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大一学年一开始,就给我们发的一张2015-2016学年校历,上面……我相信我数学即便再差,也不会看不懂“军训三周”和算上今天实际两周,就算明天阅兵结束军训,也不满14天训练的奇怪结果——这点明显的差异吧?(官方吐槽:那都不是你数学不好,是你脑子有问题……)

我也没啥办法,之前无论同学、教官还是老师,都没提过军训具体时间的问题,我也一直以为,就是校历上说的三个星期——半个月还有多,所以也没开口问别人。直到体育中心,看到只是首次排练就已经搭好了台子,旁边还有一些必要的音响设备,说是明天搞完阅兵以及后续一些活动,这次军训就结束了,我还有些懵:这是看天气不好,军训时断时续?那为啥一开始就把时间轴拉得辣磨长呢?

哼,u1s1,我还挺喜欢下学期军训的,起码天气不算太热,而且学校、学院希望通过军训提升班级、年级的初始凝聚力,我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

倒不是我不相信军训有这种作用,只是大学军训和中学军训到底是有差异的——毕竟大学,自己与同学的生活关联得更紧了,上学期,一大堆陌生的人和事等着你去处理,又**一个军训,虽然形式是熟悉的,但本源上……不说“畏惧”吧,但或多或少我是有抵触情绪的,我承认。

嘛,扯远偏题了……我是得知军训明天阅兵后结束,也没敢多问别人(担心别人笑话我):“是见天气不好,居然能提前结束军训?还是原本就只是训两个星期,校历上面写错了?”自己琢磨一下,想了一个自认为还算合理的解释……

大学学校不比中学,学院与学院之间教学安排还是有差异的,校历上的“军训三周”,应该是军训在三周之内进行都可以,等各学院期末考、小学期加课这些学期末学业工作都处理好了,大家再一起军训两星期,预留了一个星期的空闲时间,即便下雨,也不至于让军训草草收场……可顺这条思路,照样也说不通他们(将士们)如果碰上学校所在地下雨,也就陪着我们一直耗。

“毕竟严格计算的话,这次军训还是差了一天半天的。”我们是理解为“将士们也有自己的日常训练任务安排”,不可能拖太久了。明天阅兵、闭营,已经算是延期了……

我是返回应化系大的队列当中了,大家当时也没有开小嘲讽的玩笑。下午的前半段时间,理论上就是我们和教官最后一段训练时光了……

说来挺有意思的,我一贯是以“镜水”作为我的为人处世的“道”,其实跟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准绳有相似之处。但矛盾的是,我也清楚:自己是个偏感性的人。所以有关军训,教官和学员,我会有两面的想法。

前期,虽说不会因为教官训练严格,不通人情,产生恨意之类的负面情绪,但也会自己默念:“相处的日子连十天半月都没有,今后再见的机会都几乎没有吧?”虽然冷漠一些,但看似也如此——能产生什么真正的情谊呢?临别时那多数也是逢场作戏而已,日常的感动不足以勾动我的心弦……

但事实上,不止是教官们对我们学生的付出,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人对教官的回馈——往往我在那时候才是转为感性的时候。从此天涯是路人?我们和教官类似团建的活动,以及我们与他们的年龄差距一次次变小,关系的认知也愈发清晰,不太可能出现己方刻意拉远“距离”,害怕、疏远他们,而是敬重、愿意亲善他们。

但这样一来,分别就一定会产生悲伤的情绪,这对个人情感而言是矛盾的、不舒服的。明天……大学的前后的人,都会说这一阶段是我们思想(理念接受度)、情感(感情宣泄)最丰沛的时候,我是既好奇,又有点不敢多想——明天会是一片怎样情感漫溢的场景?若是大家都有那种合理放纵的理智,送别的场面,该是多么温热美好?

虽然这是我们在做完最后一波日常训练,大家准备占用台子预演一下节目,我分神想的这些感慨——没有触发之前我们在化院楼底下的忘词环节,但尴尬的flag似乎总能插在我附近……

放伴奏的任务是交给后台处理的,我们……算得上是“表演者”吧,得跟工作人员说明一下:在两首伴奏中间,需要一小会的bgm空白期供我朗诵——一班的同学跟工作人员讲了。校歌——两首曲目当中偏难的一个已经被我们成功唱完,而且比我们自己排练的时候还要perfect,但过场词……

“都说了叫他们不要急着放伴奏,怎么就是不听呢?”前面预演排练的学院,有两三个也有过场词,而且以我这个作者的视角来看,写得并不算很好,比较下来,完全有我预想的可能性——过场词成为整体节目的一个小的加分点。

