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点,宿舍熄灯断电,作业留在周末时间做,我们陆续上床,刷会儿手机,看看番剧,过了快12点——11点50左右。

“我先睡了,88。”

“嗯,晚安……”

其实是装的,我就康康他们是不是14号0点一过,准备第一次给我礼物和祝福语。毕竟都是小年轻了是吧?要好的朋友都是在半夜,掐准的话甚至是0点到0:01——60秒之内发消息的,就像贴子下面的评论区抢着“第一”、“沙发”那样。

是的没错就像我前几年和李萤送生日祝福语,内心像有“仪式感”,希望能给她“我重视你”的感觉,而像普通女性朋友、基友,就像多数人那样,如果记得日期就发条信息;忘记的话朋友发了动态,我刷到了,会跟一句祝福;如果彼此都佛系,那就是淡忘……

啊,但这和网上一条“蓝色鸡汤”:“喜欢就争取,得到就珍惜,错过就忘记。”意义是不一样的哈,虽然我本身性格是偏感性、多愁的那种。

现在说回寝室的情况:我装模作样也得装得像一点,不能衣服都不换就这么躺下吧?虽然现在天气阴冷……主要是给其他舍友“我是真想躺进被窝里”的既视感。我像是平躺入睡的,冬阳睡的另一边,大概也能知道我入睡挺快,虽然不常辗转反侧。

我其实半眯着眼……虽然也看不清过道隔壁的具体动作,但我听觉还是挺好的。

“刘昭?杨诗辰?”

“要不要再等他一会儿?入睡时间太短了……”

“嗨呀,真要等到镜水睡着,我们再把他叫醒,那又不好了呢。”

“他睡眠质量一般都挺好的,趁现在他迷糊的时候,才是我们行动的机会……”

你们不会以为我运用我比较敏锐的听觉,是要“展现”其余三人的低声细语吧?那不是他们蠢而是我们蠢好吧?!

“窃窃私语”才是正解——三人拿手机发消息互相确认啊!不然前面的操作和掩耳盗铃有啥区别吗?

只能说“异曲同工之妙”好吧kuso……

我只是听见冬阳下扶梯,往寝室门的方向走了……果然是蛋糕买了,放在我们收纳行李箱的大柜子里吗?

我只能好家伙……得亏我没啥特殊(严重)的洁癖,收纳柜正对着的就是厕所,想象我等下吃蛋糕时,语文学霸buff突然附体——发动“通感”!脑子里不由自主地yy出厕所里那酸爽的味道,被蛋糕上的奶油黏出无法自拔,然后……

被我吃进嘴里,嗅觉变味觉……呕!

于是他们仨花心思为我准备的庆生,关键环节被我这主角搞黄了——而且还不是对他们的做法不满意,是一般情况的不可抗力,这就让冬阳他们很伤。

脑补一下另一种剧情,感觉到有人叩击几下我的床板。

“镜水,镜水?”

“……嗯?叫我干嘛,你还下来了?”

是的,临场设计的台词,包括从“嗯”的半梦半醒的些许困意的腔调……我觉得再自己磨练一下,指不准能参演一下十八ji(是“级”不是“集”)电视剧角色的试镜呢?(官方吐槽:试镜群演吗?)

“来来来,你也穿件毛线下来,这波就是我们今天……哦不,昨天跟你讲的事情。”冬阳单纯地笑——从枕头边摸出眼镜一戴,看了就知道,自己感觉计划成功的喜悦的笑容,一边笑还打个响指。

“惊喜,surprise!”

“Happy birthday!来来来我们给寿星插十八根蜡烛……”

嘛,下地正眼瞧见了冬阳桌上摆的蛋糕,并不大,应该就只是九寸,一旁没有整理拿走的蛋糕盒子,上面有四食堂的“忆江南”西点烘焙坊的名字。

冬阳带头打着拍子:“许个愿再吹蜡烛,happy birthday to you~happy birthday to you……”

“愿……班里人都身体康健,未来学业有成。”

唔,别的年岁还好,18岁毕竟意义非凡,如果真想许愿,那愿望也得宽泛、大一点,私心一点的就明年再说?

“而且也不好幼稚到‘希望某某某能成为我女票’……”男女之间的感情、情爱,不是一两句话能说透的,更不是儿戏。万一许愿没成,后面觉得是老天不帮我,和自己没啥关系——这想法要不得。

他们唱完,我睁眼,十八根蜡烛不是一口短促闷气就能全吹灭的……话说要是我一下没控制好,吹出闷气还喷出不少唾沫星子……

“半夜里九寸奶油蛋糕只能我一个人?”

