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不会成为影响我们两个班同学私底下交情的障碍。我之前不也给到一个形容词吗?“啼笑皆非”,在我们两个班共建的交流群里就展现得比较充分,上场比赛的选手还没冒泡呢,场下看比赛的观众就聊得一包欢乐……

选手冒泡主要还是观众吐槽某选手的“高光时刻”,正话反话都有,除了引得对应选手蚌埠住了,还能引出不在现场的、但和选手是朋友关系的同学,嘻嘻哈哈一起热闹——挺久没动静的群又有人水着玩了,我和聪昊身为班长,也挺高兴,虽然群里也有我的“高光”内容,我包袱也不能丢,只能撑过“尴尬而不失礼貌”的高光时刻。

“总体还是好的。”希望这群能时不时地“诈”一下吧,就算拿我们当笑料,换个角度去想,为更多同学朋友贡献,只要笑料本身不是小丑表演的东西,是不是境界上升,有种老怀甚慰的老父亲既视感?(众人:guna!)

周四,下午实验课后又是例行的两周一次的班团会议,三月的最后一次了,除了猜都猜得到的清明假期去向表的格式发放,deadline的时间;下个月开始青马训练营,时间在周末下午,地点在北区运动场。

是的,梦回上学期院运会……以为我是深井冰怀念自己还未成年的青涩时光?我是心塞开个院运会都得到北区开,而且参赛体验也并不美妙。

而突然提到运动会,除了青马训练营,四月中旬的校运会在露天体育中心进行。

按糜老师的说法是:虽然班上多数人没有项目了,但同时,也少了像两人三足啊,背夹球……这类趣味项目。毕竟校运会嘛,规模、形式更大、更专业,“为校争光”——得有体育特长生拿冠军出成绩,如果还能破纪录那就再好不过。

理论上上述跟我们关系不大,化工学院老牌是老牌,专业三个也不算少,但在校级别活动上只能是中游水平,而放眼全校,我们认识的老师也不多,会参加比赛的就更少了。

话说貌似随着年龄增长,大部分人的运动会参与感肯定是递减的。小学的印象90%以上是玩,好不容易有把游戏机、卡牌游戏“放出来”的一天,不得抓紧时间过把瘾啊?虽然卡牌游戏可以偷偷带到学校玩……

然后是初高中的平衡,天数增多了,喜欢运动,会主动报项目了,也有更明显的班级荣誉感、个人友谊,会到跑道边为同学加油助威。小学我们那都是去省体育场,场地离观众区隔老远了,有几次我们还坐在后排,想着加个油还得跑到前排,运动员还不一定听见,索性玩自己的……

说了这些就想表达:实质的参与感挺少。要命的是校方知道这一情况,想的解决方案却令人智熄……

“班为单位,每天每人至少要交15篇通讯稿、加油稿,由各班的宣传委员送到主席台广播的地方……”

就是像这种短稿,一两百字,一天整十五篇就离谱,在我看来那是工整喂工整他麻吃巴豆——tm工整到蚌埠住了……

太多槽点不知该从哪开始喷起……总量十五篇也相对正常一点吧?起码分摊下来压力不会辣磨大,基本的销售策略都不懂吗?

交那么多稿子上去,广播站的同学不可能念完,而我们花流量抄百度,如果大部分人都是照搬照抄,标点符号都懒得改一个……

无数“好巧”的例子,经过基层、中层“心照不宣”——上级也没有很严格地要求——交给主席台,结局是怎样的呢?

我们这几天脸皮厚点,尴尬得还不是播音员、连带着主席台上的校领导?稿子念得多,个人过审也不严了,一天念到内容优秀的复制粘贴过三遍,全校那么多人在场,凭本事考进211,记性也不差,能意识到几个同学抄了同一篇稿子,字都懒得改,那真正笑的是署名的人,还是主席台上那帮人呢?

加上进退场的点到,不能提前离开……

“突然怀念起小学、初高中时候,班上有几个带了GAMEBOY、NDS、PSP啥的,就算没网,有数据线还能联机玩。”会开完,我和刘茵超,李聪昊和卢娜,四人都走楼梯,我跟李班长找了一个话题。

“啊对,星之卡比,各版本的口袋妖怪……”李聪昊果然同道中人,“那段时间好像是红蓝绿宝石,珍珠钻石是nds的机子,后来才知道烧录卡都是盗版的,当时还没有中文翻译呢。”

现在好像也都没有,明明知道中国市场庞大,为啥动漫引进了(卡通周边大都是made in China),早早配了中译,正版破壳梦游戏就没有中文呢?

当时机子倒不算贵,现在就只能在电脑下模拟器了,而且前几年高中压力,电脑都不怎么碰,就是暑假有机会玩会电脑,那点时间谁会先惦记那种单机游戏啊……

“话说现在机子是出到……好像是叫3DS?那卡带……应该说动漫出到第几代了?”

