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自己有学生的身份,不论寒暑假还是学期中的长短假,大家都几乎是本能的开心、兴奋,但也就是因为外层有欢愉的情绪渲染,使得本人难以体察出同为“开心”的不同点:可能学期间的几次国假,更让我们激动、感觉到充实……

也许是苦一阵再给甜头——两者的反差显得假期来之不易,回味起来才记忆犹新?反正我是维持着先前的定论,时间一长,快乐大抵千篇一律,如果你没有主动找寻的意图,或是周边没有能与你擦碰出火光的人和事,就是假期也会变得无趣。

昨天下午运气挺好,理论上不是“放假期间游戏里群魔乱舞”吗?大概率事件只被我们碰到了一场,剩下全胜,升了一级,开开心心回家吃饭。晚上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感觉神清气爽,躺进被窝,日常刷刷群里的消息,有什么合适参与的话题再**去聊两句,保持存在感,热度降了就切出来看看番剧,1月新番还是挺有意思的,暗杀教室啊,血型君啊,房东妹纸啊……

然后老妈就进我房间了……好在没先康最弱无败,啊,生气倒不至于,那不是欲盖弥彰,告诉长辈“我不对劲”嘛?主要是心有、虚还要强装镇定,我琢磨自己是不是真有当演员的天赋……

emm,想想自己之前被身边朋友谈到李萤的时候,自己控制不住热气上头、模糊否认却嘴角咧开……我还是放弃这条路为好。

“什么事?”

“你明天同我到你姨夫开的披萨小食店里坐一坐吗?中午就在那吃一餐,下午你想约人也可以,反正就在亿达广场,想回去也可以,有地铁方便……”

啊,不说我还真不记得有这茬事情,好像在上个月,家里人帮着宣传这事,我还qq上转了说说,wx的话因为算是我的工作账号?其实没加多少好友,发个朋友圈也起不到啥宣传作用——不至于因为一餐饭来异地,可能同省的同学,玩性又大的会坐火车来?那作为东道主,我起码得包吃食吧?

想到后面钱包还得流血……

啊,顺带一提“姨夫”不是老妈的亲妹妹的老公,说的是之前谈到的雯婷姨的丈夫。

“明天工作日……你上班是吧?”

“对啊,正好同我一起去嘛。”

好家伙,第一天正式的懒觉宁就要剥夺走吗?我果断摇头。

“你刚才也说了,不是有地铁吗?”我回应她,“正好,体验一下n市的地铁跟锡市有什么区别,上个月叫我转发的时候,也说那家店就开在亿达广场商业区,坐地铁走几步就到的事情嘛。”

“大概11:30我到附近,你上班发个定位给我,我找找应该就能到了。”

明说会去,老妈也没有生拉硬拽让我提前到的理由,或者换个说法,冬天厚实的被窝诱惑力还是满点的,蛮不讲理的话又会让我呲牙咧嘴。回家第一天就跟老妈拌嘴,我还是不愿的。

“行吧,那就这么定了。”门一关,我得以安心看番,打哈欠了看看手机上方,躺着(裹着)继续康一会,23:30左右上眼药水闭眼碎觉……

然后你们也不至于想着我一睡睡半天,枕边手机铃声响起——别误会,起床闹铃我在火车上被“阿姨”查票叫醒的时候,就设置“暂停”了,说的是电话铃声。

“喂……”

“你不会还在床上吧?!都快11点了……”

好家伙,真·睡半天——这是夸张了,我属牛,虽说不是勤恳耕地的那种,但也不像老爸属猪啊。(老爸:???)

虽然爸妈出门都没提醒我一声,但客厅的动静、厨房里热水器的响动还是够用的,把我吵醒。我……只好看看手机里,昨晚比我睡得晚(浪得爽)的夜猫子干了些啥,等他俩出去吃早点,大门一开一关,我才勾勾腿,侧身卷了卷被子,再小睡一会,赖到9点多再起床。

“冬天衣服穿得多也是麻烦之一。”关于女生“要风度不要温度”的事情,我之前奇怪是奇怪,但不至于到“羡慕”的份上——那总觉得自己不地道。

嘛,洗漱完毕,穿戴整齐,琢磨上午行程的时候……忍不住小感慨一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这离老妈越好的时间挺微妙的:现在有了地铁,到红谷滩的时间缩短,到姨夫那家店,如果自己不想中饭吃撑,下午有提前有饿感,依我自己习惯的饭点是最优解。但一个人在家,看手机看久了无聊,出门吃早点,到隔壁上上网,打游戏的话时间也不痛快……

“果然我就不该答应老妈视察工作的邀请?”

