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不可再生能源,我们也有水力、风力发电,还有太阳能发电,听上去挺高大上的,理论上也的确如此……但实际运用就不尽人意了。

人口增长,需要的能源也是逐年增多,并没有其中一条曲线是走下坡路的——这种图,传统能源走下坡路,我们反而会高兴。而看标出比例分布的饼状图则更加直观明了:石油还是占大头,有30%多,第二是煤,第三天然气……

生物燃料(沼气、脂肪等)的比重都比核能来得重,而我们从初中初中化学最早学的化合反应:

2 H2(g) + O2(g) → 2 H2O(l),我们那时脑内的概念就俩字,“牛逼”。完全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可再生,燃烧热值还高,理论上的完美能源。

当然,就是不专业学化学的人都知道,氢气密度很小,储气需要高压,而且在元素周期表排首位,性质极其活泼,“一点就炸”来形容很贴切……这种安全系数不高的能源,以利润为目的的情况下,性价比不高,利用率很低。

随后又拿了一张原油的国际价格的变化曲线,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达到数十年来的最高峰(虽然09年就是断崖式下跌),不过这图划了两条曲线:“Normal price”和“Real price”。会发现在靠近千禧年和更后面的年份,两条曲线越来越贴近了,计价货币是美元。

所以有些时候,我们还真的不得不佩服老美这个b,虽然意识形态背道而驰,但当初他们玩老牌资本主义是真的6,判断准确,而且敢于出手:先是布雷顿森林会议,把美元和黄金挂钩,把世界货币体系的主导权握在手里;舒服地过了几十年,但这个“舒服”不表示“死于安乐”的那个安逸……

1973年,中东战争引发能源危机——前面的饼状图不是说了吗?石油依然是世界利用最多的能源资源,而中东是世界石油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像华夏、苏联,石油也丰富,但不是软柿子,老美眼馋也没用,只好把镰刀挥向中东地区。

“先是黄金,再到石油,的确有狂妄的资本啊……”

当然,这不是政治课,老师也不会讲我想的那些。后续讲的是大气污染的来源:树木制氧,而伐木燃烧的话,这等于此消彼长,加速温室效应,何况还有森林火灾这种自然灾害。相比这些,油气燃烧的大气污染反而更小,这更说明植树造林、防治雾霾的重要性。

“绿色化学”,就要说到太阳能和氢能源,别把光污染和光伏混为一谈。图中老师给了三个圆圈:太阳能、电能、化学能。两种途径为人所用,分两个步骤的是光伏发电——电化学;跳过中间步骤的光化反应有人为的也有生化作用,基本形式的植物的光合作用。但这样说“太阳能直接转为化学能”,只能说是“其过程中没有人为供电”,光合作用的光化反应,在植物体内还是有生物电的嘛。

然后,人为的离解水,又生出了氢燃料。氢气本身密度小,难储存、成本高是一方面,但相应也有优势啊——单位体积里能存更多氢燃料,所以……是吧?高成本的东西,得用在高大上的地方才行啊。

航天科技、氢燃料汽车……嗯,要么是接触不到的,要么是国内没有的,至少平民百姓大街小巷中见不到的。

工业制氢的话主要是用天然气,因为甲烷作为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碳对氢的比例是最大的。但其中这两个反应式:甲烷和水蒸气,高温隔氧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就甲烷与氢气的配比,算很划得来的。

但有毒气体混杂啊,而且一氧化碳的密度还比空气略小,同样无法分离,还得把CO和水蒸气高温下可逆反应,还能制一部分氢气,二氧化碳沉降,但杂质还是没排干净啊,而且耗能巨大,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而纯绿色环保的,利用太阳能分解水,话题就转到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ts——光触媒半导体材料了。

化学一大迷人的东西,就是催化剂。教材里给我们讲了钛**(二氧化钛)的最佳不透明性——包括有色光谱的图示和波长吸收的原理。而既然牵涉到半导体,老师也把多种半导体的Band gap(能带间隙)列出来。

铜锌锡硫基的太阳电池、黄锡矿中的原子构成、X射线衍射图、能谱分析……这东西我是事后百度查的,课上直接整不会了,正襟危坐不敢动。

好在这算是后半程了,上下眼皮来不及打架,课就上完了,也就预示着我们在港理工的学习就结束了。今天并没有之前的理论后的参观实验室环节——讲的都是那些前沿高大上的东西,那就是有实验室,也是配置了高新技术的设备仪器,给我们只是看?意义不大。

