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房间时,奈惠、明石同学与三宅同学正交流着这一天各自的见闻。但凡兴致起来,话头都不是那么容易便能打住的。尤其是三人各有所好,彼此印证,更是久久不能入睡。我在一旁扮演着端茶送水和倾听者的角色都有些不耐,几次想睡去,但都被奈惠兴高采烈的话声扯住了意识,迟迟不能与周公相会。

隐隐约约间觉得,话题似乎并没有局限在旅行见闻上。随着越来越接近深夜,这几位室友似乎讲起了深夜的鬼故事。阴阳学自身和鬼神之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现在这个科学世界,无论再如何谈狐说鬼,也不会有多少人相信吧。无论奈惠等三人把鬼故事说得多么绘声绘色,我都没有从被褥中爬起来的想法。

终于等到她们没法翻出新意的时候,我打算就此睡去,可是,迷迷糊糊间,我被一个人摇醒了过来。

“你们不是讲故事正欢吗?”

“不是,渊子,好像……我们都看到了什么不好的东西……”颤抖的奈惠指着窗外。

“这大冷天的,晚上开什么窗呢?”

“为了增加气氛啊……”

“怪不得今天睡着感觉比昨天还冷。”

“但是,我们三个都看到了……”

“看到什么了?”

“有什么蓝绿色的荧光从窗子里飘过去……”

“荧光?”

我们住的是三楼,她们三人讲鬼故事应该是坐着的。把窗户打开,让凉风吹进来增加气氛的话,她们看到的便应该是半空中的事情才对。

“谁发现的?”

“三宅同学,她说要去一次洗手间便站起身。她是右手对着窗户的,一起身,便看到了……”

起身时看到荧光,那就应该是地面附近的现象了。不过冬天也不会有萤火虫,无论是空中还是地下,这个现象都不好解释啊。

“然后,你们都看到了?”

“嗯。”

我爬起身,揉了揉眼睛,向着奈惠等人所说的方向看过去。现在,那里漆黑一片,并无异状。

“没有什么荧光嘛。”

“可是,我们三人明明都看到了的,一阵蓝绿色的荧光,从这边向那边飘过去。”奈惠说着,用手在窗外比着荧光行进的方向。

“这个方向不就是旅馆后面的小路吗?”旅馆也有面向大道迎客的前门和运输备品的后门。奈惠所指的方向,便是旅馆建筑背后的一条小道。荧光顺着这条小道运动,而非无规则地飘荡,更令人相信这是某种在小道上移动的物体,而非神怪之物了。

“于是,是想要我想明白那个荧光到底是什么?”

“在那之前,还有一件事得去做……”

“什么?”

“陪三宅同学去……”

“这种事都要摇醒一个已经睡下的人,你们的脸皮还真厚啊。”

奈惠和明石同学似乎都有些魂不守舍,始终不肯迈出这个房间一步。一旁的三宅同学也是一副战战粟粟的样子。这种状态也令人不便明言拒绝。于是,我从挂起的外衣口袋里拿出三张细长的便签条,道:“公平决定吧。”

我将其中一根的尾部撕下一截,交给了三宅同学。三宅同学背过手换了换顺序,然后将手背伸向我们。上方的三根签纸露出了相同的长度。我们三人各取了一根,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

“真没想到明石同学会来这么一手呢。”我和三宅同学走在走廊上时,我不禁感叹起明石同学做下的手脚来。

“毕竟嘉茂同学只是说,三根签里面有一根不一样嘛。”

我撕下一截之后,只是给她们两人展示了一下。我表示的意思本来是“抽到那根短签的人陪同”,但明石同学似乎记住了那根短签被撕去的长度,她抽到长签,然后,把末端也撕下了类似的长度。于是,她的理由便是“抽到三根签当中长度不同的人陪同”。

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明石同学展现出了非常快速的思维和反应。在我本来的预测里,是我和明石同学都利用观察力抽准长签,然后抽到短签的奈惠去陪同才是。然而,这一手令我都始料未及。或许,这是她在与奈惠、三宅同学同为被惊吓之人的敌忾之心暗中帮助了她吧。

我在洗手间门外等待时,三宅同学忽然间惊叫起来。洗手间的窗户也并没有关上,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隐隐约约有着点点蓝绿色的荧光,若隐若现地向着更远的方向移动,渐渐消失在视野里。

目击情报被证实了。如果不是鬼神,那么这些荧光的正体又究竟是什么呢?现在是子夜时分,夜阑人静,而且目击到荧光的又是这条阴森的小路。令人的思绪总是往一些不祥的角度设想。

我扶着腿脚已经有些三宅同学返回房间时,奈惠和明石同学都已经严严实实地裹在了被褥里。我虽然旋即也跟着睡下,但脑海中依然在思索荧光的原委。

根据之前的结论,首先,荧光现象并非无规则运动,而是沿着后门的小路移动的。这种轨迹有着很强的人为性,可以断定,发光物体是由人力牵引或引导,再或是受遥控而移动。其次,在两次目击情报中,荧光都是有一定速度的。在被我们目击之后,很快便消失在视野中,证明其移动,也就是被引导的速度很快。然而,在奈惠她们第一次目击到荧光之后,我们经历了一阵讨论,还有抽签,加上腿脚发软的三宅同学移动到洗手间的时间。从房间移动到洗手间,我们的平均速度是相当慢的,然而在房间第一次目击之后,却能在洗手间有第二次目击,这其中存在什么玄机呢?

