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有消息吗?”梦琳边帮御风擦汗边问,御风是个爱出汗的体质,经常没做多少事便汗流浃背。

“没看见……呼呼……按照计划,他们也不会攻打城邑,所以遇到的人也只是说见过有军队路过,仅此而已。”御风通神之力不足,只是探查了方圆百里便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是我的失误。”小雪自责道,由于一直以来都有御风和玉衡这两位“神行太保”在,不论敌方还是己方友军的动向都可以轻易获知,因此对他们来说,不需要专门安排人马告知部队的行动方向与位置,而这一次却完全成了没头苍蝇,偌大的南阳之地,不知道该去哪里寻找。

没办法,五个人只好回到鲁关,那边还有一小部分留守的同学,前线部队会定期给他们传递消息。

另一边,蒙武率领十万兵马正开往方城邑,方城邑位于整个楚方城防御体系的东北角,如果傅阳人攻略南阳郡的话,这一路上应该能收到风声,而蒙武几次派人探查,却没有任何目击傅阳部队的报告。作战经验相对丰富的蒙武知道,前方必然不会见到傅阳人的踪影,他们很可能是游弋到南阳西部,亦有可能正在向宛城进攻。

既然如此,他们再去方城邑也便失去了意义,蒙武当即准备回军宛城与李信会师合流,却又看到手下兵实在疲惫,决定先去方城休息二日再出发也不迟,当然也要顺便强征物资以充军用。

而他万万没想到,傅阳的部队已经跟上了秦兵。

其实,此时傅阳也是人困马乏,宛城的伏击作战之后,立即动身前往方城,快速行军整整两天才追了上来,此时如果发动进攻,诚然会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但己方的损失想必也是不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样的观念在傅阳是不成立的,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不可以为求战果而轻易以他人的性命作为赌注。几经商量,学姐们决定虚张声势,吓退秦人即可。

蒙武正在盘算着走那条路去宛城,忽然闻听有嘈杂之声,下车询问,才有人慌忙来报,原是傅阳军发动了突袭,事出突然,后军已然大乱。

这消息也令蒙武心中大惊,从渡过汉水以来一路上何曾见过一个傅阳人?到方城就这一条路,难不成他们从天而降,或是从地里钻出来的不成?但不论是哪种情况,有一点是肯定的,对方绝非自己这十万人可以对付得了,还是走为上策,那个年代虽然没有所谓三十六计,但打不过就跑这一点根本不需要兵书教。

蒙武果断命令前军中军加快速度赶往方城,至于后军……自求多福吧。

主帅尚且如此,沦为弃子的秦军后军自然也不会顽抗到底,秦律严苛是没错,一人临阵脱逃,五家十家同罪,但人的求生欲更为强大,大家谁也不举报不就没事了,一切规矩都是死的,人是活的,华夏人始终深谙这一点,从不好的方面讲,人们总是琢磨着超越规矩,或者钻空子,从好的方面讲,这也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与活力。

傅阳部队也没有深追,毕竟大家都累了,好大喜功是最危险的,在力有不逮时不如见好就收。大家尽可能多地收集战利品,又回去拿了藏在丛林中的物资,绕开方城邑回到鲁关,而此时御风他们已经在关内等待了三四天。

听说接连取得两次胜利后,御风也体会到了学姐们的实力,即便没有他们在,同样可以以少胜多,而且当止辄止,自己忝列主帅之位,名不副实啊。

“所以才要你多加锻炼,以真本事服人。”梦琳又听到了他心中所想,“再说了,通神之力、名望、人的精神气质,他人的认可等等,同样是实力的组成部分,你能到现在的位置,也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嘛。”

“这就是传说中的商业互吹吗?”御风开玩笑道。

“来吧,我们商量下接下来的行动方案,当然,也要让大家充分休息几天。”小雪仔细询问了学姐从秦人俘虏口中得到的信息。

在秦人的军事部署中,一路在汉水南侧负责防御,两路渡河进入南阳之地寻找傅阳部队,这就出现了一个缺口,楚方城西侧其实并没有连接到汉水,也就是穰城。这里原先是夏王朝仲康给儿子的封地,名为邓国,经历了夏、商、周三代在春秋时期被楚国吞并,后来秦国取得此地,改为穰城,又封穰侯魏冉于此,穰侯即是以封地来称呼魏冉的说法。

从析城出发进入楚地,穰城也是必经之路,秦人竟然没有派一军去那边看看情况,这可是个好机会,从穰城以南渡汉水,正好可以绕过他们的防线。

表面上看,除鲁关外,南阳之地的各城邑都还在秦人的手中,但他们谁也不敢出动出击,两次失败让他们决定固守待援,反而是傅阳军队可以任意通行,缴获的物资足够他们转战南北不说,还能运送一半去武关前线,支援他们守城,在战略上傅阳已然占据了主动。

大家可以安心地在鲁关休整三五日再出发,而御风有另一个任务,去调查汉水——连日来的降雨会不会导致洪水,如果有洪峰形成的话,什么时候会通过穰城一带,都是需要收集的关键情报,几万人渡河的时候若是赶上洪水,岂不是要葬身鱼腹?

而洪水预报的机制在列国时代,或者说在现代之前都极不发达,虽说也有一些类似水文监测站的存在,观察下雨的情况与河水涨落,如有暴雨或者洪水形成,便要骑马加鞭向下游报告信息,有时候赶上道路崎岖难行,报事的速度还没有洪水流速快,下游的百姓就要遭殃。

当然还有一些民间玄学的说法,御风很喜欢现代作家汪曾祺先生的一篇小小说《钓鱼的医生》,其中有这么一段小故事:王淡人在河边钓鱼,傍晚听见蛤蟆爬在柳树顶上叫,叫得他心惊肉跳,他知道这是不祥之兆。蛤蟆有一种特殊的灵感,水涨多高,他就在多高处叫——这似乎是江淮一带民间的说法,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生活经验累积的结果。

至于蟾蜍有没有预报灾难的能力——有时候还是宁可信其有比较好——地震等灾害发生之前,动物比人类要敏感得多,这一点是公认的。

“那……我们这就出发”御风带着小雪和燕笒去汉水,这一次梦琳负责看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