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到了周二,而且先前已经明白:军训正常时间就是两个礼拜。我心里就隐约感觉到了,我们这次军训,连教官指挥我们走完阅兵式的动作,而我们又用唱歌来表达对他们的敬重、喜爱——这种机会都没有了。

周三,雨还是没停,冬阳还是我们608寝第一个醒来的,大概是听见窗外的雨声,所以没有立刻起床,躺着翻翻手机,以他的习惯,要么是看b站,要么看小说,要么看看qq。这次是他先翻到了大群里瞿老师发的通知,也不知是有点忘我,还是有意让我们听到的,用正常音量,语调有点“惊呼”的意思。

“我去……之前原定周一的军训阅兵,周二延期,周三决定取消了。”

我本来是有点迷糊的,听到冬阳的声音,听明白通知的情况……怎么说呢,感觉有点空落落的?

“教官他们呢?”我也从枕头下面摸出手机,边看时间,边问出这个实际上没啥价值的问题——答案即便瞿老师不说,都是挺明显的好吧?

“他们应该是一大早就集体坐大巴车回部队里了吧。”冬阳语气里带着点唏嘘,说出了我的遗憾,“都没能正式跟教官道个别,临走时再见他们一面……”

明明之前是觉得此时此刻表露出来的情感是有些fake的,但自己想象一下:陪伴我们半个月的教官们,临走时也是悄无声息——他们的作风一贯都是如此,给普通民众的第一形象总是坚毅、有血性,为人民守护一方安宁,但愿意亲近他们一段时间以后,你真的忍不住会用“可爱”一词来形容他们。

“那幅场景,想象中我们看到他们上车、车门关上、一辆辆车尾驶出校门……”多少会觉得寂寞吧,还有些对教官抱歉的意思——不仅是教官和“士兵学员”的关系,我们更愿意给他们添加上“大哥哥”之类的标签。

感情既然自愿建立起来了,他们走了,连句“谢谢”、“再见”都说不出来,无论是当面还是加个好友线上交流……心生愧疚、难过的情绪,这当然很正常。

“说句感性的话,既然无法正常话别,那只能靠大家记住这半月的点滴回忆,以后互相拼凑,或是独自品味当中的酸甜苦辣了……”

“啧,该死的,眼睛里进砖头了,镜水啊,之前都没发现你还有这种坏习惯、坏能力,居然能若无其事地戳泪点。”

总之,随着大一军训宣告结束,意味着我们在江大度过的第一个学年也步入尾声。即便是长假期间,回到故乡,我们现在也和大学的点滴融在一起,很难分开了:暑假肯定每天要找思语聊天啊;社团工作的主体不在线下,除了官媒的小更新,《元素》的第四期肯定要在暑假做出来的……暑假之前的这些天,我们还有旅游、聚会。

借刚才的说词,延伸着感慨一下时光易逝,你们那时候再夸我有这种能力也不迟啊,讨厌~(官方吐槽:你哪里听出他们是在夸你?)

今天就发生了两件与我刚才想到的有关的事情,一是新媒体群线上开会,安排《元素》第四期的每一栏大致内容以及负责的作者、小编,接洽就这么两两一组去完成,省去几位部长很多琐事。的确也该如此,毕竟两个月的时间也挺快的,等开学,再进一批萌新的时候,继续留任的我们就成了部长、副部,副班、孔学姐他们就变成老前辈了……而跨过大二、大三这道分水岭,似乎在我们调侃中,“老腊肉”的帽子就很难摘下来了……

不不不,这还不是重点,“新老交替”,虽然这只是线上,意思是不算严格、正式的宣布?但心思敏锐的人(比如我),就算副班不明说,我也能读懂他这话的里层含义。

“第四期的《元素》总负责人是茅沁谊,有什么问题或是制作过程中的建议,可以先发给她看,能你们部员独立解决的那当然最好,不行再由我们协助你们完活……”

“留给你们成长的机会也不多了,等到你们大二,面对一众学弟学妹,没有点新媒体平台对应方面的才学,你们好好想想那时的窘境吧。”

的确,作为前辈没有高于后辈的一技之长,总有尴尬的时候……但我在听谆谆教导之余,也听到了话外音:茅沁谊八成是下一任新媒体社的一把手了。

空降还是香的啊……说真的,我对这个,现在是真的没有酸的意思,这回只能说从猜测变成几乎是既定事实。找理由也很简单:新媒体社管的是我们学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即便我们这一年发文都没有打什么擦边球,只是靠更新勤奋,还搞了个《元素》电子刊,收获一波同行(外院新媒体部成员)的好评。

但分团委就是看重这个啊,日常的内容都可以放到次位,现在网络信息传播也发达,空降一个分团委老师信赖的学生担任部长,管好化院网上的喉舌,这不是美滋滋?

