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就挺奇怪……我们过年聚会是大年初一到初四不错,但我记得之前跟你们也提了一嘴:不止请客的这四家人。所以用“热闹”这个词那都算正常范畴,你们结合我的号(镜水)就不难看出,我对老妈这一边的家庭聚会,抱着的是什么态度吧?

之前玩性还在的时候,跟各家的小孩——一帮“吊刀”玩玩游戏装装疯,现在听着酒桌上的吆五喝六吹牛打屁,自己也少了带着小的们跑跳,顺带躲清静的意思,就有吵得人心烦的感觉。

倒不至于这点躁动压不住,主要要是在包厢里,那还管它三七二十一,疯就疯呗,关上门谁认识谁啊?兴致上来了还跟服务员小姐姐调侃两句呢……但大公公大婆婆他们订的餐馆,包厢容不下我们这么一大帮人挤一间,只能坐大厅。

所以他们的吵闹声……有一说一,听着我是挺红脸的。

我和老妈走近他们这两大桌,互道一声新年好,我搬两个塑料凳子,分给老妈,她插坐到女人圈里,我则是插在小邓同学和小范同学之间。

“牛哥新年好。”

“嗯,你也一样,新年快乐。”

“牛哥新年好。”范磊也向我道声好,我也同样点头……我和他是正好差三年,意思是都不复读的情况下,我中考他小升初,我高考他中考。不过因为我们在去锡市之前办了一场升学宴(虽然我内心是拒绝的……),那时顺带就问了问范磊的中考情况,不用等到过年的时候再去特意问一遍。

没考进重点高中,家中条件不算优渥,爸妈和自己可能也商量了一下,中考就不复读了,直接进普高。

“在高中适应得还好吗?”有时还真的是要跳脱出来看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自己高中最后发挥得差强人意,有多方面因素,而从头开始的话,因为中考成绩优异,心里难免会有飘飘然的感觉,加上初三和高一拼接的话,还是等于“平行班到重点班”,节奏、难度……

我不是调整状态速度极快的学生,也许这就是我埋下的第一个“烂根”?

当然,以我的脑回路代入范磊的问题,还是有点困难……我说的是范磊他理解起来有点困难,不是凡不凡尔赛,而是本身就这么……残酷,我只能委婉地问,至于他听没听懂,是听懂了用漂亮话搪塞,但自己暗暗记住?还是浑然不觉?这我就没法细问了。

说实话,关心归关心,但细问招人嫌,那是何必呢……

“还好吧,感觉初中的东西还算能用,讲课速度也不快,勉强能跟上。”

得,前面官方台词还算没太大问题,可宁一个普高新生,高一上了一个学期之后,蹦出一句“勉强跟得上”?

好家伙,跟我讲这个,那和告诉我,“高考九成以上概率gg”有什么区别?

“唔……加油吧,普高对比重点高中的话,也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说法。”我这其实就权当画饼开玩笑了,“排名上升变得相对容易一些,而你先不考虑重点高中的那些学生,就容易提升自信了……当然如果人膨胀了就想想他们,让自己冷静下来,这对你的心态培养,我觉得是有帮助的。”

至于普高的纪律问题……我自己做得并不算好,也就没啥资格讲这方面的事。再说,“孤掌难鸣”并不只是说不学好的人、相关的事,优秀在那片地界能保持长时间,而且效果能(至少一部分)作用在高考上,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与同辈寒暄几句,只要是我眼神与长辈之中哪位舅妈、不算自家小姨的小姨对上,或是我低头看手机,老妈跟她们唠嗑的时候cue到我,八成是要我说大学的见闻,有没有担任什么职务,拿了什么奖……

奖学金啥的,如我先前预想的,没有提,这倒正常:哪能大一上学期就拿奖学金的?我是不是学神亲戚这么久了没、b数?要么我觉得你是在侮辱我,要么你就skr撒子……

但到了大学,问的问题除了学习、日常生活、室友关系……就没了?

这就是我一开始“奇怪”的点了:逢年过节夸我又高又帅的、喜欢八卦调侃的七大姑八大姨,到我这里为什么就聊两块钱的相关内容呢?搞不好一个借势,我就成功脱单了呢?

