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修学旅行的第四天,日程的最后一日。具体时点是午饭时分,地点是京都的机场。由于前一日已然买好了即将带回的土产,上午我倒也能够安心地思考发生在河合椿身上的“闹鬼”风闻并给出合理的解释。现在,各个班的同学正有组织地候机,机场空间虽然宽阔,但几百号人有组织地涌进,在这里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于是,走在队列外围的我的手上,便塞满了沿路发给的传单。这些打零工的青年们自然是不会放过我们这群能大量消化他们手中传单的人流的。候机室太过宽敞,以至于老师们并不让我们随意走动。近处找不到一个废纸篓,也抓不到空隙丢掉这些传单,我不得不带着它们坐在了候机室的座位上。

离飞机到点还有一段时间,这些传单便成了聊以打发时间的材料。一般来说,传单总是代表着发行方正进行着某种活动,毕竟纸质传单无论从成本和速率来说,都是远不及媒体广告的。既然采用了纸质传单,说明发行方必然同时采用了媒体传播,而花下血本进行如此多渠道的传播,定然是发行方在进行某种想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的活动。

然而,碍于商业模式,一张传单也不会将所有的详情都告知阅读者。否则,知根知底的情报就会抹去活动的期待感和神秘感。所以,最为成功的传单,自然是那种第一印象兼具吸引与诱惑,然而细看时,言辞却欲言又止的设计。这种模式,最容易使阅读者产生“想要一探究竟”的冲动。

我手上的传单有某地的城市宣传,某旅店的住宿优惠宣传,某地方银行的旅行保险,某餐馆的特色食品等等,不一而足。拿到这繁多的传单,我的第一步工作便是一起拿在手上,如书本般快速翻页,寻找最能吸引我眼球的部分。

有一张画面设计得颇为震撼的传单进入了我的视线,一个人正从纸张远处骑着自行车朝着冲出纸面的方向骑行。仔细看去,这便是那个自行车免费出租骑行的活动,只不过和我在旅馆联络室看到的传单样式不一。传单上写着一些参加此活动需注意的事项,例如起止日期、需要的证明、押金若干等等,这些我已经在联络室的传单上见过。

不过,这张传单上也有些额外的信息,比如这家公司的母公司、业务伙伴、法人和董事等等,它们被印在传单的反面。这些信息列在这张活动传单上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是机场,虽然我们是一个大群体,但站在更大的视角来看,这里来往的主要人群还是商务办公的白领阶层。这一阶层对于这家公司的关注点,或许更多的是它的运作、投资前景等等,而非那个全民参与的活动。因此,这张在机场的传单设计得也是别有用心:一面用活动吸引普通的民众,一面用那些信息吸引外界的投资。我们把活动宣传的内容当作正面,而商务人士或许会将公司信息当作正面吧。

此次修学旅行中,我虽然没有亲身骑上自行车,却也有两次与这个活动有所接触:一次是思考偷懒的保健老师去向,一次是解释河合椿为何会被甩出去。在第一起事件中,我目睹了该活动使用的自行车:中规中矩,背后插着宣传标语。提供免费自行车,条件是通过其广范围的移动来打打广告,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宣传手段。然而第二起事件中,我却得知了这些活动车辆或许存在零配件老化的问题,并且疏于检查的事实。若不是零件老化刹不住车,河合椿焉能被甩出那么远?若不是疏于检查,之前就该发现问题,并且河合椿还车时,也该对车辆的些微损坏提出些异议。

这家会社还存在母公司,看来并非是什么大型会社。从活动中只设有五个换乘点的工作量也可以旁证。然而,传单设计得如此精妙,活动的实际执行却如此不堪,在中小规模的会社中,不应该存在如此分明的才庸两极现象,而中小型会社的财力,也承担不起对社会大规模招聘临时工的成本。这样想来,这份传单便显得有些可疑了。

对了,旅馆的联络室里的那份传单,那或许才是这家中小型会社所分发的传单。本来,为一个仅持续一周左右的活动制作两种传单就是一件稀罕事,而在想到中小型会社的能力或许有些不堪时,这件稀罕事便更值得推敲了。为何要制作两种样式不同的传单,还特地将其中一种制作成面向商务人士的类型呢?

或许,答案应该向上寻找。这种契合设计理念,抓住各类人群心理的传单,势必是让专门人才制作的。这种人才若是甘于寄生在这种中小型会社,可真是妄自菲薄到匪夷所思。因此,这种传单是那个会社的母公司,也就是一家规模较大,足以为这位设计人才提供满意待遇的会社。

我在旅行第二天,从“京食屋‘泉庵’”出来时,便见过了许多参与该活动的自行车,其后的标语各式各样。这说明,标语不仅在宣传直接举办活动的那家小会社,同时也在宣传母会社。

母会社既然有资金、有实力、有人才,但为何对其所属的这家小会社放任至斯呢?派驻得力的人事专员,将自身的管理方法、经营理念向下传播到子会社,让子会社的人员风气一新,这对于母会社来说不算一件难事。就算平日不过问,但,就连直接打着母会社标语,间接关乎母会社形象的自行车都不加一顾,对于实力雄厚的会社来说,实在是个大过头的盲点了。

于是,我推测,母会社对其不加过问,恐怕是出于有意。

母会社既然实力雄厚,那么,对于其管理层来说,其着眼点也和机场的白领阶层类似,重在吸引投资和发展规模。那么,下属会社的这个活动,或许只是一个利用的工具了。然而,整个活动中,能为母会社带来效益的恐怕只有流动的广告宣传效果了,而这个方面又被刻意忽视,那么,又该如何去带来效益呢?

