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好时段的票这么早就卖空了……”

“主要是提前了接近一个月买还来不及,这才是更没想到的好吧?”

当时……我也记不得具体哪天晚上了,老爸老妈加上我,就盯着老爸手机显示的车次,声音压不住就嚷嚷,也不知道冲谁,只是单纯觉得不爽。然后三人大眼瞪小眼,老妈情绪控制相对我们来说弱一点,所以最先憋不住,“噗嗤”之后没停顿,闭着眼睛拍大腿,有种哭笑不得的意味。

我和老爸也莞尔——不然咋办?还能对按常规操作流程的家里人骂骂咧咧吗,老妈也不会做这种事。

15年,虽然n市西站已经建成通车,但……我之前也提过一句吧?“虽然是省会,但评级还是三线呢。”本地人网上有关于这个问题的骂声,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也可能是“爱之深,责之切”?

说回正题,这话的意思是……像是金陵、姑苏,这在全国算是比较有名的城市,豫章有动车通那里。但像锡市……不能说它不发达哈,那一片,苏锡常还是很有名的,只能说它比较低调?而n市建西站的目的,就是把大部分动车高铁的客流往西站转,缓解老火车站的客运压力,老火车站主要负责“K”、“T”打头的列车运行就好。

啰嗦了这么些……是的,从n市直达锡市的客车只有两趟“K”字头的,而且一班晚上出发、次日上午到的,相对行程舒服的车次已经卖完了,只有下午出发、次日凌晨到的还有票……

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抱怨了吗?

“所以我那几个同学留在n市上大学……算是有种隐藏的便利?”

当然这话冒出来了只能闷在心里说说,这要跟他们一起的时候说漏嘴,不得锤死我哦。

临出发的这两天,我们整理行装,大人们当是出差、旅游的流程,只需要带一周左右的衣物鞋袜,女性相对麻烦一点,加个化妆包。然后像充电设备、相机、身份证各种卡……这算必备的东西了。

我就比较难受了……

因为第一个学期就是秋冬嘛,带的衣裤都是厚实的,就很占行李箱的空间。哪怕我脸都不搽护肤产品,一部分日用品,像是肥皂沐浴露洗发水……都是打算到锡市再购置齐全,但关箱子的时候,还是满当当的。

“woc好沉……”

让我不禁回想起当年我和老妈去帝都旅游,那时也是用这个箱子——这是我们几个家中最大的一个旅行箱了。虽然那时我和老妈只是去了一周时间,但毕竟是两人的物件都在箱子里,在这方面虽然我年纪还轻,但也不能让老妈一个女同志搬这么重的东西……

“当年都拎得起,现在……”只能把原因归结为“东西更多”了。

暑假后半段由于肖宇航还是老样子要回老家,欧阳是被皖省的一所大学录取,走的时间比我还早些……嘛,想想我们订的火车车次,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我们高中五人还没法在临报道出发的这几天,最后聚一餐饭,聊聊天(扯皮),说实话大家都没想到这件事,心里突然意识到的时候,还隐约有点戚戚……

个毛啊?!之前不是说好了寒假吃火锅吃水煮,又不是最后一个假期了,伤心的情绪我早在看《栀子花开》的时候就用完了,现在矫情个鬼啊?

21号,我们一大家——陪同我去报道的两对夫妻,加上更年长的一对夫妻——好像这几年都没坐在半边街的家里,一起吃顿饭了。毕竟要么是中年人各自有事,要么一年三节为了老人家别太操劳,吃饭都在外面的饭店。

而在大约下午两点三刻,爷爷奶奶执意要送我一程,半边街离老火车站的距离并不远,但这其实说的是步行距离,开车的话要绕一段路,耽误个十分钟吧,当然会留有时间的空余,不至于错过班次……

“一辆轿(车)只能载五人,这次姑姑又是跟着我们一起去,姑父要把车停回南柴……你们就不用送我了吧?”

爷爷奶奶这个举动出乎我们所有人意料,不仅我,爸妈他们也都劝说两位老人没这必要。在我们看来,万一不凑巧弯路还碰上一两个红灯,那爷爷奶奶还得干站在入口处等我们,这……我们的观念里肯定不愿老人做这种事啊,天又这么热。

“其他时候我们可以不来,但这是送大一新生,意义不同的,都别劝了,你们还打算犟下去,耽搁上火车吗?”