不能这么说……老妈是入了党的,我不是说不入党——就入党这个问题跟老妈唱反调,我憨批吗?我是打算大一先稳一波人际关系,班长业务熟悉一下,不至于办事效率低下,大二再申请入党也不迟。

我刚才开玩笑的意思是老妈是党员,我只是个团员,怎么能说“我视察她”呢?只是脑内的本我“口嗨”两句罢了。我是在屋里随便找了独立包装的面包和盒装牛奶,垫了肚子,在家的不到两个小时,除了刷动态、玩游戏,尽量考虑全面的性格此时发动……

上网查了查一号线的线路,预估一下从丁公路到红谷滩的卫东站,乘车是要大概半小时的。老妈到了店里,发了定位给我,虽然把地图拉近了看看,离地铁站不算远,但考虑到自己方向感并不强——熟路不会走错,把我往陌生路段一丢,可能并不能分清东南西北。可能我的宅属性,有一部分的根原是它吧……

咳咳,总之我一个人寻路的话,需要容错的时间,加上步行到丁公路的车站内、乘车的时间的话,大概小一个钟头的行程比较合理……一看表,该要出发了,人生总能在不经意间发觉种种巧合,过程中带来的小惊喜、小感慨,也就是我之前说的:千篇一律的日常中的“火光”。

嘛,其实我要是懒一下,加上运气够好——一到大街上就有空车的士,直接报目的地,后者可能更省时间。丁公路是南北向,南柴宿舍大概在由南开始1/4的路段,而丁公路北站要到与北京路的交汇处,意思是我要走完3/4的丁公路……

“主要是看看n市的地铁一号线,和锡市的一号线有什么不同。”后起之秀会不会有优势的地方?毕竟是家乡,私心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这波真不是亿点点……)

当事实看见了,或是后来一想才感觉自己居然会有这种想法,真是有够……憨,说蠢就有点损了。不过基础的配套都是全的,就是本地人再怎么贬地方政府,这里不对那里不妙,n市也不是第一个建地铁的城市,照葫芦画瓢,抄别人的总会吧?不能政府负责这块事物的官员,好面子好到这种程度,这种工程都提出“勇于创新”吧?不会吧不会吧……

嘛,能发现的不同点,就在于临时票上,锡市那儿是卡片,n市是圆圆硬币形状的物件……虽然没看网上对此有啥评价,可能女生会觉得有点Q萌?男生估计就对这种差异无感了。

虽然过了上班高峰期,地铁还是有不少人坐的,一号线通车到现在也就一个月左右,体验的热度还没完全减退呢。倒不是有阴阳人会冷嘲热讽:“刘姥姥进大观园,这是什么新鲜事吗?”我主要看的、想的文明礼节的东西。

n市的方言,同省甚至外省打工的人,会觉得用n市方言骂脏话,一来听得懂的人会觉得“难听”,二来“连珠炮似地顺嘴”,所以这边的作用就被放大了,久而久之似乎n市方言就只是骂人方便,前几年听说n市要争文明城市,网上就一阵热度不减的冷嘲热讽……

其实我是觉得有这种想法的人,都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的。既然要评论,尽可能了解得多一点才对,我喜欢n市方言的地方就属它形容颜色啊:xuan(鲜)红,咩嘿(一般是说晚上伸手不见五指的那种黑度),seng黄(生黄)……视感很强。话说那帮人既然戴了“眼镜”还视而不见,怕不是瞎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本地人能用肉眼看到城市的发展,像是之前聊到火车站,我多唠了几句那样:人大体总是向前的,进步的。生活水平不仅仅是金钱带来的物质享受,人们也要有精神文明相匹配才好。

“老古话有说‘德配位’,社会各种技术的进步、创新运用,让人们感受到诸多便利,少了或是压根不好意思开口贬低他人的末流。”虽说多数情况下,不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但顺着这条路退一步想,在高中写议论文的时候,我不只一次用到自己之前灵光一闪悟出的话。

“如果人人都能独善其身,那何尝不是另一种兼济天下?”虽然我明白,这种假设不比原话容易多少,但对比十来年前,起码让人增了“越来越好”的盼头,人与人的愈发友善……

“卫东站到了,请下车的乘客不要拥挤,先下后上,注意安全……”

喔,“胡思乱想”差点坐错过站台?这里应该是自我反省呢,还是庆幸回神及时……

“两个都不是啊,先下车然后随你怎么处理寄几好吧!”心里吐槽自己,面上不自主地都有笑意了,就是不知道旁边人见我这样,反应会如何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