我又拿起了那张机场版的活动传单。上面有母会社、业务伙伴、法人和董事等等。不过,好像有些不对啊。

这张传单的制作方,刚才已经判明是母会社,但为何这张传单上,却只写明了所属母会社的关系,而业务伙伴和法人董事,却依然是子会社那一套人马呢?按理说,母会社的董事,也该出现在这种商务关系的介绍当中。

从这里,我得出了一条有些齿冷的结论:恐怕,母会社想借着这次活动,彻底收编这家子会社。

从已经确定的情报看,子会社成员的业务水平并不高。但通过活动参与度来看,该会社却拥有广泛的人气。或许,这便是母会社的动机——妄图拥有子会社的口碑基础。

由于业务水平不高,或许在经营方面会遇到某些障碍。当然,这些障碍也有可能是深通此道的母会社暗中设置的。然后,在明面上,母会社向子会社提供经济支持,进而获得了子会社的部分控制权。然而,子会社还存在某些独立性,像这样举行活动,便是独立性的体现之一。

母会社的高层或许想彻底拥有这份人气基础,但合作关系已经存在,不能明面上破坏。于是,他们的手脚便转向了地下。首先,在表面上假装支持配合活动宣传,甚至制作了商务版活动传单。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在暗中破坏活动车辆。比如河合椿不幸选中骑乘的那辆,刹车松动说不定便是人为做下的手脚。自行车的刹车有前后轮两个,一般的行车是先刹后轮再刹前轮,按理说磨损程度应该是后轮严重。然而,昨天的事故令河合同学向前飞出甚远,那是因为前轮的刹车松动使然。这是我想过许久后,终于发现的问题所在。

要让事实磨损并不严重的前轮刹车磨损,问题也并不难。只需在刹车片上粘上铅皮即可。高速刹车时刹车片温度可以达到五六百度,熔化熔点仅为三百二十余度的铅毫无问题。熔化的铅液使刹车片刹不住车,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母会社印发的传单上,清晰记录着这家子会社的法人与董事。于是,追责与舆论批评的矛头自然也会向着这个方向。而刻意从传单中隐去的母会社高层得以继续扮演操纵者的角色。这家子会社运营的活动,便在这种操作下怨声载道,空砸招牌。母会社更得以收购更多的股权或是直接操纵其重组或申请破产。或许,这便是那些母会社的高层们所打的如意算盘吧。

然而,这个计划不仅对子公司是场浩劫,对母公司或许也有些负面影响。毕竟子会社的隶属方也清晰地印在传单上。那么,极尽一切可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母公司,又为何能够准许这种风险极大,又看似没有收益的计划落实呢?

答案便在于,他们有从活动中获利的另一种渠道。

自行车活动,参加者自然是能骑得动自行车的人。他们的体力既然有一定基础,要不是像河合椿那般骑到嵯峨野那般的下坡,普通路面下刹不住车也不会伤及这些人的要害。而且,从地域角度考虑,本地人早就对当地名胜各有所好,而且也不需采用租借自行车这种费时费力的方式出游。因此,这个活动应该是主要面向青壮年游人的。

经营不善的会社要展开这么一项免费大型活动,势必要征得母会社的首肯。而母会社之所以点头,除了定下借此活动进一步削弱子会社的计划之外,恐怕还有一个原因,他们借着事故,可以收取一笔不小的保费。

刚才的传单里便有旅游保险的单子。他们可以用租车人登记的信息为此投保,受益人自然可以用某些手段变成他们自己。于是,每发生一起事故,母会社或许便能通过设在服务点的保险会社人员拿到一笔保费。于是,无论最后的计划是否成功,保费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母会社的收益。

我突然想到文化祭前,我参加东国学校联合研讨时的情形。那次会议上,几家教育巨头提出建立统一的教育体系,显露出了吞并小势力,进一步扩大自身的野心。对比这家母会社,似乎有着不少相似之处。而这家母会社的做法,那些教育巨头说不定打算或已经采用着相同或相近的模式。当时,已经有一些小集团进行着趋炎附势的发言,说不定,他们便是这家被逼上绝路子会社,转眼间就会被那些大鳄所吞噬。

我还沉浸在这些思绪中时,忽然响起了登机的铃声。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渐渐向飞机走去。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垃圾箱,把手中的传单扔了进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