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主事的族长老者显得十分激动,说方才傅阳人唱出的是伏羲正音,葛天氏出于伏羲,本是极善歌舞的一族,却随着岁月推移,伏羲氏原本之乐失传殆尽,至今十不存一,而刚才他们听到的,正是上古之乐,是真正能够震荡山川之音。传说中傅阳得天命果然不假,宁陵葛天氏后裔从此任凭驱驰……

御风听得真是一愣一愣,《卷珠帘》怎么成了伏羲之乐?无论怎么想也是不可能的吧,而且他们不是说伏羲正音已经几近失传了么,又怎么可能知道她们唱的是或不是?真是一头雾水。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伊然和燕笒真的通过斗歌拿下了一座城池。

"你们究竟……怎么做到的呀?"回军的路上,御风忍不住问伊然,"要是一首《卷珠帘》就有如此效果,大家还费力打哪门子仗呀,干脆让姐俩开个巡回演唱会,便能统一天下多好。给魏国来个《梨花颂》,楚国地方大,再加一个《左手指月》怎么样?"

"嚯,你还知道《左手指月》呢?"伊然颇为得意的样子,"我们偶然发现了歌唱通神的窍门。"

伊然说,从小她们姐妹就喜欢一起一唱一和练歌,燕笒声音更好听,而伊然没什么自信,因此很少在人前展示歌喉。

一个月前,在偶然的练习中,一向心态随意的伊然意外地认真起来,全情投入的合唱竟然引发了周围的通神之力波动,几经试验,她们发现只有合唱时才有明显的力量发生,而当时她们练习的正是《梨花颂》这一曲。

她们分析,好的音乐本就有震憾人心的力量,即使没有歌词或听不懂歌词,仅是旋律本身亦能令人体味到其中的含义,人的心情随着乐曲起伏跌宕,符合激发通神之力的条件,闻者如是,歌者亦如是。用心用情去诠释一个作品,以至于忘记一切演唱技巧,每个音符随心而跃动,歌者甚至感觉自己失去了形体的束缚,完全融入音乐之中,此时便会激发出更为强大的力量。

华夏古人"礼"与"乐"并重,认为乐可以通神,文字亦可通神,歌这种综合了文字与音乐的艺术更具力量,完全说得通。

"燕笒,咱们来露两手。"

左手拈着花右手舞着剑

眉间落下了一万年的雪

一滴泪 啊啊啊

那是我 啊啊啊

两人仅仅合唱寥寥数句,众人便感觉到力量以她们为中心向外扩散。

"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流出来。"小雪感受察觉到自身的通神力产生了"共鸣"。

"我也是诶。"梦琳应和,"仅仅是身在歌声中,都会受到影响。"

"我……我怎么没感觉到。"御风只觉得俩人唱得挺好听——虽然远远不能与原唱相提并论——却没有激发自身的力量涌出。

"可能你是男生吧。"伊然说,"小雪说得没错,歌声力量可以引发通神力的共鸣。而且我们发现,如果词、曲与演唱时的环境高度吻合,其力量会数倍于平常。刚才在城上,词曲相合,但词曲与当时的环境不合,因此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力量。"

"那这么说来……要不你们开个巡回演唱会,岂不是天下平定了嘛。"

"净会想这种好事儿,歌声的力量我们还控制不好,可发之难收之……你明白了吧。"

"行吧。"看来想偷懒是没戏了,说来也对,世上哪有真正的"躺赢"存在。

"这招是紧急时刻才能用的,刚才就算是实战试验了一下下。"

……

在小雪的建议下,众人临时决定南下去攻楚国苦邑。

苦邑又称厉,传说为炎帝后裔所建,名字虽然称为"苦",却是文化名城,道家至圣老子的出生地,可谓人杰地灵。

小雪要取苦城,一是因为宋国被攻取后,苦邑成为楚国一块"飞地",不如一口气拿下,做为开春后攻楚的前沿阵地;二是她想着或许能拜会一下老聃这位道家宗师。

"老子不在玉虚宫……啊不是……终南山……好像也不是……"御风头脑中尽力搜索着《封神演义》中的信息,但似乎书中没有介绍过老子的道场所在。

"还五龙山云霄洞呢。"梦琳白了他一眼,"回来你再看看他老人家有没有三花聚顶。"

传说中,老聃见周室衰微,于是辞官隐居,西出函谷关留下巨著《老子》——又名《道德经》——从此归隐山林,不知所终。

当然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现代的考古发现证明,《老子》一书在战国至秦汉时代流传甚广,还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版本,文字语句有所不同,抄本多也说明此书的流行。

在列国世界生活了数年的众人明白,在这个信息极不发达,信息传递极不方便的时代中,想要让一家学说流传广远,必然是众多门人弟子共同努力的结果。孔子广纳门徒,有教无类,号称弟子三千,因而能长盛不衰,墨家门规森严,行事神秘,却也因此很快销声匿迹,甚为可惜。

老聃若没有许多弟子,仅靠传说中的尹喜,绝无可能使道家思想在列国时期就如此流行,因此小雪认为,老聃应是辞官后辗转回到了家乡苦邑,著书立说,课徒传道去了。

虽是推测,却有几分道理。

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部队尚未抵达苦邑,众人便再次见到了学院创始人公羊靖循,他正是老聃的弟子,看来小雪的猜测得到了证实。

公羊前辈——关于他的称呼大家也问过公西子闵与欧阳蕙芝,他们琢磨了一番,他既不是教师,亦不是学长,更不曾担任什么学校职务,但又确实是学院的创始人,思来想去认为还是称前辈最为合适——他告诉众人苦城的楚军听说傅阳帅大军攻宋,早就收拾东西跑走了,苦邑连同不远的鹿邑(又称鸣鹿)愿意归入傅阳旗下。

兵不血刃,这是大家能想到最好的结果。

紧接着,公羊前辈邀请他们去与老聃一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