主要在于前面那几个背诵过场词的同学,一听你就明白:只是比“照本宣科”更进一步,少了照本而已。背诵的情感?在没有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下,很难表露出来,他们可能也缺少我们朗诵者的经验、能力,即适当地能放下羞耻心,说话的方式中二一点,让听众能更沉浸一些……

但貌似我这样的诵读,在后台负责管理音乐的人看来,才是不正常的。他不清楚哪次停顿才是过场词结束,他也懒得真正听懂其中内容的——现实版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在我刚说了两句之后,bgm就再次响起,你们能想象到我一个人站在队伍最前面,话还没说完就用伴奏“赶”我归队,这种尴尬可比先前那次重得多!

“mmp,我刚才还想着能不能用军歌的前奏时间,赶紧把剩余部分背完……”在我们下台退场,还没有重新列队的自由时间里,我低声爆了粗口,跟周边的熟人抱怨一通,发泄一下。

“结果意识到军歌不比流行歌曲,前奏基本都短,占了前奏也不能把过场词说完……本来尴尬就尴尬到底,我讲完词就不退后了,哪知道后台压根不给我退路,给我整不会了,淦!”

我半自嘲的说法把张毅峰、刘义他们都逗乐了,也纷纷出言安慰:“没事,好在不是正式场合。”

“等会叫他们特别标注一下,跟辅导员一起过去,他们就不得不重视了。”

“往好处想,好在领导今天不在台下,失误在工作人员,其实不关章启轩啥事,刚才有人笑了,要么当成没有恶意,要么就是那些人心境不正,不用太在意……”

事情都发生了,我还能怎么办?自我开解是要的,但郁闷是逃不脱的。

“我就希望别明天和今天换伴奏的人还不是同一人,然后他还能再犯同事同样的错误,那我可真叫哔了狗了……”

嘛,思语和袁靛虽然没听到我和几个男同学这边吐槽的内容,但她们也明白:临场的问题不在我身上。所以她们也没落井下石(也没有理由),言语简单表示关心、心疼,然后是提到,在军训结束后和班级内部放暑假前聚餐玩乐——中间这段时间,她俩想去旅游玩玩。我虽然对旅游本身兴致不大,但有恋人陪伴,我如果表现得拒绝意味明显,说轻了叫扫兴,说重了是在作死边缘上反复横跳好吧?

“票要不要现在买好?是先去魔都还是先去苏市?”

“比起这个,你们打算去几天啊?”

“顶多三天呗,景点好看的肯定在苏市,那就在苏市多呆一会。”

“票现在买不买倒不是重点,主要有之前天气不好的前车之鉴,最好等军训彻底结束再谈旅游的时间……”现在有了网上订票,改日期真要说的话,也不是什么麻烦事,但坏了兴致总不好。

“好叭,那我和袁靛商量一下看哪些内容……先生你要参与讨论吗?”

我主要是想问问,思语同学这句“先生”说的是镜水先生,还是好脾气先生?(思语:酥到了就可以了,管它具体内容呢……)

“这么重要的职能我还是免了吧,我就安心当个跟屁虫就好,另外也要看好出游那几天的天气,别到时候又跟前几个月去常州那样……”

“跑去外地唱k,红火恍惚xswl!”

“知道就行了,不用说出来让大家一起羞耻吧……”

于是,6月27号,校历上的军训第三周的星期一,雨。

不是滂沱大雨、豆大雨滴的那种,而是真的有江南水乡朦胧美的绵绵细雨——落在脸上舒服的那种,搞得我有不想骑车,步行,带伞但不撑伞的那种心情。

但今天从目前来看,天气预报还是有点失准的:昨天还是报阴天,今天就小雨转中雨,变卦分分钟。

“镜水你是占卜的行家里手吧?”袁靛在我们三人小群里说道,“否则为什么说星期一不要买动车票……”

“你这偷梁换柱得太明显了吧?我什么时候明确说了星期一不买车票的?只是说等军训真正宣布结束再买,时间也不是赶不及,事情一件件来办不好吗,舒心也不容易出错。”

下雨,除了晚饭我们看着雨小(从早到晚雨势是小——大——小变化的),三人见面吃一顿,聊聊天,其他的要么玩游戏开黑,要么小群里跟她们显摆一下,也重新讨论起闭幕式直接不开线下的可能性,虽然可能性很小……

“但……还是发生了啊。”

在接连两天下雨,照顾我们学生的身体情况,这次军训闭幕的阅兵,确实没有举行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