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茂同学,有空吗?”

服务生的工作并不怎么规律。我在四点钟左右醒来之后,由于今天起得有些早,便趁着没人打扫了一下前台。现在的我正好站在大门口迎客。出声招呼的是乘着白田叔叔的汽车回来的江之岛同学,他和白田叔叔正从车上一袋袋地往下搬今晨赶早买来的时令蔬菜。

我帮着他们把蔬菜搬回厨房,道。“现在好像也没有什么任务,一楼和二楼的地板也在五点钟左右清洗过了。”

“那么,能拜托嘉茂同学一件事吗?”江之岛同学道。

“是什么事呢?”

“本来我接下来,要和白田叔叔再去一趟鱼市买鱼,但马上要和两位师傅一起准备客人的早餐,等下还被白田阿姨拜托了要检查小海的作业,所以,能不能请嘉茂同学代我去一趟呢?”

“我个人是没问题,不过白田叔叔是否同意呢?”

“没问题,既然地板今天已经打扫了,那就没什么花时间的任务了,上车吧,渊子。”白田叔叔在放下最后一袋菜之后,边走向汽车,边向我招手。

于是,我便和白田叔叔一起驱车到了鱼市。伊奈川既然是海滨城市,鱼自然是当地的餐桌上不可少的一样美味。而白田庄作为旅馆,每日对于鲜鱼的需求量也是有一定基础的。而这种供求关系既然长期存在,那么白田庄在鱼市中自然也有所谓的“主顾”关系。白田叔叔在驱车前去的路上,便和我介绍了鱼市里的相熟店家。

“那一家的老板人很是豪爽呢,而且鱼的质量又好,价格也公道。做了这么多年主顾,也有一定的优惠……”

从白田叔叔的话语中,我能理解白田庄之所以选择这家店的理由。不过,从白田叔叔如此不惜谀美之词的褒奖来看,他们是不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呢?

“白田叔叔,白田庄是不是一直都只在这一家店铺购买鲜鱼呢?”

“最早也是各家都试过,不过日子长了,就发现这家才是最实惠的。然后,就慢慢的成了这家店的主顾了。”

这种主顾的形成过程倒是十分自然,不过我心中倒是有种隐忧。或许如明石同学所言,我属于走一步要想好三步退路的那种人。我所担忧的,便是“一旦这家店有突发情况,那么今天的鲜鱼要怎么办?”这个问题。我熟悉的店铺经营者,比如之前河内杏叶同学打工的快餐店店长,我曾去占卜开市风水的冰淇淋屋店长等等,他们都不会固定在一家原料商那里进货,而总是保持着有两三家相熟的店铺。也就是说,同时保持着与这些店铺的主顾关系。

“……哦,这样啊。”来到白田叔叔所说的那家店铺前,今天却是大门紧锁。白田叔叔给这家店的老板打过电话后才知道,对方因为今天凌晨“老婆临产”的理由而守在医院里,并没来开店。

可惜,白田叔叔现在并没有准备三步退路。在他和白田阿姨商量过之后,也只能另找一家店铺买鱼。

“唉,还是不够鲜啊。”一路上走过几家店面,有经验的白田叔叔并不满意。说来也是,他向来都是以主顾的身份去那家店买鱼。就算他去得晚一些,那家店也会预留一部分高质量鲜鱼。而其他店铺的情况也类似,这个时候对于抢购鲜鱼来说已经有些晚了,店铺摆出来的鱼已经和平时白田叔叔所习惯的质量有了差距。就算这时候能发现更鲜活的鱼,也是其他店铺留给自己的主顾的吧。

“白田叔叔,能不能试着多找几家店铺作为进货源呢?”

“其实你白田阿姨也有这想法,不过现在这处境也挺尴尬的。”

“尴尬?”

