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相较上学期的课业负担略重,沈老师围绕这点也提出“有选择性地参加课余活动”的说法。除了3月下旬的锡市马拉松比赛,我觉得老师给我传达的、这次班会唯一让我能提起“公事公办”之上兴趣的事情,就是她回溯一下记忆,找找下学期我们有什么“官方活动”。

球类活动……男生比班主任上心,沈老师说的主要是歌唱比赛、朗诵比赛、大四的毕业晚会,还有上半年小长假多,经过大部分同学光速混熟的上学期,小范围的聚餐、k歌,甚至省内旅游……

“放松身心的话,下学期的快乐不会比上学期的少,但时间是有限的。”老师嘛,说教总是经典的转折,“所以绕回前面说过的,不要盲目参加,听取室友意见也好,根据自己喜好判断也好,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

就算是“大”学生,也是学生嘛。

班会因为事件不多,半小时左右就说完了……大部分同学可以溜溜球,但班团、学委、生活委员的路上没有水——得留一下,主要是汇报一下班费开支,讨论一下学习小组个别人员需不需要单独约谈。

说的意思不是成绩太辣眼啊,而是性格孤僻,甚至是组内成员之间产生矛盾——陈旧或新生,都不是好事。

最后也提了一嘴我绩点的问题:高不成低不就,就挺尴尬。

“不是批评你的意思,班级事务上学期你无论组织,还是带头参与,表现都没话说,但成绩方面,希望你还能努把力,给班里人以身作则……明白我的想法吗?”

小鸡哆米式点头。

“那……你们也去吃饭吧,比平时晚了些,饿了的话我只能说句抱歉了。”

“没有没有,沈老师不也是饿着的嘛,互相理解……老师再见。”

“嗯,再见。”

唔,看样子晚自习的时候还得自作主张,委婉暗示一下沈老师说给我们几个班委的学习小组的事情。不至于听不懂传达的“弦外音”,理解成小小警示也好,我狐假虎威也好,正向的积极动力那再好不过了……

“但八组当中首当其冲、唯一一支三人小组,组长就是俺。”

把老师的嘱咐联系起来,是不是想告诉我“上升空间还很大,梦想传播的范围也很大。”

定个小目标,先作则给组员看,再给全班同学康,步步为营,循序渐进……

“好像从进象牙塔的第一年(还没满),我对大学生活的佛系美梦就开始垮塌了。”虽然我的性格是包容度比较高的,但……可能是高中成绩,尤其数学的信心不足,让我帮成绩稍差的,就是只有两位我心里也有点没底啊。

加上其中之一还是芦总……唉,临近周末,学习小组各自开张之前,但愿我能调整好心态吧。

9号周三,小雨。

你们大概知道我的尿性,无聊的时候能讲些琐碎、垫底的事,比如之前提到的下学期新课程——我连马原、大物、分析化学,甚至无机化学一个学期一换的新老师,我都没介绍……是不是有点不尊重?

嘛,也许是前几天写了一首严格来讲不叫诗的诗,加上今天春雨绵绵,不算大雨倾盆毁人兴致,还有继承了昨天有被说教的小郁闷……

“突然又想写诗我脑子是在赣神魔?”

有点意思的是出宿舍到三食堂吃早点,灰蒙的天空还在下着丝丝小雨。而当我吃完俩包子,半杯豆浆打算拿在手上,起码第一节课嘴巴有味道……雨居然停了。

老天爷给面子啊,然后又看到二教楼正对的绿化,应该是桃花吧,被夜里的雨(应该比今早大了一些)打落了一些,加上桃花的花期也短,使得我看到“满地芳华”(夸张一下),有作诗的欲望。

对唔住啊,顾老师,作首同样几处没遵守平仄规则、严格来说无意义的诗,还得占用第一节课的小部分时间,罪过罪过……(沈老师:我说的话就没作用?)

作完之后,一是怀着几分愧疚的心情,再有……自己是加了瞿大大的qq,我要这时候急于炫耀自己“然并卵”的,甚至像是一把神经刀、刀还没开刃的才气,把说说在上课的时候发出去了……

被瞿叨叨线上问询都算正常了,真正痛并快乐的一点在于:可能此时有同样上课动手机的帅美,同样忘记时间问题,小手下意识地给我一赞……

“等等,点赞不标时间,那像冬阳那样下课看空间给赞的好同志岂不是躺枪?”

所以我是下课铃响从兜里拿出手机,把草稿发出去。

“片瓣红唇惹尘殇,几树残蕊泣凝香。料是昨夜春带雨,风吹无情谁怜芳?”

