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市马拉松……话说之前到度娘搜一下,才知道今年的锡市马拉松还算第三届国际马拉松,规格挺高的。虽然赛事年纪显得年轻,但不妨碍他们参加各种马拉松:全马,半马,还有迷你马。

今年的马拉松是在20号早上七点半出发,全程是从太湖大道出发,终点是体育中心南门——不是江南大学北区内的体育场啊。

跑到那儿那是半马的标准,意思是大概一个小时,运动员陆陆续续就进入校园里。才琨他们就是报了半马。选手是从北门进入,沿着外侧的泰山路,向南直线跑到南门附近,再绕回中央大道——比先前的北门进校门调个方向罢了。

跑半马的人沿南北向的中央大道,在过曲水桥一会儿右转,跑到校内的露天体育场结束赛程,各年级各学院的参赛师生大都是进入体育场,接受更多师生的欢呼、掌声;跑全程的则是顺着两江路从东门出校园,意思其实是把江大图书馆的前后门都看了一遍再走……

“建筑本身是挺大气好看的,但不像省市的图书馆——校内图书馆不对外开放的。”就算进校门的流程相对宽松一点,外人进图书馆还是费劲的,借书出馆就更不现实了。

好了,回归正题,周六我们是各自早睡早起,七点三刻在清澈苑门口集合。说是我和两个妹子三人,但走路快慢、食堂坐着吃还是买了带走,边走边吃的区别,从宿舍到三食堂的几分钟步行路程,还是遇见不少熟人。

一想就不觉得奇怪的是何蔚涛他们——因为和我们一样啊,室友有一个参赛的,早早地起床装备出门……一系列操作,难免会吵醒室友的,除非他就不打算看今天这热闹。

比如昨晚熬夜,一两点才关手机睡觉,然后清晨睡得跟猪一样,室友的那点动静根本不能干扰他和梦中人耳鬓厮磨,除非发觉这是个噩梦——朦胧的面容逐渐清晰,发现是只大雕萌妹,直接一个“垂死病中惊坐起”,抹把虚汗,惊疑自己居然有这种核心力量……

咳咳,我们这边刘昭是跟我一起下楼的,出门的时候杨老板刚心不甘情不愿地起床,我俩跟他约好在曲水桥上集合;女生那边,袁靛和小黄也只带了陆雨晴。袁靛的同班室友(赵欣廷)是摄影部的,和黄思语的室友(张意琳)殊途同归——一样得早起,并不能结伴而行。

陆雨晴的文静我不意外,但刘昭一路上的沉默还是挺出乎我预料的——不主动和女生们搭话好理解,但不跟我窃窃私语讲点骚话(什么时候跟她们关系这么好的),直到三食堂见了何蔚涛他们,才算打开话匣子。搞得袁靛还来了低声跟我来了一句。

“刘昭今天怎么……好像跟同寝室的杨诗辰那样,不愿和我们女生交流?之前都觉得挺正常的啊……”

你问我……我隐约能猜到他此时的想法,也能大致预想回到79-608,刘昭把上午我和袁靛、小黄她们集合的场面、路上谈笑的场面,稍微添油加醋地曝给学委和杨诗辰听,可以想象我就有一段时间不能安宁了……

“哦?好像有情况,老实交代。”

“坦白从宽,既然你选择了爱情,我身为学委好歹要给我们班长把把关,不能让学业输给太简单的感情……”

好家伙,“啪”地一下就能找到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了吗?让我有、措手不及啊……

我们是进食堂买早点的时候看见何蔚涛他们,一句“马上吃完了,等等我们”,我们的人数就又增加了。沿着我们平常到二教上课的路线,来到曲水桥,已经有人在这座桥上守点了,其实曲水桥真算是江大的一处风景了:右侧能看到图书馆别致造型的侧面,左侧能看见对岸的树木葱茏、亭台水榭,我对此唯一遗憾的地方,可能就是“不是湖心亭”,所以没有臆想古文的画面感吧。

而过了曲水桥的太湖神鼋、一段林间道路——明明是双车道,但夜间就能给一种林间小路的既视感,神鼋也是要在夜里,配合它周围的灯光、环境的静谧,人们才能更好地品味到守护神镇驻一方的浩然正气……

“不过跑市区马拉松是看沿途景致……跑得气喘吁吁的时候还分神扭头去看路旁的风景,那不是垮得更快吗?”

