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对我第二天的成绩似乎也挺满意的,总分也没有过多点评,和我预想的一样:“语文有失水准,数学有点看不下去,但平均下来,和你之前考试的总分出入不大……”

“只能说有点可惜吧。”

当然这时候的“可惜”没有未来毒硬币的那层意思哈……

“等晚上吧,我们都在家的时候,我们参谋一下你报考哪所大学。”

“嗯。”

“好了,也别太沮丧了,又不是考得烂到看不过眼的那种……等下我会和你妈汇报的。”

“你这语气状态,她不生气都要被你憋出气来的……好了,就这么说,你一个人在家好好的,冷静一下。”

“拜拜。”

“嗯拜拜。”

听着耳边手机里的忙音,想到刚才老爸说的话,我又自嘲地扯了扯嘴角。

“憋出气?她听了成绩还用憋吗……”

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呆在自己的房间里,但现在,家里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扭头角度稍大一点,就能对上我的书桌。而看着桌上、架子上推着的那些资料、卷子……

忍不住就会去想成绩的事情,心里莫名发堵。

“这环境暂时是呆不得了……”穿戴一下,带上包,出门透透气吧。

唔……中午也在外面随便吃点,跟外公外婆打声招呼吧……

娱乐项目的话,这时的上网和打球二选一,果然还是后者吧——刚说目的是“透气”,结果自己从一个封闭环境进入另一个,“另一个”还是时不时有“仙气”飘来的……

比较起来,出身汗反倒爽快一点吧?

算好时间,回家就直接到婆婆家,再歇一会就准备开饭。一进门,爸妈都在。

“你这数学……唉,这次怎么会考成这样咧……”

“等于补课的钱都白费了。”

老妈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最后只能说出这话——木已成舟,她也明白再怎么说教,高考这事基本快翻篇了,那再说也没什么意义……

嗯,在我的观念里,我和她,甚至家里全部成员——最心痛的那门课都不一样,那还谈什么意义?

“晚上我们讨论一下,该填什么志愿吧……已经过去了的事情也不用多想了,再说也不是全是坏事。”老爸安慰众人,提振一点气氛。

“超一本线也有46分,985指望不上,进211还是没问题的嘛。”

老妈大概也是这么安抚自己的,我在婆婆家吃饭期间很少主动言语,像是回家的小姨问我情况;老爸老妈提前问我,心里是不是有想去的大学……

回自己家,各自洗脸洗jio完毕,三人关小黑屋里研究填报的问题。其实也没啥好研究的,除了第一志愿填了一个相对好高骛远的中央民族大学,后面都偏常规,考量分数之外,像是地域经济水平、家庭方面的人际交情——衡量的比重就越来越大了,而这方面,我还真得听他们的意见。

像第三志愿的江南大学,因为坐落在江苏锡市——江浙沪这是大范围的经济优势区域,而江苏省又有“苏锡常”的经济发达地区。

这些因素之外,人际方面也是重要参考指标啊——姑苏住着大舅公一家,比起其他地方,有亲人照应一下,多少会让更远一些的、在n市的两家血亲心情安定一些。

第五第六的话填的是J省财经大学和n市大学——都是本地。别看n市大学是211,J省财经还没211的头衔,但在我们的认知里,如果分数不算很高,但对比往年金融相关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又挺有把握,那就不考虑n市大学。

比起“普通的211”,除了比较熟悉的中央财大、西南财大、上财、对外经贸……J省财大也排到前列,这是很多人没想到、也一时间想不通的事情吧?

毕竟前面的几家财经大学,要么985要么211,这突然插上一个普通一本,好奇之余,的确能反映出一点东西吧?

“既然你的……至少这次向我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还没到一飞冲天的程度,在我看来,我其实是松了口气,冥冥中给了我一次机会的。”

知道老爸后面还有话,我眼神里、脸色上并没有疑惑、询问,甚至是愤懑的表现,而是出奇的平静,等着下文。

“都说孩子羽翼丰满,迟早要远飞天地,闯荡一番的。”

“虽然小时候,包括最近,在家里和你开玩笑的时候,说的都是我相对男孩,更喜欢女儿,说比较嫌你……其实都是骨血,哪有不亲近的道理?”