三宅同学是唯一同时目击到两次荧光的人。她做出确认,这两起目击情报中的荧光看起来非常相似,可以近似地认为同源。这说明荧光现象要么在中间有过停留,要么,这两起目击情报目击的是现象相似的两个来源。

尽管我们身在三楼,但是夜深人静,这条小路离房间所在的楼栋并不远,若是小路上有什么大的响动,我们自然也能听见。刚才的两次目击情报中,都没有响声引起我们的注意。若不是三宅同学在那时起身,说不定根本不会有这番枝节。

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什么人拿着会发出荧光的物品在那条小路上移动。但是这个解释很快便能排除:我们目击到的荧光面积非小,而是星星点点,略大的一块面积。无论是一个人拿着这种物品在我们谈话的途中在小道里停留,或是两个人拿着类似的物品行走在小道中被我们目击,这都不是平常的事情。一个人若是拿着如此大面积的发光物品在这种夜晚行走,这种场合太过异常,街边的巡警定然会严加盘问。

刚才的荧光证明了确实有人经过,那么不妨设想一下,在这个时点上,会经过小道的人是什么身份呢?如果刚才的现象是一个人两次被目击,那么,这个人势必在旅馆附近有所停留,在停留时我们并没有发现荧光,因为我在被奈惠摇醒时也从窗外看了出去。荧光有相当的面积,要在街上藏起那一片荧光非常不易。而附近能提供隐藏那一片荧光面积的也只有这家开了后门的旅馆,其他建筑都是住宅,是背向这条小道的。也就是说,单人行动的话,这个人便非常可疑。

如果刚才的现象是两个人做着类似的行动而被目击到两次的话,那么这个行动则是有规律,有组织的。他们拿着能发出大片荧光的物体,有组织地在小路上行走。不过,他们既然有组织有规律,为何不走大路呢?如果基于这个前提,便可以得出,这个组织和规律非常隐秘,或许并不是光明正大的行业。

不管刚才的目击情报是一人还是两人,这种行为都已经被判明并不是完全的正当。于是,荧光的引导者,便不可能是完全的正当身份。方才还有一条线索,他或他们在行动过程中没有惊人的响动,所以也不至于涉及暴力。因此,接下来的推测,或许应该把方向定在所谓的“灰色地带”上。

“灰色地带”,便是既不能算作光明正大地盈利,手段却也不能算作暴力的那些勾当。结合现在我们在进行修学旅行的背景,被榨取的灰色利润,可以是旅行中导游介绍的购物项目,也可以是住宿中的一些额外收费项目,再或者是旅游景点的内部门票等等。那么,有人带着荧光物品在半夜经过小路,这又是什么灰色交易呢?

原来如此,事出必有因,从这个角度想便能发觉一丝痕迹。他们走这条小路必然有其原因。要进入小路,势必从外围的大路绕进来,因此,走小路避免被发现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因为在进入小路之前,已经暴露在了大路口的监控之下。这条小路并不通向任何其他地点,要进入这条小路上的某个建筑,除了旅馆,都必须从外围面向大路的正门进入。之前曾经得到过情报,唯有旅馆开着面朝这条小路的后门,自然,他们走小路的目标便是旅馆了。

确定了他们的目标是旅馆,之前的人数问题也可以确定为一人,并且确定此人曾拿着发出荧光的物品在旅馆中做了停留,然后再拿着物品离开。确定这一信息之后,我考虑的便是,旅馆会在这个时候接受什么?一方面,送货人鬼鬼祟祟,而且很可能是灰色交易;另一方面,旅馆方也是灰色交易的一方,但旅馆方并没有将货物全部收下,说明要么购买量和使用量不大,要么送货量过多。从没有发生明显响动来看,应该属于前者。

旅馆使用量不大的某样东西,在进行灰色交易。这种东西店方自然不会用在自己身上,而肯定是用在我们身上。这样一想,旅馆会将什么东西提供给我们呢?按照消耗量来算,是一种有一定消耗量,但并不很大,同时又有进行灰色交易的空间的,而且,这种东西到了晚上会发荧光……

明白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打算吃过早餐,前往各自选定的目标做最后半天的游玩。

“渊子,那我去‘花村’吃玉米饼了哦。”奈惠说着,走向了远处的一家点心店。明石同学与三宅同学也各自找了早餐店。

因为我在桌上留了一张字条:不要吃旅馆的肉菜。

发出荧光的东西是猪肉里常有的磷光杆菌。猪肉有这种现象虽然不是特别影响食用,但既然出现了这种现象,就说明猪肉并非新鲜,在这种气温下,至少是过了四五天的。而旅馆则向批发商购买这种便宜的肉品,制成了配给客人的餐点,这便是旅馆方面所做的,不能见光的灰色收入。

今天早上,我注意到了配餐里的肉汤,便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于是,我们四人便都选择了在早餐店就餐。并且,留下了某些视频作为之后的证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