“第六代的XY吧,感觉还是听原版配音比较舒服,女主也好看,剧场版也比合众地区有趣,我觉得是能和当年的时空双神加噩梦神媲美的……”对于破壳梦的ACG,除了漫画我一贯不看,其余两项我都是铁粉了,“不过游戏方面还多了爷青回,第三代的宝石版有复刻版。”

“woc真的啊!”

“是啊,童年回忆啊,XY的欧洲画风,宝石版之前的剧情设计就挺精彩,复刻后在3DS上的那种画质……啊啊啊不为了情怀也想买机子和卡带啊!”

理解一下,两个从小到现在的口袋迷聊high了,你想看我们@心平气和”、“点到为止”那基本不现实——这话是说给跟在后面听到内容的两位团支书听的。

Luna美女和李大班长没同我们一起回清澈苑,而是右转先往二教的方向去……互道了拜拜,也没嘴碎多问他们这时去二教干嘛。而有关刚才我和李聪昊的谈论,向我发出小小感慨的是刘茵超。

“怎么说呢……没想到你和李聪昊都那么喜欢神奇宝贝。”

啊,这叫法就暴露了:刘支书只在小时候的电视上看过中配版第一部傻东西,游戏没玩过。

“你想表达的意思是,感觉和聪昊找到同伴的那种兴奋劲,不像我平时跟同学交流的人设会展现的……”

我都没把话说完(还差确认的一句“四不四”),刘支书突然两眼放光,可着劲点头,看得我都不禁一乐——上学期就知道她有这个动作习惯,类似的动作放到其他女生那里,我或许觉得她们在故意卖萌装可爱,但放在她身上,就觉得还挺自然。

“嗯,谢谢夸奖。”

“啊?什……什么意思?”刘茵超被我一句好像风马牛不相及的话,整得有点迷糊。

“说明我社交人格和内在人格分隔得比较明确,控制力还挺强,这当然是在夸我嘛。”

“……突然感觉镜水有点可怕,成语怎么说来着……表里不一?”刘茵超语气里带着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让我又不禁莞尔。

“哪有坏人这么坦然地告诉你,自己像道貌岸然的人?”

“表里不一一般指心是黑的好吧,我内在只是比现在释放多一点天性,中二啊犯傻啊……”我故意用眯眯眼、坏笑应对她,“还说我可怕?怕我哪天坑你,把你拐走卖掉?”

然后……刘支书还很配合地来了她的又一个“招牌”动作:双手捂嘴,眼睛稍稍睁大。当然眼神没有惊恐的亚子啊,不然我见了不说颁个奥斯卡,起码一顿饭钱我得请一下,苟富贵勿相忘嘛……

唉,跟朋友皮一会,欢乐劲一过,晚上向班里各位同学汇报后续工作的、听台下怨声载道的,还得是我。班团分工,我和刘茵超口头调侃一下没啥大问题,理解班里人的性子,大多是我来接着。

所以今后有人不寻根源说我“脸皮厚”,那就是妥妥的双标了哈,工作需要啊……

周五下课,饭点,我给谢馨姨打了电话。

“喂牛牛。”

“谢馨姨,现在在吃饭还是临时还在忙?”

“在去食堂的路上,你呢?”

“我在食堂里,在大学第一次体验叫号领饭的感觉。”

“哈哈哈……那你这时候打电话找我是有什么事呢?清明节放假对吗?”

对是对的,但和你原先预想的会不太一样……

我简要跟小姨说了跟同学到常州旅游的事情。

“这倒没啥不好意思的,计划不如变化嘛。”谢馨姨在那头说道,“你们同学天天相处,玩得好主动邀请你,你也不好拒绝……”

我以为这话茬就这么平顺地过去了,没想到谢馨姨来了句随口八卦:“能问问一起去的同学性别吗?”

……你直接问“同行有没有女生”不就得了?

“你这问法……小团体,就我一个男生,有两个女生,官方说法是保镖,虽然我这体格也就身高还像话……”

“哦,不错不错,这种情况不来小姨这边也不算亏。”

我怎么你像平辈好友调侃我?主要中间强调一下辈分关系就让我有点违和感……

“反正我下个月有到锡市谈业务的,到时我联系你……当然那之后你来到苏市也好,咱们没必要那么一板一眼的。”

“毕竟小姨来锡市看我,舅公舅婆他们我还没见呢。”

“是这个理啊……”

“还有媛媛,我之前还琢磨要不要给她买本习题,后来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算了。”别让“尬”拐弯成“怨”,那就划不来了。

逗谢馨姨一乐,明了自己和她近期见面的场所,挂断电话,掐指一算,本周只差一件预定的大事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