“儿行千里母担忧,做父亲也是一样的,只是男性有些时候,不容易自然地表达情感罢了。”四目相对,老爸温和地摸摸我的头发。

“你从小到大,收纳整理的习惯就不太好,比起其他家长首先担心的,集体生活相处问题,我们大人反而都不担心……你的性格很好。”爸妈都一边点头附加肯定……我暗自琢磨老妈这还肯定我性格好呢?高三的大小争执……

不说“鸡飞狗跳”吧,但“鸡犬不宁”是够标准了。

“在n市的话,周末你可以回家住,衣服可以带回家洗衣机洗……话说你在学校都不用带那么多物件,多轻便啊。”

“少了老人家挂念,我们想你的话还可以到学校去看你……”

好家伙,经老妈这么一提醒,我立马心里一哆嗦,后续她说的“介绍、领着同学在市内吃喝玩乐”——迅速增进人际关系等一系列好处,我都听不进去了。

就凭你这手“突击查岗”,我更不能选n市的两个学校了……话说老爸刚才还商量把第二志愿填J省财经,这意思不就是算作“我同意留在n市”吗?!

虽然我的情感世界里,感性的比重还略多一些,但也因为高考头一天的发挥失常,激起了我“倔”的一面。(官方吐槽:肯定不是主因……)

所以……其实商议、敲定下来最终结果,并没花多久时间。爸妈也可能是顾虑我情绪不高,没有额外多说相关的事情——本来老妈对于大学报考、招生对象……都做过深入的学习,只是现在看来,大概半数都用不上了,所以刚才的商议,她也少了很多话。

就此给我的感觉……挺奇特的,莫名地不是滋味,但也没到“觉得对不起老妈”的程度。

觉得她对此过分上心,甚至接近功利的程度,虽然我明白:初心肯定是为我好。但这个说法已经被太多家庭用得烂到不能再烂了,使我忍不住就会产生相关的猜疑。然后“初心”理解为“借口”,就是会有厌烦情绪——这还是想得比多数同龄人更通透,不至于升级到“厌恶”的情绪……

26号,再次来校,找班主任做最后的有关志愿大学的更详细的咨询了解和确认:填报大学的优势专业、你的分数对应这所学校,能被录取的概率……其实这都写在纸上了,志愿表格又不允许随意涂改的,而且如果老师说动学生更改志愿,与学生家人的共同想法有出入,到了录取通知书下来,又是学生家庭和校方的实质矛盾,搞不好还会引来媒体……

咳咳,我这波思维拓展得也太广了,明明要表达的意思只是“让我们宽心”,心里更有数、对于两个月后将要去往的象牙塔,有个大概的谱吧。

“江南大学……分数相对来说是比较匹配的,所在的省市也很好。”你看老刘就不像老妈一类的普通百姓,张口就是清华北大,复旦同济,这谁顶得住哇?

现在网络发达,知名一些的高校自己是能查到的,但从任课老师的口中说出来,加上一点分析,心里确实能安定不少。

“江南大学在锡市,前身是轻工大学,最出名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全国数一数二……”

填报的六个大学,老刘耐心地挨个给我做了分析,还对我(一家人)的志愿梯队的均衡合理性提了一句肯定。但……

很多因素交叉作用吧:因为喜欢,也和想超哥她们那样,有些不敢直视老刘的眼睛;在我后面一位就是涵姐,十班成绩的扛把子,一方面是“不要耽误他们的交流时间”,再者也有一点自愧弗如的感觉……

总之这几天,我算是up不起来了,虽说缓过不少——我之前不也说过吗?父母两边的亲友小辈中,我不说最好,但也是让其他家庭羡慕的后生。爸妈不是都不是喜欢四处炫耀我成绩的人,但这段时间,高考、志愿填报、录取通知书……一系列的话题热度太高了,哪怕亲戚有事务缠身,自家孩子今年又不高考,一时间忘记这茬?

随便听身边的朋友、同事聊起这事,就会联想起熟人的孩子。

不主动宣扬(实际也绝不是什么值得宣扬的事情……),但别人问到了,也没啥好羞于启齿的部分吧?

我本性是良善的,但有关天蝎性格的迷信、“镜水”的反面效果……让我判断别人心理时,首先依据的是“性本恶”——防人之心不可无。

“他们为什么这么八卦、喜欢探听别人的生活?”

肯定有人心善,愿意看见别人家的喜事;而即便往功利的方向去想,亲戚、朋友送个好口彩——动动嘴巴又不会少块肉,端几下还能混顿好饭好酒。8月左右请升学宴嘛。

那考差了呢?

有人是真心为你感到可惜,交谈中有共情的成分——希望能分担你的烦恼、苦闷。可在我的认知里,大部分人都不是这么想的。

发消息叹一句“可惜”,如果见面就拍拍你肩膀,但实际心里并没什么触动——这种淡漠还算好的了,怕就怕什么?

表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面上给你安慰,心里却幸灾乐祸,就不盼别人好,老**戴bra——一套又一套。

面对他们,我当然能做到内心保持冷静,他们的作派顶多让我内心的湖水漾动几圈厌烦的波纹,真正干扰到我?不存在的。

但月末的一天下午(中午刚过),手机提醒有人发消息找我,我一见人物和消息内容,一下脑子就懵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