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一直挺恼火恋爱当中最起始、也可能是“还没开始就结束”的桥段:表白。

让之前可能友好相处的一对异性朋友,因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单相思表露,迅速疏远……

而我自己都觉得有、可笑的是:我这份“恼火”是无名火,只能闷在肚子里自己消化——想发泄也不行,必须压制住自己的情绪。

因为但凡保有一些理性、冷静的人,或是之前就已经见识、亲身经历过(表白失败)的人都明白:那团“火”就是失败的苦果,只能是由你一个人咽下,别人无法实质性地帮到你什么,倒苦水也只是想当然的自我安慰。

能怪对方吗?绝大多数情况是不行的吧?有关男女彼此中意,有句俗语……虽然真的挺俗,但你不能说它没道理,恰恰相反,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缘到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所以别人对你没眼缘,对你不来电……什么说法都行,你可以心有不甘,放不下,被劝“天涯何处无芳草”依然钻牛角尖进死胡同,但是有一条底线——在我的认知里,无论如何都不能越过的红线……

“不能因为对方的拒绝,单纯就这一点产生怨恨一类的负面情绪,甚至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

而就是对方的品性有问题——渣男或是绿茶,愤恨归愤恨,报复与否另说,但凡还有一点理智的话,难道不是先从自己这边找原因吗?

“起初是怎么盲目地看中ta的?近视眼矫正先不说,起码先滴几滴眼药水吧?”

自己扇自己几耳光,也就清醒冷静下来了……

但第一种情况下,真正遗憾、憋屈的还不是被那时心水的人拒绝,而是之后彼此的尴尬情绪——哪怕说过“做不成男女朋友,还能当普通朋友”,至少在长时间内,这都不大现实。

心理拉不下脸面,这是一点,还有环境因素……话说起初脑子一热就想着表白,被拒之后才比较明晰地意识到:在学校,是学生,有这种想法……

不好说“不对”、“错误”吧,毕竟立场不一样,只是“不合适”。

我这人思维就挺奇怪:知道“未雨绸缪”,喜欢预先做好多方面的假设,这样心里多少有底;但到了现实交流,心里还是更愿意向善的、想着别人对我没什么恶感。

所以才恼火啊,又不是什么解不开的结,一方面是自己的怯懦,余下则是避嫌——让一段感情淡化疏远。自责的同时,又忍不住不去多想……

“老师家长反对早恋,最直接的当然是‘影响学业’,但学生自己却很难理解到更深一层的道理:在限制复杂的情况下,还有异性友谊,这本就珍贵,但好奇心的驱使下,按兵不动就更难做到了。”所以才有条令这种“猛药”吧。

嘛……哪怕我自诩冷静,多方面想问题,年龄在那儿,就是成熟,自己境界的高度也不会高到哪去:不少人在第一层,我自以为在第四层,结果自以为的自谦还是算自大……别说第三层,只怕在登第三层的台阶步上,时不时自得一会,步伐都慢悠悠的了。

我还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状态呢,上面这堆大道理就更想不透了,不然为什么还选择这么天真地相信赵筱婷的话呢?

愿景总不能是坏的嘛,不过我也是年轻,她的性格——与我交流的话语、平兄之前交代我的介绍中,如果她没有太多的掩饰,她算是我从小到大接触(交流)过的异性同龄的朋友之中,最柔弱内向的一个了。

有那两句,加上表白被拒后,男生95%以上的“下场”,我不是天真是什么?

犯二……嗯,更贴切,我竟无言以对。

不过插句题外的吐槽……我的高兴现在居然变得这么廉价,这就是享受孤独(装杯),却又忍不住群体呼朋引伴的安定温暖的诱惑——本人也就这么端不住的吗?

要不然怎么取那个号呢?那当然不是狂妄自吹,而是表达一份对自己今后的期许嘛……

“人设愿望有没有用,不尝试完善怎么知道?”至于未来什么时候派上用场,那谁能预测得到呢?

次日上午……其实清晨我就醒了,只不过春季的第二天嘛,加上重叠着宝贵的高三寒假,温暖的被窝让我难以接受刚直起上半身时,突然的冷意。虽然按文章描述的说法,叫“酸爽”也不是不可以,但在我的概念里,闻化学实验室里,氨水浓盐酸啥的,那才叫“酸爽”——怎么着也带个“爽”字,没毛病,冷不是自己找罪受嘛?(官方吐槽:上头不是更贴切吗……)

啊,关于冷,之前说过自己这两年是到了冬天、春寒时就不及小时候那样……用家乡话来讲叫“梆燥火烈”。我琢磨着自己想塑造一种文人高冷的气质,不是体表温度也跟着降下来啊……

我这闷骚的性格,还yy着不久的将来,自己牵着女票漫步在冬季飘雪的夜色街头,捂热她冻得有点发红的小手,相视莞尔——这场面的男友力不错吧?

