不方。

“荏苒”,时光荏苒,大学四年,在学习上的努力、同学之间的欢声笑语、期间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尝过酸甜苦辣……能拓展的话题的确会多一些。我也想换个行文思路——既然这年暑假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四学生本科毕业,大多数学生无法继续留在江南,那么作为晚辈的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到成年状态下的、更为明显的各奔东西,心有什么感触?我两眼一闭,细想一下,是挺顺当地起了诗名《白驹过隙》,有点代入感地边创作边修改……

“曲水流觞,再别江南”,既是说我们大一学生,暑假之后会再回来,也是说大四毕业的前辈,有机会总是会回来看看的——熟悉的人和事、大同中的小异……那时无论他们自身,还是那些“小异”引发的感慨,都是个人记忆中宝贵的财富。我也是希望自己有前辈“相似的不同”,那样也会有触动……

“长歌婉转,是堪比折柳的一曲长亭;菡萏初绽,是四年如故的一池江南。”折柳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说的都是那种意向;菡萏指明了季节,江南也是点出了地点。

“时光荏苒,不负青春。”中间一句,隐隐有缓冲上面同学分别感伤的意思,毕竟是学院的官媒上发的序诗嘛,整体不好写得很消极,所以第一段结尾也是奠定情感偏积极的基调:“花草树木,一枯一葳蕤。朋辈侪友,曲终人不散。”

诗稿发到官媒,等同于代表学院的声音,学校里其他十来个学院的师生、他们的网媒社团的部员也会观摩,探讨学习(副班之前就在我们开例会的时候,请其他学院的网媒社交流学习过),那观众就代表着学校。单论这点来说,我得捧捧我自己的大学嘛。

“江南好,便是止于至善的修学之风,笃学尚行的信念,镌刻在每个江南人的心间。”好大学那是品行匡正的地方,回过头去看总会觉得不舍的。而在内你接触到的各式各样的人、四季变换的风景……也是让你的情感留驻的原因。“曲水流觞的秀丽,细雨缠绵的柔情,习惯了相处,总归要习惯别离……”

“再话重逢之际,你们也会有‘风景旧曾谙’的慨叹。”其实情感的类别以往都有感受过,只是程度深浅不一,设想一下:本科毕业,回到老家,跟中学同学再聚,不就跟若干年后,与自己的大学同学再聚首性质相似吗?大家会谈些什么呢——“如今劝君进酒,为了莫愁前路的雄心;当回首四年韶华、倦鸟思巢时,再看这熟悉的光景,‘能不忆江南’?”

既然谈到“忆”,如果有代入感的话,就会联想到大家刚进校门的好奇、高兴:“年少怀梦,走进江南,初心不改。当你再别母校,也许没有了桥下的青荇,但小蠡湖上的荷花总在盛夏等待……”

“没有夕阳下金色的垂柳”,其实这句我是想写秋冬季节,小蠡湖的“神鼋还在湖前镇守着一片安宁”,但自己审一审,还是觉得不太清晰,但暂时想不到怎样替换一个更合适的,只好继续往下说:“没有近乡情怯,没有物是人非,她的怀抱永远是温暖而熟悉。”

“游子们,你们离开江南,为了奔向更好的锦绣前程。守望在身后的母亲不求功成名就,不求衣锦还乡……”最后一段,还是重新点到不舍、留恋,但放手高飞的祝愿,“光阴流转,不忘始终。今天,你们以江南为傲,明天,江南视你们为荣!”落款是像写信那样,破折号后来一句,“赠毕业的学长学姐。”我有时在这方面又挺细节的,明明看过我们学院官媒,知道阅读量拢共也不算很多,但还会想到“最后这意思不光指今年毕业的大四学生,还能指以往的前辈……”

是不是再看文章下面的总阅读量,能稍(xue)微感受到我有时那一丝丝心酸——考虑那么多干啥呢?反正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你在干嘛?”一句问话把我从自我意识中拽出来,扭头……其实都不需要扭头确认的,今天又不是周末,老爸已经上班,那么九成九叫我的就是老妈呗。

“挺稀奇的啊,假期在电脑前没看你在玩游戏……这是在工作?”