所以我们这次挺早放学的,自由在学校里遛达——反正占地面积也不大,只要不是跑进楼里把自己绕晕就行,还有别忘了回文康食堂吃饭。遛达进了其他食堂,人家也不买你的账啊……

下午的确比前几天早到公司一点,抽查一下我们昨晚关于策划书的进展,组员理解如何……因为今天是Hannah老师上台讲课,而昨天的晚餐又是我们和第六组一起吃的,期间……交流了不少实用的东西,并不是全程东拉西扯没个正事。

“所以我们是难逃一劫的……”

叫了组长和王陈,他俩的回应也中规中矩,就问什么答什么,并没有在boss面前炫的意思——把我们组对基金各项收费的理解说出来。

“基本的意识还是有的嘛,尽管彼此都没确认封口。”小组敌对不至于,但关于竞争,竞争领域还是金融,保密工作这不是常识吗?

Hannah只是普通地肯定一下,嘛……我们这组毕竟是她在管,夸得过分不正常,再说也的确没啥可夸的,算是开卷考试的标答形式,换我我也皮不起来……

“看来大家都有听昨天Vinci老师的叮嘱,有认真思考过……真正的成果我们明天一起展示。”

“今天的lesson,说实话是离你们更远的事物。”Hannah拿起油性笔准备写货了,“无论对于你们现在的年纪,还是你们自身拥有的……物质价值,其实都没必要掌握这个工具,但……”她的手小小地扫了台下,脸上的笑意和下一句的语气也感觉不出什么yygq的成分。

“万一你们当中有人变成有钱人,投资理财之余,你应该规划未来的财产分配,其中信托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国内是在千禧年之后出台了信托法,但关于香港,他们的信托肯定更为成熟,细节做得更好,客户也就选择它们多一些。

简单来说,信托就是“信任、托付”——信任相关投资公司的人员,愿意将自己的资产托付给那人管理、处置。资产包括财产授予人的保单、房产、股票、债券、基金……

“受托人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受委派的监察人监察,毕竟人要永远正义守信很难对吧?”Hannah老师说道,“监守自盗的、和受益人有个人恩怨的、被仇家买通的……”

理解是能理解,但在我们听来挺扎心的。

受托人是为财产授予人的财产、受益人的权益负责的,他也因此会享受相应的报酬。而有人向Hannah提出一个问题。

“信托的意义很重要,因此相关的程序也很多,但如果只看财产交接、继承的话,感觉又有点亏?”

“So?你的意思是……”

“有没有其他的实际功用……不说比财产授予更重要的问题,但能显得信托有必要。”

“啊……我understand你的意思了。”Hannah点点头,“其实更泛指来讲,财产授予人叫成委托人更好对吧?”

范围更大了,那功用就似乎更广一些。

最大的意义(好处),是合法效益内,以受益权代替继承权,这暗指什么话呢?

“委托人的财产可以惠及更多的子孙后代,而且可以绕开遗产税。”

遗产税的税率贼高,而人总是智慧的,逃税的迟早要出问题,但**总是靠谱的吧?

“这优点很有价值吧?”Hannah说道,“细分的话也有其他功能……”

像用信托的大户人家,资产不少,但不代表他家一分钱外债都没有吧?

先行资产分离,避免债权人取走私人财产……这笔记写得有点耍赖的意味哈?

“抄了再说,反正我觉得自己未来财产不会多到需要一个受托人的帮助……”

除了前面这些,也有降低家庭纷争的作用(利益总是蒙蔽人心智的)、而受托人如果能被允许执行一些风险偏低的理财,那么长此以往,复利的机制可以让固收的那部分财富得到积累。

“结合你们昨天从Vinci那边学到的东西,晚上再好好用功一下吧。”Hannah如是说道。

“还有相关疑惑的话,带教老师的手机是畅通的……但注意不要问网上一查就有的,或是我们觉得你们肯思考一下,就能得到正确答案的问题好吧。”Hannah结束讲课的时候还用了一个学生听了起鸡皮疙瘩的“激将法”。

“你们都是名牌大学生,就算金融不是你们的专业方向,我们的作业一定是难不倒你们的……”

嗯,也就回去养养肝的事儿……嗯?记得下学期考试课任务加重了吼?!还养肝……几个菜啊喝成那样?

“没肝吐了也得酒精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