由于自己能知道:还是一首不规范工整的诗,所以不配用书名号。跟梅园即兴的那次同理,“记江大雨后”。

我是觉得平常人一眼瞧去,或者默读一遍,没啥大瑕疵,才发出来的,也不至于游梅园那么“狂”——还是在写完后调了两个字。而要进入这首诗的细节,还是有自己读后觉得尴尬的部分。

第二句(都不好意思说颔联……)说的“几树”,二教正面栽的桃花树肯定不止几棵,一来我肯定是走到二教楼一半的长度,不能蠢到……是吧?走个3/2的长度再进门;二来我一时也想不到十几二十棵桃花树,能用什么词浓缩到两个字。

然后后面的“料是昨夜春带雨”,我是自觉“春带雨”这个说法挺有feel的,所以舍不得改,但是要细说的话……

我们又不是小学生,乖乖晚上九点半就睡觉,我们晚上是听到窗外沙沙落雨的声音,庆幸一下608的人都没有衣物、被单晾在天台上。(官方吐槽:说重点!)

你都听到、看到昨晚下雨了,怎么还有face用“料是”这种,试图彰显自己有预知能力的词呢?

之前是老妈,这次轮到老爸,虽然他说法比较委婉含蓄,而且没有问“为什么上课时间玩手机”……虽然把时间线拉长,这话我无法反驳,但硬尬我在课间发说说,评论区估计一帮人疯狂告密。

后悔把家人加进好友?主要我不习惯空间动态屏蔽个别人。

好像突然明白了wx的好处?

这周不太清楚啥情况,别人转发的说说,怀念高中老师、同学的图文占比挺大。我看的时候心里还有点纳闷:春天万物复苏,大家小时候看《动物世界》的时候应该都记住赵老师的经典台词吧?

那为啥大家都不太躁动呢?怀念过去青春上学期干的还少吗?

哦,说的是自己中学时期暗恋的女生啊,赵老师加怀念两不误,那没事了。不过说高中老师上课“狮吼”三板斧还挺有意思的,九图一循环……

“看我干嘛?”(图一)

“看黑板啊!”(图二)

然后图三是切到台下学生手持笔记本,面无表情。

然后三图一小节:“看黑板干嘛?”“看书啊!”台下“……”

“看书干嘛?”“看我啊!”学生忍不住了:“老师你开心就好……”

反正我是好在没在上课的时候翻到这条说说,我对这种能产生共鸣的笑料,笑点挺低的——不是抿笑不出声能简单处理的事情。所以想想我在课上突然乐呵……

这种不尊师重道的事情我还是做不来的。

好了,扯到老师这个主题上了,加上目前为止没啥可聊的了,有话题也得等明天的班团例会,看看糜老师有什么新指示下发。如果真要这样的话,我对下学期的新老师又要延迟介绍了……

无机化学是由李老师换成顾老师,虽然比李老师稍逊,但穿着打扮的精致来看,顾老师就胜出一筹了,包括发型、讲话的亲近程度……显得顾老师更年轻一些。

后面知道他是在国外读了博士后,2010年被江南大学校聘为教授,大一萌新只有“仰望高端大佬”的份。一开始给我们讲课的时候,顾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冷静、睿智,配上他中气足的嗓音,威信之余更多是一种认同感——觉得跟他这学期能实在学到一些东西的。

而很快,虽然我一开始是没上官网查看顾老师的资料的,但他偶尔蹦出来的一句冷幽默,用来调节气氛、集中台下人注意力,整体课堂状态还是和谐融洽的。有几点是让我把他和高一的邓老师联系到一起,觉得他们的教学方式挺相似……

但这是不是有点看轻了顾教授?说话方式有、问题,教授包涵啊……

但新老师当中,我最喜欢的其实是分析化学的老师,汪老师。

作为女性是标准之上的身高,年纪挺大,面容的皱纹是一方面,另一面则是汪老师性格的温和。

喜欢她的分析化学课,原因是多重叠加的:除了讲课的和颜悦色,还包括适量提问的参与感、答对之后的不吝夸赞。有人会觉得纳闷:大学听课就算不错了,就是有课上提问,怎么会主动举手回答呢?

有的有的,激起我初高中时期课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一来发言的同道中人肯定不止我一个啊,课上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乐趣一上来,手机调个静音,认真不就是必然结果吗……

其实关键在于:虽然分析化学的课时进度也挺快,但学的多数是我们一听能回忆起来的东西:各种误差、偏差,物质量浓度,酸碱pH的计算……理论说法起码听着有亲切感,容易顺着跟上节奏。

“不像现在的无机化学,随便拎出一个盐都有不明觉厉的味道。”金属离子动不动就是Ag、Au、Cd(镉)这种过百摩尔质量的元素,然后酸根离子的话高锰酸根都算简单的,现在重铬酸根、高氯酸根、溴酸根……

这是我头一次觉得:化学的计算比化合物的种种了解更香一点。虽然我知道本质上这种思维还是不好的,但我这懒人……

“也不知道转变的契机何时出现。”总之让我有高中的态度(虽然热情比不上),那么享受这一学期不就好了?

快乐总是不断被发掘的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