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要说有哪里不好的话,大概就是最后一天或是重新开始上班、上课时,感慨一下时光飞逝……

然后三分钟热度的“一寸光阴一寸金”,随后在未知的、不定时的刺激到来之前,自己又是逐渐咸鱼,梦想啥的……也不是完全抛到脑后,只是想舒服地来。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慢工出细活”,心急吃不了兜着走……

咳咳,自己对自己还是有谱的,一篇现代诗体裁的序文,还难不住我。但换个角度:在班里、在别班人眼里,在老师面前……日常交流,大小活动,空间的文艺(无病呻吟),人设已经有了,那就在心理上有包袱。

是自我要求想写得好,压力是实在的,不算沉,但也不能忽视。不要到最后,真像副班当初开玩笑说的,“名不副实”,人设崩了,那真是社死救不回来,下学期一开我就退社……

“所以我这会不会也记入‘三分钟’里面?之后我是不是就真成绣花枕头……”

因为小学期开始的前两天,虽然期末考之前,我们在网上被已经经历过至少两次小学期的学长学姐,他们在动态上发的九图玩梗玩麻口了……话说他们真是真皮沙发,不光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我们还有小学期”。

记得是之前空间里有人转了一张图,应该是在某大学一堂公开课,或是选修课的课上,老师做的ppt投在幕布上,“学不进去无非五大原因”,好家伙直接让我笑喷。

“学不进去无非五大原因:

1.手里拿着手机;

2.心里有个煞b;

3.旁边有个逗b;

4.智商不在服务区;

5.窗外有台挖掘机。”

说回小学期的事情,本质上是提前学一点下学期的东西,打个基础,教学的节奏不是很快,所以没有正常教学的时候,网上看的逗图描述的那样——那么可怕,像是魔鬼训练。我们能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上……

感觉……有、对不住闫和张两位上司,因为上面提到的“其他事”,依然不是完稿。

周三,我们的瞿叨叨在年级群里发了个通知。

“关于假期香港游学报名……”

说来也怪,我以前都是对旅游兴致缺缺……嘛,后面想想也许只是不愿跟着老妈一起游,再者,我感性略多于理性,所以某些时候还挺信“机缘”一类的玄学说法的。

公历跨年的那一晚,我对自己不是定了新一年的期许吗?“主动抓取一些东西。”可以理解为“争取之前还未做到的成绩”,也可以泛指“第一次的尝试”。

游学……脚踩两条船(官方吐槽:能不能好好说话?),主要想到没有老妈的管束,我对旅行到外地……好像内心的不情愿、抵触一下子消了大半?这还是在,我没细看,甚至是不知道游学的是哪所大学、报名费要交多少、什么时候出发——这种情况下,yy了一下Hong Kong吸引我的地方。

“维多利亚港看夜景,铜锣湾的金紫荆广场,海洋公园……”这算是旅游景点了,而且我认真琢磨了一下,自己似乎对迪斯尼真不感兴趣,可能是人多排队麻烦,加上现在对游乐设施没啥好奇心?

其次是香港有钱人挺多,我对豪宅啥的……似乎没什么兴趣,但我之前跟你们提到过:喜欢车。琢磨像跑车之乡的三大超跑、嘤伦绅士的宾利和Jaguar……偶遇豪车的概率应该比大陆多数城市来得高吧?主要地方小,“邂逅”相对容易。

其他小细节就多了,往下细看的话,去的地方有两个,大学方面是港理工,在本地大学的排名其实不算靠前,但说实话,如果我真的去了……

就学术方面,我只是个大一萌新好吧?大学之前我也不是金字塔top一级的学神——超前学习。游学看讲义听听课,能为本科的后续打点基础——大二、大三听专业课的时候,能回忆起当时老师讲的内容,那就不亏啊,并非一定要高年级同学才能报名。

“反正也不是到港大、港中文、香港科技……那些顶尖名牌大学去听课。”而且寒假游学时间也不长,才七天……不过细想也不是没道理:寒假本来就偏短,现在都1月份了,发出这个通知,肯定不能假期留校,前期就去啊——签证都没办好。

然后肯定不能年假期间出发,最起码不能前三天出发,不然传统一点的家庭也不能同意。那么只能寒假后期去,先不谈往返行程紧张的问题,时间就不多啊,一周的游学听上去也合理。

“嘛……就是费用略贵一点哈。”项目内容和住宿,深、港的大巴往返,还有保险、行政的一些手续费,林林总总是5500软妹币。吃啥还有锡市往返深市的机票,都是要自费的。

“不算免税代购的问题,感觉都要小八千,真正到那儿才不会口袋紧巴,瞻前顾后的……”