在家玩游戏?不是图人多,开黑语音聊天有乐趣的问题,我房间里就没有连宽带的线,无线的话打lol又卡,折磨自己也坑队友,何苦呢?所以啊,老妈,如果我现在说,我下午找老同学出去玩,有八成以上都是去网吧玩游戏了,你也甭怪我,叫老爸改善一下我这边的端游网速,我完全可以当个宅男嘛。你下午和小区的牌友有长期娱乐关系,我在家一个人,说啥也不用太避讳,这也好哇,我真不是沉迷网吧的网瘾少年……

当然,这些心里吐吐就行,嘴上可不能顺嘴秃噜出去哈。我点点头:“是,在做我们学院wx公众号的推文。”

“哦。”老妈继续问道,“那你工作做完了吗?我们这时间准备下去到婆婆家吃饭了……要不要等你一会?那也行的。”

“没事,走吧。”我把word保存一下,关电脑合屏幕,“初稿正好写完,交稿还没那么快,吃饭为第一要务……”

我的白天生活流程就差不多这样,睡会懒觉,醒来先跟小女友互相问候一下,报备一下今天大概的行程,腻歪一下,后半个上午如果学院给我们班干部、社团给我们部员有工作安排,如果挺急的,我会当天干完,领导们下任务应该也不会太即时……然后下午基本都能空出来供我们见面——开黑娱乐也好,吃饭唱k也好,大伙都挺乐呵的。

如果不是连场的话,晚上我也有时间干正事,今天计划就是这样的:吃午饭的时候跟外公提前知会一声,出门有活动,但会回家吃晚饭。大概1点左右,老妈下楼搓麻去,我就懒得一个小时不到上下楼几次,和磊子、镓坤说好一点半老地方见,我估摸着时间差不多,直接从外婆家出门,步行晃荡着,也就几分钟的事。

“我先进屋给你们占位置,这天我可不讲兄弟义气到那种程度,站外面等你们来了再一起进……”我刚才在出小区到马路对面的几分钟里,打个电话给磊子。

“我们也没叫你这么做啊……”听出他有点哭笑不得的意思,“另外,我也不是那种骑着电动车都戴着耳机听歌耍酷的人,你至于在我快到目的地的时候,一个电话打过来,我俩都停在路边,结果听你说一段没啥意义的发言吗?”

“我话还没说完呢……问问镓坤想喝什么?我给你们买冷饮。”

“好的,我说错话了,整体而言还是挺有意义的。”黛玉光速道歉,“我是阿萨姆,镓坤你想喝什么?镜水请我们(小声)……他是雪碧。”

“晓得了,我尽量坐到面朝门口方向的位置,你们进来的时候注意看我伸手就行了。”

“OK,挂了……”

我们约出来开黑一般都是这样:网费是各付各的,因为假期能约出来的时机还挺频繁的,所以我们就轮流请饮料,算是我们这项娱乐的默契了。

肖宇航对lol兴趣不高,一般在我们五人第一次假期聚会碰面的时候,来一波五黑匹配局虐虐菜,之后就不会叫他来玩lol了。欧阳的话,一般不跟我们到网吧,时间合适的话,他会在家和我们组排,不是他三好学生、家教严啥的原因。自己在家有网的条件,去网吧花那钱干嘛——他应该是这种想法吧?我和磊子、镓坤则是偏向不在家,约束少一些,然后跟好友见面,聊天玩耍,感觉心情更轻松惬意一点……

今天下午打lol的前半段,没有欧阳的上单加入,我们三人就在中野、下路双人组之间反复横跳,落单的一人就在单人线(上中野)做补充;后半段欧阳的上单加入进来,位置相对就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变动了,不过在峡谷里交流实时信息之外,友军中唯一一位与我们不相识的召唤师,也是我们在无战况时的谈资——他还不知道自己的情况是单排加四排吧?赢了我们揽功,输了可以把大锅都推给他,他在劣势的时候无能狂怒也没啥用,如果不仔细查阅一遍我们的对战记录,他无论输赢,都不知道自己刚才在与什么作战。不光是明面上的敌方,可能还有暗中在团战中卖你的四名队友,为赛后的分锅埋下伏笔……我们耳机里、网吧里传来的欢声笑语,有不少是由此引发的。因缺思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