搞不懂搞不懂。

离选手进校园,到曲水桥这里,应该不远了吧,我也没想着开手机用流量,看看直播他们跑到哪儿了……话说刷企鹅空间的时候,看到有架直升机停在我们东门那块。

校图书馆的正门和校东门是在一条轴线上的,由两江路划分两侧,直升机就停在靠近东门那侧的一大片草坪上。

可惜了,没去看看它起飞降落的动静,这应该是电视台的大家伙吧,在东门那块起停也不会很久——跑全程的选手还没结束呢。

“来了来了!”听了路边观众的声音、他们些许推挤,我们抬头望向前面来曲水桥的方向,已经看见先头部队领着后面一大批人,正朝曲水桥慢跑而来。前后其他路线具体是什么情况,我没那心思细究,但现在是长跑将半,曲水桥的坡度不低的。

印象挺深的就是上课日的上午二、三节课间,有几天有英语课,我们就需要从二教赶到一教,从二教侧门出的话就要顺路过曲水桥……

骑山地车的话就还好,档位调到爬坡的低档,不用蹬得那么费劲,但普通自行车,尤其是女生骑……经常能见到女生推车到拱顶,然后上车,仿佛一个个都有璐璐的“跑快快”。

虽然一点刹车不带是有危险成分的,毕竟下课时间行人多,但那feel是挺带感的。

不过我们看着长跑运动员,脑子里想着骑车的事情,对他们是不是有点不友好?(众人:那是你想的,别扯上我们)

在前面那段有医护点,也有志愿者递水助威的。中途旁观的我们也只能喊喊加油,有人是不敢分神专心跑步,对观众或真心或敷衍的加油声充耳不闻,有人也是对长跑经验丰富,可能参加过类似的跑步活动,老江湖了,现在还能有余裕冲我们挥手致意,更有中老年人见到我们,举起两条胳膊弓起,笑着冲我们秀了波肌肉。

“还是有老当益壮的人啊,真强。”

我们这些观众,除了对这些男女老少选手各种精神的敬意、感慨……这些正能量的东西,其实也会有期待:他们会向我们展示什么有趣的东西?

有句话叫“男人至死是少年”,意思是男人不论实际年龄多大,在心智上总会有一片或大或小的地方,装着长不大的、幼稚、热血笨蛋、中二的自己。

马拉松比赛受关注度挺高,经过市区的范围挺广,赛程中来往的路人也不少,所以有各种长跑爱好的组织沿途举旗、衣服贴标宣传,这我还能想到,不至于惊讶……

可在跑到我们江大——意思是眼前这些人全部都是至少半马级别的选手——玩cos?!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特意跑来刷新一下我的三观,娱乐大众的吗?

细想一下,cos个哪吒、印第安部落人、穿一些日式校园制服,那倒都合理——起码都有正规运动服最重要的特性:轻便透气吧?

但你整个头套是什么鬼啊?

网上人们口嗨的是“小猪佩奇身上纹”,你纹身怕痛,想着整个佩奇的头套参赛……

“这里是大学,不是幼儿园啊!”以为我会笑抽吗?我也不会为你鼓掌的好吧,你要真是社会人?没跑进北门就被警察叔叔抓走了……

而在马拉松这种对体力、耐力、身体素质等方面要求正式的赛事,为啥就偏偏漏了“衣着装备”呢?

古装cos的话……我们古代女子的古装先不说容不容易出汗的事,裙边你得裁一段下来吧?不然跑两步绊一跤的节奏谁顶得住哇?

不过跑马拉松女选手占比也不多哈,男同志的话……就我而言不是“同性相斥”么?所以看见书生意气、仙风道骨、九五至尊……这等逼王的满头大汗,我是没有半点心痛的,甚至在想赛前为啥不憨憨地化个妆,然后汗一出,不记化妆这回事手一抹……

那模样才是我想想都能豹笑的画面好吧?

但你cos个孙大圣满脸猴毛,或者cos个凹凸曼全身皮套……

我不觉得他们少年,我只觉得他们脑子退化成猿……这最容易想到的后果是什么?春之中暑?

看了这些逗比的cos,我突然联想到刚才这些我容易接受的角色之一——JK水手服,但是男扮女装……

虽然从头到尾没有看到这种小哥出没(霓虹马拉松应该有这种人),但比起“春之中暑”着装,“骚男水无月”我居然更容易认可就离谱!

“我果然还是太心善了……”为了选手身体不出什么状况而选择暂时扭曲一下自己的价值观……气抖冷!镜水何时能真正冷面起来?

可惜这么一大段内心吐槽只能节选一些说给小黄她们听,逗她们乐。最后一批人跑过曲水桥,估摸着半马的人差不多也进露天体育场了吧?

“慢慢走过去,迎接一下冬阳他们吧。”刚才大部队过曲水桥时,我也拍了几张赛事的照片,挑了一张有人冲我手机镜头挥手的,边走边想,打一串文字——诶,这时才是镜水先生装杯的时刻,虽然我没亲身参与……

“经历才能收获,见证才有共鸣——坚韧不拔者,伟哉壮哉。”

“镜水先森,你刚才还跟我们吐槽有些cos的不河里,这回怎么就伟哉壮哉了?嗯……”小黄发现了我的说说,看向我,用似笑非笑的俏皮表情、半开玩笑的口吻说道。

哼,我刚才可是在内心吐槽“热身”好几遍了,现在现实降到“接茬”的程度,那不是洒洒水啦?

“所以我就没把那些cos的人放到说说里啊,这总河里吧?”

总不能把我踹河里吧?这是小蠡湖不是河啊……(官方吐槽:这时玩尬的有意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