好在我唱歌比较擅长,腹式深呼吸拉得气息长也不算太轻,成功实现一口气吹灭全部蜡烛,掌声响起。

“章许的什么愿啊。”刘昭一边取蜡烛,随口

“说了不就不灵了吗。”

“有关大家的,不是许的我个人的东西。”

“还以为你还许愿有关芦总的……”

所以我哪有那么重的私心啊……

“虽然我生日14号吃蛋糕是常规操作,但没分过凌晨的蛋糕啊……”我先把刚才蜡烛点亮的蛋糕拍张照写段话,发到说说里,举着塑料刀说道。

“半夜吃太多甜食不好……要祸害也得拉其他寝室的人一起下水!”刘昭来了个“神转折”,获得了我们学委的响指好评。

“好主意!反正我们四人也吃不了这些,分给隔壁两间寝室吧,半夜开门送温暖……”

嗯,也不好分到1502每个男生,倒不是说男生分寝室的时候有两间住着外班的人,分蛋糕而已,又不是分钱……

“蛋糕就九寸,切太多份瞧着也不像样啊。”分给隔壁寝室的确比较合理哈。

“唉,我们先前还是没算好计划,要是换成大一点的蛋糕,分给他们就没什么压力了。”

“没关系,当好玩的嘛。”我把蛋糕细分,叫杨诗辰和刘昭拿好敲隔壁房间的大门,留一块给我自己品尝……

“是大人了,祝我生日快乐!”

14号当天也是,星期六也没什么活动,在下午,我想了想,果然还是要留存什么印记,供我能回忆的部分……

“还得是日志。”

感性归感性,但也不是实际的纸笔记录,说的是网上空间的生活日记。

要写点什么呢……

“父母,一个很切实,但有时会挺恍惚的词……高中我少有关乎亲情的交流,直到现在,隔了千里,哪怕心里有了挂怀,一通电话的寒暄不止一份温暖,碍于原先的、固执的情面,聊不到太深,最后只是不算回报的回报。”

直系的亲属:隔代亲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的妹妹——姑姑小姨。“点滴的好,回忆的时光也有或深或浅的印象,原谅自己还不知道如何把恩情换算成具体的什物,也许等年岁更大一点……”

还讲了几位初高中对我帮助莫大的老师,以及与我一道成长,互相勉励的好友、挚友:“对我而言,你们在那段拼搏岁月里陪伴我,显得至关重要。”

“没有你们的友谊,我在学校只剩麻木:除了知识便缺了生机、灵气。人生转折前有你们的扶持,真的很幸运……”

“如今,我身处苏省锡市,江南大学清苑宿舍里,写着一份我心平淡,但于我意义不小的记录。大学生活已然开始,身边的人不断变化、变换,我们所珍视和守护的,也许只是过往简单的点滴断片,但能代表着我们在彼此生命中占有的地位——这是对彼此而言的重要性……”

“若干年后,若情缘仍在(刚才就想作结了,结果突然想起与“清苑”的谐音,一阵头皮发麻啊……),若不忘彼此、有再续之机,我心必也会继续留存着你们的身影,负着十八年来记忆的丰满,去奔跑,去信步,去彷徨,去那未知的未来——希望那里还有你们,有更多‘你们’的美好未来。”

嘛……像我写这类的随笔,文风现在养得是偏官方、正式(大概是受高中写议论文的影响)的同时,也有散文感性的一面,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气呵成的舒爽。

随笔不就随性吗?但在想挥洒的时候,又有自己的“牵绳”隐隐约着——这不正是我自己的写照,亦或是自我追求:感性和理性在这时的兼容并蓄吗?

在这时觉得自己很牛逼——别人看来的神色有装杯的外在气场,这我觉得是ojbk的,是有人觉得生厌,而我不会在意的。

像是我天马行空有了点灵感,只是随笔形式的段落,我觉得ok的,都愿意“抄记”的空间里,有次获得了蔡老师的留言。

“年轻真好,感怀随意,是可以任性的季节……”

是啊,任性……我的任性其实算是在自己约束的“框架”里打滚撒泼的,而大学的环境不断给我想象、尝试的空间,机会有的是同学给的,有的是自己想去争的……

除了我自己所谓类似“仪式感”的催动力:成年了,18岁了,想谈场恋爱;也有老妈之前频次减少,但每次刺中我的心情:“大学四年,你也不是一开始就找到女朋友的,后期你还得考研吧?恋爱的时间会更少的……最好还是别交女朋友。”

我的回应是一言不发,总归是有逆反情绪的。绝对理性的考虑,的确是在理的,但我要是真完全听从了,先不说“提线木偶”的概念,是我违背自己的本心(感性多于理性)了。

而且在周三计算机理论知识,中途课间休息的时候,我从洗手间回来,是一边回教室一边微微放空的状态,结果迎面是走来两个人……

“班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