另一个理由其实就有点强蛮了,虽然这是我的猜想,无从得证:下学期闫冬是直接任用了赵然然,至少我们部员没看到任何考察的过程,直接**一位副部……虽然我们后面慢慢了解到赵学姐的脾性、能力,也就承认她是我们的上级,而非年级比我们高一级这么简单的。

但这并不是秘密,也许分团委的老师们见到这个情况,心里就会琢磨了:你们新媒体空降干部能这么随意是吧,就谁权力大谁定调呗?那我分团委老师开口派人,你们应该也是没意见的吧?

一开始我是有点不满的,但到现在,我是真的释然了。本以为两个社团而已,学业应该不至于落下,但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当了班长,大学的课余活动远比中学来得丰富,这还是我本质是个宅男的情况下,适度参加的结果,学习成绩只能说是良好吧,优秀都挺勉强。所以我才不敢在课余生活继续投入等量的精力了,尤其我现在还脱了单……

部长?谁爱当谁当吧,我在新媒体社也呆了快一年,对《元素》、对社团里的这些人都有感情,我也不是看自己干了一年,最后就非部长不当,不如说副部更适合我,无论从我的实际情况,还是心性目标来看,都是这样的。

在我的概念里,我和茅沁谊在新媒体社的对口程度,其实有共通的地方:都是偏爱采访、写稿,而对电脑操作的东西(ps啊、排版啊、幻灯片设计啊……),至少我是没看见她有在我们面前露这一手,而我上学期的时候还以当部长为目标,心想不说要样样精通,起码得学个大概,别到时候学弟学妹问起问题,我支支吾吾露怯,那就不像样了……

而副职就能清闲一些了,尤其还是创作方向上,接张容光的班,对于电子这方面的要求算是最低的了。我这也算是找了借口,只是副班他不一定明白我现在的想法、态度。

“镜水,在吗?”

这是群聊结束没一会儿,副班找我私聊了。

“有啥事吗,领导?”

我此时是以放松的心情打出这句话,不过过后一想,应该用语音比较合适——这换个角度去想,的确有生疏感的意思。副班就单刀直入了。

“下一任部长可能是茅沁谊,你……怎么看?”

“没啥别的想法,分团委的指示我们就照做呗,几个副部就辅佐她,不是很正常的吗?”

“你能这么想,心态放宽,那就最好不过了……”

我的自号也不是白说的,就算像是我之前,心态会有点不平衡,也不会找别人发牢骚。不解决问题,还可能惹祸上身,最起码,会让自己倾诉的对象,心里对我的评价降低——在我看来是不值当的。

我刚才算是把茅沁谊空降和分团委扯上关系,而副班也没对此多说什么,我就当默认了。然后我又表了态,对推送的相关技能兴致不大,只想把《元素》的一部分做好(相当于明说愿意接张副部的班),大二见一些学弟学妹,一起快乐,对我来说就够用了。说句某种意义上狂的话:闲云野鹤,叫我当正职,我还真不一定适应……

心里念叨罢了,现实来讲,我那是自扇耳光——我们应化1502又没有副班长,我这班长当得,还能叫闲云野鹤悠游自在?我这牛皮吹得可真漂亮……

第二件重要的事情当然是买票了,买好了明天上午从锡市开往魔都的动车票,晚上找宾馆住一宿,后天去苏市看园林,尝美食,然后再在苏市住一晚,大后天,也就是这周六的上午,返回锡市。正好啊,校历写的就是这周末一过,就算是正式放暑假了,如果各自学院没有另行通知的话。

而7月2号、3号——两天的周末——如果不延迟回家的话,我们三人回锡市时,正好能赶上大伙大一最后一波聚会。不过也是因为我身为班长,不太擅长选场所,轰趴的别墅我也不怎么熟悉联系方式,又加上周四周五我还不在锡市,在副班随口问一句,了解情况之后,表示自己或是张芷清会定吃饭和玩乐的地方的。

“还是要多接触一些事务,调整、丰富自己的能力范围,不要一成不变,或是等自己陷入窘境后再临时求变,那时就偏晚了……”这是副班和我私聊结束时发给我的建议,我“虚心”应和了,但明白自己“佛系”带来的负面影响——惰性,让我有时不知道何时下定决心,真正行动起来。

“我总是需要在开始的较短时间内,先尝到哪怕只有一点的甜头,之后才好激起更长久的动力。”不知道思语跟我聊的话题,能不能归到这个范畴中……

“我们这次……需要订什么房间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