现在一想……想桃子呢。

咳咳,女票这种事情八字没一撇呢,主要想说的是即便这样,我顶多就是上个热水袋靠着双脚,白天就用个电的,方便一点,也不至于捂着捂着,想到这约等于在自己摸(抠?)jio,心情顿时就不美妙了……

冬天我房间是不开热空调的,当然,相应地,释放压力的次数也得减少一些……我不止一次有这种疑问:现在手脚不像前几年那么热乎,会不会有这方面的原因?

冷归冷,但生物钟还是有的,只是赖床罢了。而当听到隔壁房间的响动……老妈起床穿衣,一路到卫生间刷牙洗脸,我默默估算一波时间,咬咬牙起身穿衣。

如果真没睡醒,被老妈中气足地叫醒,还带着埋怨不满的情绪……我这人没有起床气,这也算一个小优点吧,不会一大早就炸毛——美好的一天从咆哮开始。像是低开的曲线,只要稍稍回升,心情不就越来越好了吗?没毛病……

不会对吼,但我也不是抖m……像是《mm一族》的男猪太郎,虽然我看内容挺欢乐的,但并不代表我想尝试被骂出**啊!

“所以,在听到热水器第一次歇工的声音之后,我就得开始窸窸窣窣……地穿衣裤了。”至于为什么是这个拟声词,当然是因为怕冷,缩在被几里穿好线裤,才好下地穿外裤外衣啊。

这样就能免受老妈不知情的“呼喊”,我预先到客厅等她完事,这样她就不用连带着搅扰老爸的浅眠了……老爸的年纪也是缓慢但确实地增长,身体素质的下降也许也慢得觉察不到,但他也不像年轻时候那样,周末还想着约上朋友包场打半天羽毛球。

长年保持着肚子圆滚得像怀了六个月的孩子——这说法是不是挺魔性?乍一听像个病句,但听懂想要表达的意思之后,笑点完全不是类似病句的部分。诶,就很皮……

在我洗漱完毕后,见到她坐在沙发上啃着面包,感觉口干就喝一口家里囤着的橙汁饮料。说来老妈这点挺特别:经典的牛奶面包组合,她却不喜欢。据她描述牛奶的一股腥味让她作呕,吞不下去……

奶腥味我只在儿时的瓶装初乳那里尝到过,而且奇怪的是,我是在喝了几年初乳之后才突然有一天有反胃的感觉,现在回想,类比一下的话……居然感受到渣男的既视感?!就挺离谱的。

现在像是瓶装的高品一号——和爷爷一样,以前有开玩笑说自己提前进入老年时代,高品一号就是我迈出去的第一步。盒装的像是金典、特仑苏……大概其他家人都不排斥牛奶,又不是喝了有过敏反应,但老妈就态度坚决,no。

理解,我见识了她的态度(虽然没亲眼见到她喝牛奶吐),即便极少数情况劝一句(逗一句),就打住了,从来不会习惯性地追一句“为什么”?

人都有喜恶,这是必然的,老妈对于家常菜基本不挑,都吃,而我小时候有挑食,但……

“青菜包菜空心菜,猪肉鸭肉鸡胸肉……”我又不是肉食动物或者从小遁入空门?那对于我的星座也有点抬不攻屁了。

反正老妈仗着自己“伪·什么都吃”,小时候喜欢在饭桌上叮我,“挑食不好”、“什么都要吃一点,营养均衡一些。”

也就是当时还没有“我信你个鬼”,加上辩论思维没有搭建好……大部分绿叶菜我吃,而且还是喜欢吃,肉类的话鱼一来讨厌腥味,二来嫌吐刺麻烦,连带着大片海鲜我也是拒绝的。虽然我有次到医院查过敏源,海鲜我理论上是能接受的,但海产品的腥味加上有些还鼓励生吃……

你们喜欢你们玩,别带上我就行。

于是配上我的性格脾气,就又养成了一个张弛有度的好习惯:理解、支持,不去刻意评价别人饮食方面的喜好——习惯雅俗的问题那是滞后考虑的,既然现在条件好了,基本饮食可以挑喜欢的吃,那不就得了?像是小时候家人说教我:“想当年国内条件、家庭条件不像现在这么好的时候……”

不至于听烦了跟他们顶嘴,但基本也是耳朵一边进一边出:既然都说了是“想当年”,我这性格又不是那种狂妄忘本,容易飘的类型,教育我的目的还不是大道理,那……何必呢?

忆苦思甜?我思想也不算先进,入党也不是当年那时候,有条件还忆苦,我脑子一抽也不会抽到那里去……

咳咳,早上发散性思维还挺活跃哈……我也是面包加喝的,老妈饭量小加比我洗漱早,先我一步解决早点,准备到婆婆家,与外公外婆小姨一起招待客人。

“我们十一点半左右出发吃饭,你大概就早个一个小时叫醒你爸,你们呆在四楼也行,提前下楼跟大部队一起走也行,好吧?”我比了ok的手势,老妈便出门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