挺犯愁的,时间紧张,报名时间不算长,主要我也从未向父母讨这么多钱,虽说这是正儿八经的学院活动,提要求也没啥不好意思的,但毕竟用度不小,我心里挺犹豫,没有第一时间交申请表。

但次日班团例会,糜老师也聊到这个问题,让我们晚自习的时候再说一次,有意向的填表交到分团委办公室……

“你感兴趣吗?”我问坐旁边的刘茵超。

“啊这……你想去?这么……任性的吗?”刘茵超大概没想到我会问她,有点迷糊地眨巴两下眼睛。

“就是因为贵所以才有点犹豫啊,不然昨天我就到分团委找瞿大大领表填了……”我挠挠头,“主要游学分两部分,前沿知识我也就能听个大概了解一下,想着今后说不定用得上呢?我感兴趣的主要是500强企业实训……”

是的,世界五百强的短期实训,嘤国保诚集团,负责选定市场的零售金融服务(比如保险业务),以及基金管理服务。这是我头一回不觉得金融行业……水深人心还复杂,不想沾染。

“就算不从事,总得了解一下吧。”自己毕竟是个男的,将来成家立业,我爸这样子,哪怕现在我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也会逐步引导我,认识人文社科、日常必备知识……让我少走弯路少踩雷。

但既然我自己有了这个想法——想了解财富管理的一些技能、工具,为什么不现在呢?

“镜水想找个同班同学一起去?”

点点头,我含糊一下:“嘛,先等晚上吧,看看大家的想法,我觉得香港对他们还有点吸引力的吧?”

暂时抛开游学本身的内容,娱乐、购物,就算我们还只是大一,也会有人愿意没有家人陪同地“半出国”吧?

然后我发现自己错了……

从周四晚自习,我在班上讲了这个通知,到周五课程结束,无论是面对面,还是qq、wx上的私信,都没有报名,甚至询问的联系。

啊这……我就挺尴尬的你们知道吧?

如果从绝对理性的角度出发,不考虑游学项目(大一上知识储备不足,去了没必要),再假设游学之外的其余时间……班里人都是“见过世面”的银,之前到过香港玩过啊,或者不太喜欢港式的饮食啊……

“好像就会显得全班31号人,就我一个没怎么见过世面似的?”当然这话只是自己心里调侃一下,主要以我的想法来定义,班里没人去,没啥问题,两人以上同往,朋友关系挺铁——这么解释也很有道理。

但只有你一人孤军奋战……总觉得有、不是滋味。

“emm……明天打个电话到家里吧。”征求一下意见,老爸大概率是会同意的……所以也不知我当时脑回路是怎么绕的,可能“明知山有虎”+“不撞南墙”?

“诶?你们要提前放假了?”

……

光速破案了,我有时脑回路奇特就是遗传于你的……平时和你聊天,我说的话你都不怎么装心入脑,这回见我半个月不到就二次来电,第一反应居然想到我之前说的,“临近放假再跟call你们”?

秀哦大漂亮,我被雷得大约两秒“无语凝噎”(外焦里嫩),主要对面是我母上大人,对她用一些新式的吐槽,会有大概率让她误以为我在冒犯她,这就很不好玩……

“和放假时间没关系,也没有提前汇报成绩事项,找你们是商讨一件事情……”

我简单把七日游学的活动跟她说了一遍。

“港理工,保诚集团……怎么学校也不是很有名,公司好像也没听说过呢?”

再次心里无语一会……学校的话我妈只会秉持“名校里面再拔一下”——就像先前聊到香港的大学一样,我列的那三个,就是她认知中香港的名校,其他的?陶丽同志表示我不是瞧不起她们啊,实在国内外的名校太多了,记不过来……

你们能理解我忍住不吐槽她是有多南了叭?

“嗯,起码QS的综合排名是比江南大学要高的,至于保诚,人家是世界500强企业,涉及非银金融的管理业务……”

“金融啊……你们专业不是化学吗,参观学习金融行业的公司干嘛?”

“专业相关的实习那是到时学院安排的,就像医学生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医院实习(干苦力)一样,和这短期实训不能随便划等号的好吧?”我发现有一点我以后真该注意一下,就是跟老妈打电话的时候,在室外天台上打可能会好一点。

跟信号好坏没关系啊,是我担心室友通过我的对话,脑补出那端老妈讲的内容,心里暗忖:章启轩的老妈也太……单纯了吧?聊天不多想一层,非要对方直接给出毫无遮掩的回答才显得对话正常吗?

“再说了,学了某专业,参加工作和专业八杆子打不着的情况还少吗?学化学的难道后面就不用理财,金融知识一问三不知,到了社会上交了金融方面的智商税都不知道,那才可怕好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