哼,我自己努力,感谢也没有你们的份,别到时候晚辈当中我先有朋友,比我年长的几个就尴尬了啊……

当然这话不能说出口。

嘛,不过随着我成年,进入大学,以我的性格,的确挺难放下矜持,跟弟弟妹妹玩闹嬉笑的,这一点上我得承认不如商玮哥的亲和力强。还在小学、初一的阶段的弟弟妹妹倒还好,而像小范、小邓,青春期正当时,感觉与我的距离拉长了,和更小的弟弟妹妹又玩不到一块去,几个的个性都不是那种活泼外向的——其实从去年开始,不自然的感觉就逐渐加重了。

不过有关兴趣爱好,他俩都开始上手篮球了,一来是年纪慢慢长大,手劲也大了,小范……嗯,还挺精瘦的,估计比日漫里的宅男好那么一点。而小邓虽然比小范年龄小,但他的能吃绝对是胃口好、健康的表现,不是网上调侃的“无助,弱小,但能吃”的那种啊。

理论上应该到了青春期,但目前邓宇翔身高并没有拔高多少,反倒是横向发展了一段——几个大人,商玮哥,都拿他这点调笑,而最近几年小邓的脾气控制能力实在不算好。意思就是开不得玩笑,一点就着,就只是对上隔代的长辈老者,还有之前过年玩得不错的兄弟姐妹,交流会平和一点,对于我、商玮哥,还是留着一份不错的敬意的。

目前似乎没有发生以往小邓不顾礼节顶撞长辈的尴尬局面,说回他打篮球,这不仅是能吃、养得“膘肥体壮”的身体素质的优势,性格上的狠劲、不管不顾……

“只要不是不顾规则的瞎jier玩,在他们这个年龄段,还真能打出点名堂。”在班里声望见涨,说不定还有妹子芳心可可……是这样的吧?网上所谓的“灵活的小胖几”嘛,邓宇翔继承了父亲帅气耐看的面容、优秀的肌肤(这么说是不是有点违和感?),学习成绩现在不算差,但如果更好一点的话,有些小女生就喜欢这种男生。

颜值偏正太,脸圆有肚腩显得可爱,但四肢的“有肉”却不是肥肉赘肉,而是壮实的那种,让人有安全感。如果脾气好,那还真是班上能划分到偶像一档的人物了……

嘶,桥豆麻跌……那岂不是我刚才夸自己的牛皮(家中目前唯一一个有恋人的晚辈),可能在我不知觉的时候就戳爆了?脸被邓小弟“打”得啪啪响……

咳咳,大家酒足饭饱,准备打道回府,出门的时候,一众长辈离我近,口头问两句,上手拍拍肩膀握个手,或是淡漠地路过而已,并没有明显的表示……可能有人会说,另一桌人对于我而言,都是长辈,理应是我主动开口的,哪怕一进门,我就大范围地说了句“大家新年好”,到了这时候也应该我先笑脸相对。

但这波距离感的不变,让我能更加敏锐地感受到各家人对我的亲疏有别。也许个人的性格、社交辞令的不同……我还是嫩一些,但我是相信:自己大方向的判断是不太能出错的。(暗中旁听多少总有好处?)

“闹中取静,帮我认清是非曲直。”是能省下我不少心力的,何况大部分情况,我还不是家中上前第一位的人。

就当是学习与人交际,进步之后能用在学校里……就是注意别把精华和糟粕整反了。

搭舅舅的顺风车回大公公家,其他人或是家里也有车,或是电瓶车搭人,陆续开回大公公家,很快又热闹起来。客厅里是女人的主场,聊明星聊柴米油盐啥的。不是喝酒喝高了、一进门就找床一趴呼呼大睡的男同志,要么几个人打打扑克,要么陪老人上桌打打麻将。

啊,看到麻将我刚想到:在上午我们吃饭的那间房子,同一条路上,走几步就到的那种程度,开了几桌麻将,大喊大叫拍桌子骂娘,一条腿架在长条凳子上,嘴里叼着烟的,大厅里烟雾缭绕的……

“牛崽~”老爸从身后跟上来,顺着我刚才的目光瞟了一眼。

“这在乡下有赌博合伙出老千的可能吧?”离远了那户人家,我才开口问的。

“嗯,而且就算那些人都清楚有陷阱,有瘾的还是忍不住主动跳进去……”

外出务工,回到老家,城市和农村的各个条件的差距、打拼的艰难、别人待他的轻慢……种种原因叠加吧,让他一时忘记自己手中挣的血汗钱是怎么来的——可能就是因为过程的苦难,他不愿回想?

想到了赌博,哪怕概率小,但一夜暴富不是没有人啊?

“两个都是画饼‘一夜暴富’……”我好像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要买不远处的那幢平房了。

不是自己娱乐方便,而是盯防铭哥有这种想法啊。无论是败掉家产,还是侥幸赚了点钱,准备脱离罗家集……

“章启轩感兴趣是吗?要不要来两把。”

大概是我刚才想问题出神,还盯着亲友的牌面,让他们误以为我想……

“不不不,我不想,我也没啥钱,也不会。”连连摆手,新式否认三连了解一下。

虽然这是真的娱乐性质,跟几个小时前完全两码事……

“聊天听歌打游戏,消磨时间总比麻将这一项娱乐更容易吧?”何况我心里又不是没b数:菜鸡送钱,我心态好是不假,但游戏体验能好吗?

可以送,但没必要,哪怕用得不是我兜里的钱……

“一沾这个,后面桌上用来happy的钱就说不准了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