“白田庄毕竟不是什么大酒店,每天虽说对鲜鱼有需求,但也不至于到每个鱼贩都奉若上宾的地步。老实说,白田庄每天大概用三十条鱼。这个量虽说不小,但要和这些鱼贩商量,做个主顾,倒也并不怎么能让对方感兴趣。那个豪爽的老板好说话,其他人可就未必如此。像这样三十条已经有些勉强,如果多找几家的话,每家十条,十五条地购买,凭这个量就要求拿到主顾的优惠价,我觉得也不太现实。”白田叔叔和我一人拎着一个水箱,穿行在沿街的店铺中。

“等等,这家摆出来的鱼倒是不错呢。”突然,白田叔叔似乎是发现了什么,把水箱丢给我之后,蹲下身去,查看着某个店铺前池里的鲜鱼。

“哟,客人真是好眼光呢。”店里系围裙的店员注意到了白田叔叔,便套起了店家与顾客之间的家常。

我由于双手各拎着一个空水箱,不便于走近不时有鱼跃出的水池,便在稍远处等候。看上去白田叔叔对这家店的鱼很感兴趣,不过似乎是店员开出的价格让白田叔叔有些不能接受,他们两人似乎一直在争执着什么。

我约略走近了些,听到了他们之间的一段对话。

“我们是开旅馆的,每天都有需求。如果给个优惠的话,就在你的店做个主顾了。”

“这个我也知道,可是我也不是老板,做不了主。老板吩咐我要按这个价格卖,我也不敢私自降价啊。”

接下来,这位店员又天花乱坠地吹嘘着自家店铺的鱼是多么的鲜活。我虽然在鉴别鱼这方面是个外行,但在堆砌辞藻方面,我倒是可以轻易地断言这位店员功力尚浅。一套说辞搬弄多遍,越来越显出他词汇的贫乏。

我早已不耐他的口舌,便四顾看起了各个鱼池中的鲜鱼。不过我似乎注意到了店里的一个人。他在店员与白田叔叔反复交涉的时候,一直在不停地注视着这些鱼。现在,他把手伸进鱼池,拿起一条鱼细加观察后,又放回了水里。水迹在他的手上留下了一条灰白与肉色分明的界限。

终于,白田叔叔也不耐这位店员翻来覆去的陈词滥调。他从我手中接过水箱,转身打算离开。这位店员似乎也是求之不得,立马转身,开始向那位一直在观察鲜鱼的客人吹嘘起来。

“白田叔叔,这家店的鱼价格很离谱吗?”

“也不能说太离谱,到了这个时候,鲜鱼的量就少了,贵一点也理所当然。”

诚然,在这种批发市场,价格变动的时间单位非常短暂。往往半小时之内就会产生波动。不过白田叔叔在证实了合理性之后,又开始数落起那个店员来:“他看出我对那里的鲜鱼需求迫切,所以死活不肯降价。我在那豪爽老板那里拿到的价格是他开价的三分之二。刨掉主顾优惠和时间抬价,肯定还有敲竹杠的成分在里面。”

“如果白田阿姨在的话,她应该能把价格杀得更低吧。”

“这倒是。可惜渊子你不懂看鱼,桐华虽然懂,但是那孩子不够你精明,到头来咱们都是半桶水啊。”白田叔叔苦笑着道。

“不过呢,白田叔叔。就算我不懂看鱼,不过要在那店员那里杀杀价,我觉得我还是可以尝试尝试的。”

“要怎么尝试呢?”

“白田叔叔,那批鱼现在还是十分鲜活的。依您的经验,那批鱼因为活力减退而不得不降价的话,还要等多久呢?”

“大概十分钟吧。”

“那么,五分钟后折回去就行了。”

“人来人往的,就不怕有谁把那些鱼买走了?”

“根据博弈论的观点,我觉得是不会的。”

“博弈论?那是什么?”

不小心把我心中所想的理论透露了出来。不过白田叔叔恐怕对这一行知之甚少,因此也难以科学地阐释这个概念。不过既然有五分钟的时间,我就把我的想法解释给白田叔叔听吧。

“首先,白田叔叔,按照您以往以主顾的身份,在那位豪爽店主那里买鱼的经历,这个时候,只有主顾才能拿到店里事先预留的鲜鱼了吧?”