爷爷一说掐中关键,我们都没声了,只能依老人家的话。绕了一段路,好在不是什么上下班高峰期,顺利到了车站大门口,扫一眼就能看到他们俩。在我们从后备箱搬行李箱出来的时候,他们还想过来帮把手……当然是被爸妈他们阻止了。

“时间也不早,我们就直接进去检票了哈。”老爸是同爷爷说着,爷爷应付着点头,眼神却一直放在我这里。

“爷爷……”

“和同学,室友好好处关系啊,上学期后半段天冷了注意保暖防寒,江浙一带湿冷比我们n市还严重……学习也不要落下哈……”

我不敢用敷衍的口气,点头一一应下,但说实在的,一口一个“放心”,他们哪会彻底放心呢?就是我现在,心里也是复杂的,期待、坚定,但还是有忐忑、紧张……

爷爷能回应什么?他只能连着两声“好”,重拍两下我的肩背,深吸气,虽然他眼睛不大,甚至算是眯缝眼,但听他后面那句“好”,些微的沙哑哽咽……我便没敢看爷爷的眼角。

“好了好了,只是半年而已,人迟早要经历类似的事情,这有什么好难过的?过年不是都在一起吗……”

老爸宽慰几句,姑父和爷爷奶奶向我们挥手道别,他会送两位老人回家,有空调吹,不必晒太阳那么难受。

我们则是过安检,到候车室没多久就开始检票,进通道一路下楼到站台……话说我提着大箱子下楼还挺费劲。虽然台阶旁边有斜坡,但我琢磨这重量……

“带着我小跑下站台倒不至于,但万一抓不牢,或是一个侧翻然后叽哩咕噜……”

好像危险系数也有,看前面坐最近两趟列车的人还不少,箱子受损倒是其次,别从后面、在楼梯上把人撞倒,那就麻烦大了。

“偷懒之前要想清楚。”

笛声响起,列车驶出站台,渐渐加速,透过车窗,景象由熟悉渐变成陌生,我有意识:自己新的旅程,这才正式开始。

然后我很快便发现,现在“K”、“T”这种在已经有“D”、“G”列车的情况,你嫌它慢、不能尽快到达目的地,至少在我看来是排在后面的嫌弃理由……

“玩手机、跟朋友在qq聊天、听歌、到车厢接口处跟乘务员闲聊……”当你把所有你能想到的、消磨时间的活动都过了一遍,躺床上但还没入睡(我不是属猪的),发呆、试图放空自己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忍不住多想。

“关于自己大学生活的,未知的不恐惧。”

哪怕我本身是个偏悲观的人(之前也说了,“喜欢考虑偏坏的情况,让自己心里先有底”嘛),想象自己大学生活会面对大大小小的挑战,也到不了“恐惧”这种程度。

先自己想办法,动手先试试,如果真的“之前完全没做过”,也没有继续进行下去的头绪……

“(偷偷)效仿,或者请人示范总可以吧?”只要你自己性格别太傲。

但我迷茫、担心的是“能不能做好”,而不是“做到”的问题。常见的新生问题:室友、老师能不能主动搞好关系;自控力能不能有;学习也不能得过且过……

啊,当然女票这个问题……我就是想,也没有任何经验,只有看的恋爱番剧提供的理论知识,就这?就这就想跳过“做到”直接“做好”?人生对我也太不友好了吧。

耳边听着调到最小音量的《幻听》——单曲循环,能覆盖一些车轮轧过铁轨的,有节奏的轰鸣声。话说我这是头一回听着歌能睡的,这波还是有点(太)困了,我固执到一定要等乘务员查票之后再踏实睡,结果只睡了四个小时多一点,火车就到了锡市。

那是……哈欠连天呐,我先来一个,然后因为“哈欠会传染”,其余三人无一“幸免”。

然后就大眼瞪小眼,发出杠铃般的笑声,搞得前后同样在锡市下车的几个人用莫名其妙的目光看我们。

嘛……由于是凌晨到达目的地,而且提前查了一下,我们到的是老火车站。

而江南大学虽说有地铁直达,而且是两站分别到东门和南门附近,但……那是地铁接近终点站的地方。

想想,就算有出租车坐,直接订到大学附近的宾馆,那得跑多远啊?车费不用想,肯定离谱……

于是……我们还得先找一家在城区里的宾馆住两天,再找大学附近的宾馆住几天,不然到时候让老爸老妈,学校宾馆两头跑,不得累死?

到底是为了我,我不会分不清根源问题,反倒因为舟车原因,乱发脾气给长辈——我情商没那么低。

嘛……也许是我们都困倦,开口抱怨的劲儿都没有了吧。

“先补一觉再说。”是我们现在出奇一致的愿景,好家伙,这种情况不多见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