“没错,每次都是我拿着水箱,到店深处的水池拿的。这些预留的鱼不会拿出来卖的。”

“所以,这些拿出来却又鲜活的鱼,便说明,这是这家店的某个主顾突然放弃了今天的购买计划,所以在中途得知这个消息后,这家店便把店内预留的鲜鱼摆出来。如果那些鲜鱼一开始就在那家店里,理应是不可能到现在还没卖出去的。

“这些鲜鱼到活力减退而必须降价只剩下十分钟,所以店方也有着‘尽可能在这十分钟把这批鱼卖出去尽量获利’的压力在。所以,他们看到白田叔叔的时候,其实心中也是有‘终于有着落了’的感觉的。”

“那么他们为什么还是死死咬住价格不放呢?”

“他们并没有死死咬住价格啊?”

“你看,我和他们讲价钱的时候,那个店员不是一直在闲扯他们的鱼多么好吗?价格的问题完全就没打算讲。”

“正是如此啊。如果是真正的不还价的话,他们会一直强调价格,而不是一直强调品质。强调品质无非是回避问题的手段而已。”虽说我和喜欢购物的女生不太一样,但出于占卜者的习惯,从细微言辞中抓住某些细节,进而看出他们隐藏的意思。这一点我倒是比较擅长。

“渊子,你是说其实是有讲价的余地的?”

“当然。而且,因为白田叔叔你的出现,他们一定会把鱼尽可能地留住的。”

“这又是为什么呢?”

“您已经透露了您的职业背景,他们便能确信,这批鱼对您来说是必需品。所以他们在与您交涉时表面上装着没有回旋余地。而且,在您走后,他们马上转向下一位顾客,也含有向您施压的意味在里面呢。”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等五分钟?说不定鱼就要被他买走了。”

“那个人不会买的。”

“渊子,为什么又如此肯定呢?”

“那个人手上满是面粉,衣服上也有不少灰白痕迹。从这里判断,他是一位制作刺身或是鱼丸的师傅,其他用到鲜鱼的地方是不用面粉的。他在您与店员交涉的过程中一直在场,却迟迟不买。刺身或鱼丸对保鲜度要求不高。所以,他应该是等待这批鱼降价之后第一时间出手购买。而店员也能从他的长时间驻足中,读出这个企图。

“所以,在您走后,他们就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窘境:知道您迫切需要,所以不甘降价卖给其他人,但又有一位顾客在等着他不得不降价的时候出手,他们又迫切地想在降价前卖出去。

“这个时候,就应该压在降价前的时刻,以稍高于被迫降价的价格购买。这样,就能尽可能减少店方敲竹杠的部分,尽可能地节省成本。”

回到那家店铺前的时候,那位制作刺身或是鱼丸的师傅依然等在鱼池前。店员终于耐不住,招呼白田叔叔,私下里道:“刚才我和老板商量过了,如果您能够长期来本店进货的话,便宜一些卖给您倒也无妨。”

“那么,价格要多少呢?”这回,讨价还价的主动权掌握在了白田叔叔手里。最终,门外的那位料理师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和白田叔叔端着两个装满的水箱离开了这家店。

“真是多亏了你啊,渊子。”白田叔叔开车返回时,一脸释然地说道。

“那么,白田叔叔有没有打算真正和那家店进行长期合作呢?”

“一时权宜倒是可以。那个豪爽老板恢复营业之后,还是在那里买才实惠呢。”

“我觉得,和这家店也展开合作也不失为一个后备之选呢。”

“但是,渊子,刚才不是也说了吗?”白田叔叔道。“三十条鱼的量已经很勉强了,再要分成两家,每家十五条地买,这样对两家都不怎么讨好啊。”

“但是,也并非是每天都去的才叫主顾吧?刚才白田叔叔与那位店员讨价的时候,也没有答应自己每天都会去吧?”

“这个是什么意思?”

“没有必要每天在两家跑啊。今天去甲家,明天去乙家,后天再去甲家,如此循环,每次三十条的购买量不是仍然可以保证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